舌兩邊翹,肝火旺,孩子脾氣大。
舌前肺區(qū)凹陷,孩子易咳嗽,
舌后腎區(qū)塌陷,孩子喊累愛尿床,
舌中脾胃區(qū)凸起,這樣的寶寶腹脹。
舌尖紅,有心火,
同時伴有口干、煩躁、
口舌生瘡、睡眠不好、
做夢、小便發(fā)黃、
大便偏干等癥狀。
舌兩側(cè)翹,肝火旺,
伴有眼睛發(fā)紅、眼屎多、
口苦、煩躁、愛發(fā)火、
干咳等。(夜里咳嗽比較多)
肺區(qū)凹陷多肺氣虛弱、肺氣不足。
同時伴有神疲體倦、皮松肉松,
容易感冒咳嗽,氣短乏力,動則加劇。
舌腎虛塌陷多指腎氣虛弱,
腰膝酸軟,腿沒勁,不愛走路。
小便多且清長,夜尿多或尿床,
多膽小謹(jǐn)慎。(大人記憶力差,
牙齒脫落,掉發(fā)。)
舌脾胃凸起,多伴有腹脹,氣滯;
胃口差,吸收不好;
身體瘦、臉色黃、容易生氣。
[陰陽辨證]:晦暗呆板為陰,鮮明靈活為陰;
[虛實辨證]:凹陷軟嫩為虛,高凸堅硬為實;
[寒熱辨證]:淡白滑膩為寒,紅赤燥裂為熱;
[表里辨證]:舌苔是邪為表,舌質(zhì)是本為里。
虛實辨證
高凸堅硬為實,凹陷軟嫩為虛
陰陽辨證
晦暗呆板為陰,鮮明靈活為陽
寒熱辨證
淡白滑膩為寒,紅赤燥裂為熱。
表里辨證
舌苔是邪為表,舌質(zhì)是本為里
心肺居上焦,
其氣宜降;
腎根居下焦,
其氣宜升;
肝隨脾升,
膽隨為降;
肝膽脾胃居中焦;
氣機(jī)升降之樞紐;
一升一降乃自然之道。
心主火
腎主水
舌頭中間是中土
左側(cè)主生發(fā)
右側(cè)主斂降
符合一氣周流規(guī)律
氣機(jī)辨證--肝升太過
氣機(jī)辨癥--心氣不降
氣機(jī)辨證--肺氣不降
凹陷淡白為氣血雙虛
高凸鮮紅為氣滯血熱
水濕滑膩為津液過盛
津液辨癥
燥干枯裂為津液不足
氣病察舌,
血病觀舌。
舌質(zhì)色形態(tài)不同,
臨證辨舌要清。
舌質(zhì)多反映臟腑虛實,
舌苔多反映病邪深見淺。
【淡白舌】:氣血虧虛
【粉紅舌】:氣血充盈
【絳紅舌】:火熱熾盛
【青紫舌】:氣血淤滯
從紅的程度來看
淡白舌:氣血虧虛
粉紅色:氣血充盈
絳紅舌:火熱熾盛
青紫舌:氣血瘀滯
*舌體的厚薄
*舌體的軟硬
*舌體的胖瘦
*舌體的凸凹
*舌體的神色
*特殊的舌形
舌體的厚薄
薄舌:氣血虛弱
厚舌:濁物、濁氣多
硬舌:物質(zhì)淤滯或氣滯
軟舌:水濕大或氣虛
舌體的胖瘦
胖大舌:氣短懶言、頭重乏力、食后腹脹
瘦小舌:氣血虛弱、身體瘦小、發(fā)無光澤
舌體的凸凹
高凸舌:氣滯或濁物堆積(愛生氣)
低凹舌:中氣不足或物質(zhì)缺乏(膽?。?/p>
*桃形舌與布袋舌
*棍形舌與船形舌
*W型舌與蘋果舌
*菱形舌與裙邊舌
有神舌
(好調(diào))
舌色紅潤,運(yùn)動靈活。
鮮明光澤,富有生氣。
無神舌
(難調(diào))
舌質(zhì)干枯,運(yùn)動不靈。
晦暗無光,毫無光彩。
苔之五色分表里,
苔之厚薄曉內(nèi)外,
看邪氣消長正氣虛實,
察疾病陰陽表里寒熱。
舌苔辨癥--辨苔色
白苔主表主寒,
黃苔主里主熱,
灰黑寒熱雜見,
(苔潤寒,苔干熱)
辨舌色苔潤干。
白苔的診斷
*苔薄白而潤,可為正常舌象
*苔薄白而滑,多為外感寒濕
*苔薄白而干,多為外感風(fēng)熱
*苔厚白而膩,多為濕濁內(nèi)停
*苔白厚而裂,多為燥熱傷津
黃苔的診斷
舌苔由白轉(zhuǎn)黃,
病情由表及里,
苔色愈黃,熱邪愈甚;
微黃薄苔,為外感風(fēng)熱;
黃厚干燥,為胃熱傷津;
黃而厚膩,為脾胃濕熱;
若焦黃燥裂,則屬熱十及。
灰苔主里熱,主寒濕;
黑苔主熱極,主寒盛;
辨識寒熱的關(guān)鍵在潤燥,
濕潤多津為寒,干燥無津為熱。
舌苔滑,為潤苔;
舌苔干,為燥苔;
舌苔黏,為膩苔;
舌苔濁,為腐苔。
膩苔多濕,腐苔多熱。
舌苔由潤變燥,邪盛正傷,病情由輕變重;
舌苔由燥變潤,邪退正復(fù),病情由重變輕。
花剝苔,地圖舌;二者不是一回事。
剝在苔上為花剝苔,剝在舌上為地圖舌。
舌歸五臟,苔屬六腑。
舌侯血疾,苦察氣病。
看臟腑虛實,地圖舌可見。
觀邪氣深淺,花剝苔可知。
——有根苔與無根苔
有根苔之苔比舌生,
緊貼舌面鋪均勻。
無根苔之苔厚一片,
四圍凈結(jié)如涂面。
有根無根,須得分清;
中氣存亡,得失有關(guān)。
舌面無苔,
光滑如鏡。
若舌光而色紅絳,
為熱盛上陰,
舌光而舌淡,
為氣陰兩傷。
1.舌中線代表人體脊柱。
2.舌中線代表人體中氣。
舌中線相當(dāng)于人體脊柱,
勁、胸、腰、骶和尾椎。
中線不正,脊椎不正;
中線側(cè)彎,脊椎側(cè)彎;
中線裂紋,脊椎病變。
舌分三焦上中下,
五臟六腑在其中;
舌中凹陷,脾胃氣虛。
舌前凹陷,肺氣不足。
舌根凹陷,腎氣比虛。
舌中凸凹,氣機(jī)郁滯。
裂紋舌有兩種,
舌裂紋和苔裂紋。
氣機(jī)凝滯有裂紋,
陰虛缺水有裂紋,
橫紋是上下有阻,脾胃虛弱。
豎道是左右不通,肝膽不和。
因干而裂,燥熱導(dǎo)致。
有津而裂,氣虛所致。
舌裂紋:因干而裂,燥熱導(dǎo)致。
舌裂紋:氣機(jī)郁滯,肝膽不和。
氣滯點(diǎn):氣機(jī)瘀滯透明的氣泡點(diǎn)。
草莓點(diǎn):氣瘀化熱成紅點(diǎn)。
瘀血點(diǎn):血瘀化熱成紫紅點(diǎ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