煙臺晚報煙臺街,一條有故事的街
請點上面藍字,來煙臺街逛逛
眾所周知,芝罘古稱“之罘”?!爸贰敝蚯厥蓟嗜蔚桥R之罘山而名揚天下。但關(guān)于“之罘”這一名稱的由來,卻成為一個千古之謎,一直以來長期困擾著國內(nèi)學者和眾多文史愛好者。
三種說法
對于“之罘”之名的由來,一直是煙臺文史界的一個熱門話題。文史愛好者彭守業(yè)先生曾概括出三種說法:
一是望文生義。有人說,芝,即靈芝,指芝罘島像一株碩大的靈芝植根于大海之中。罘,即“四不”,傳當年秦始皇三次登臨芝罘山,最后表示“不來第四次了”;也有人說,古代芝罘山上有許多仙草,后來有四種仙草絕跡了?!爸ヮ贰毕涤伞爸贰毖葑兌鴣恚?,這兩段導游詞一般的解釋,顯然是杜撰的。
二是捕獸說。已故民俗學家山曼先生曾撰文說,“之”是“到”的意思,“罘”指捕鳥獸的網(wǎng)具,“之罘”的意思,是到鋪設捕獸網(wǎng)具的地方去。這“地方”,指的就是芝罘島和芝罘山。因為古時這里山大、溝深、草多,野獸也多,先民們在此支網(wǎng)圍捕。
三是學術(shù)界的一個考證。《晏子春秋》有這樣的記載:齊景公出游,問于晏子:“吾欲觀于轉(zhuǎn)附、朝舞,遵海而南,至于瑯琊……”有學者認為,文中的轉(zhuǎn)附、朝舞,即現(xiàn)在的芝罘和榮成。清代著名學者焦循在《孟子·正義》中說:“之罘即轉(zhuǎn)附,之與轉(zhuǎn)一聲之轉(zhuǎn)……附與罘古音通?!蹦壳岸鄶?shù)學者傾向于這一說法。
這三種說法似乎各有其自圓其說之處。前兩種說法側(cè)重于從“之罘”的字面意義來探尋“之罘”的來源。第三種源于“轉(zhuǎn)附”的說法又缺乏明確的佐證。至今沒有一種說法被認為是絕對權(quán)威的。
筆者認為,“之罘”之名的命名應該大有深意。復旦大學教授葛劍雄曾經(jīng)說過:“地名不僅是一個名稱所代表的空間范圍和時間范圍,還有其歷史、文化、社會、民族等各方面的意義”。因此,對“之罘”這個至少具有兩千多年歷史地名的解讀,不應該只囿于“之罘”字面上的含義,還應該有一個更宏大的視野。
秦始皇《之罘刻石》拓片
文化密碼
既然地名背后往往隱藏了“歷史、文化、社會、民族等各方面的意義”,那么“之罘”這個地名是否也是如此呢?“之罘”中的“罘“字意思比較單純,就是“兔罟也”(《說文解字》),即泛指漁獵用網(wǎng)?!爸弊侄酁樘撚?、代詞、修飾關(guān)系,另外,還有“到”的意思。
單純從字面上,似乎看不出什么特別的意義來。但如果拋開字面含義的探討,去考察一下膠東類似“之罘”(芝罘)這樣的地名,可能會有新的發(fā)現(xiàn)。為此,筆者進行了深入的文獻檢索,竟外發(fā)現(xiàn),在膠東地區(qū),帶有“之”或“芝”字的古老地名,居然有很多,據(jù)不完全統(tǒng)計,前者有兩個,后者有四個。
帶有“之”字的,一是之罘水(與之罘居然重名)。之罘水在今蓬萊市南,《寰宇記》記載:“之罘水在縣南十五里。源出羽山,與石門水合流入海?!绷硪粋€是龍口的萊山,萊山古稱之萊山,又名萊陰山。
帶有“芝”字的地名,分別是芝山、芝水、芝陽和芝陰山。芝山,在蓬萊“府城東南十五里,上有芝山王廟,又黃縣東十里,萊陽縣西北八十里皆有芝山”。(《方輿匯編》)。另外,招遠和福山都有芝山。芝水,福山有芝水,芝罘區(qū)只楚鎮(zhèn)有一個芝水村。芝陽,福山有芝陽山、芝陽洞,黃縣(今龍口)又雅稱“芝陽”。在王道新《黃縣地名考》一文中提到:“黃縣之名芝陽,不知何指,而其來已久”。芝陰山,即龍口石城山,在黃縣南四十里。
這么多帶有“之”或“芝”字的地名頻繁出現(xiàn)在膠東,僅僅是巧合嗎?
根據(jù)復旦大學教授葛劍雄的觀點:“這些動輒千百年歷史的地名,蘊含著一個國家的傳統(tǒng)基因和文化密碼,它不因朝代和政權(quán)的變遷而割裂……早期的地名實際上反映了族群分布?!蔽覀兪欠窨梢該?jù)此想像一下,這些帶有“之”或“芝”字的古老地名,背后隱藏著不為人知的“傳統(tǒng)基因和文化密碼”,甚至可能反映了歷史上某些族群在煙臺的分布。
煙臺博物館收藏的西周時期己侯夔紋壺
青銅器會“說話”
秦王政二十八年(公元前219年),秦始皇首次登臨之罘。無疑,在此之前應該已有“之罘”之名了。秦以前又有哪些古國統(tǒng)治煙臺呢?《煙臺年鑒》記載:煙臺“古為東夷族地。夏朝,東夷族建過國(治所在今萊州市過西)。商、西周、春秋時為萊國地。戰(zhàn)國屬齊?!痹谶@些古國中,萊國似與“之罘”關(guān)系較大,且通行歷史地圖把西周、春秋時期的山東半島大部標為萊夷,即萊國。
但近幾十年膠東的考古發(fā)現(xiàn),卻對“萊國治煙”這一觀點提出挑戰(zhàn)。
新中國成立后,在煙臺地區(qū),大批帶有“己”字的青銅器被挖掘出來。擇其主要,例舉如下:
己侯壺,1979年出土于萊陽中荊鄉(xiāng)前河前墓地。銘文為“己侯作鑄壺,(吏)使小臣臺(以)汲,永寶用?!笔钦f己侯命令管理生活的小臣汲水。表明己侯在這一地域活動過。
己爵,煙臺市博物館藏,西周器,1994年在煙臺毓璜頂東坡出土。
己侯鬲,西周晚期器,1958年黃縣歸城和平村出土。
己侯簋,西周中期器,此器據(jù)考出自東萊(黃縣)。
?侯鼎,春秋早期青銅禮器,1969年在煙臺市南郊上夼村墓中出土。
這些在煙臺挖掘出的帶有“己”字的西周和春秋時期青銅器,按照考古學界公認的觀點,出自歷史文獻中的“紀國”。且多數(shù)學者認為:己國、紀國和“?”國是同一個遠古邦國。
這個紀國是一個什么樣的國家呢?學者崔樂泉認為:“紀在金文中均作'己’,至遲在晚商時即已立國。商代之紀還未封侯,是分布于山東地區(qū)的眾多商代方國之一。周初的紀被周王封爵為侯。紀國之疆域在西周中后期以后,西起壽光,東至膠東半島的萊陽、煙臺,北臨渤海,南部與姒姓之杞及己姓之莒相接壤,是分布于魯中及膠東半島一帶的一個姜姓侯國?!?br>
著名歷史、考古、古文字學家李學勤先生也認為:“現(xiàn)在紀國銅器出于煙臺、萊陽……證明這些地方均在紀國境內(nèi),通行歷史地圖把山東半島大部標為萊夷,是不對的?!?br>
大批紀國青銅器在煙臺地區(qū)出土,是否可以說明,整個西周時期煙臺之罘已經(jīng)有了己國貴族生活的蹤跡、煙臺地區(qū)曾經(jīng)是紀國族群生活的地方呢?
己侯夔紋壺銘文拓片
由之罘說到奇山
回頭再來看“之罘”這個名字。從語音來看,“之”字的發(fā)音,與己(紀)字發(fā)音近似,韻母相同,“之”字似應由”紀“字轉(zhuǎn)音而來?!爸贰睒O有可能是“己(紀)罘”。“之罘”就是己(紀)國人鋪設捕獸網(wǎng)具的地方。按照這一推論,膠東這一帶叫芝山、芝水、芝陽的古老地名,甚至龍口的屺mu島,都可能與己(紀)國有關(guān)系,這些地區(qū)都曾經(jīng)是紀國人口遷移、居住的地方。
同理,我們可以用這個方法,對煙臺的“奇山”之名作一番解讀。奇山是煙臺的另一座歷史名山,但對于“奇山”之名的來源甚至具體是指哪一座山,一直存在爭議。
奇山亦名“碁山,在縣東北三十里”(《山東通志·山川志)》。碁,由“其”和“石”兩字構(gòu)成。這個“其”字通“?”,而考古學者一般都認為:國和己國、紀國是同一個遠古邦國。按照“之罘”這個地名的命名邏輯,我們可以推論:碁山即是其國之山,也是?國之山,當然也應該是紀國之山。因此,奇山之名,應是來源于紀(碁)國。按照這一思路,我們有理由認為煙臺開發(fā)區(qū)的奇章村、福山的奇泉之名,似乎也與紀國有關(guān)系。
當然,上述對“之罘”之名的解讀,還只是初步探究,驗證這一說法還需要大量考古資料、文獻資料等的支持。本文僅作為一家之言,希望能為深層次挖掘煙臺歷史文化拋磚引玉。
(封面圖:?侯鼎)
你可能還想看:
煙臺街·街面憶往 | 煙臺的路面下好多河!那條人工河見證了一個行業(yè)的興衰
煙臺街·煙臺美食 | 豬下貨最經(jīng)典的吃法是什么?不是拌黃瓜!
煙臺晚報“煙臺街“征稿啟事
這座城市有厚重的歷史積淀,有豐富的自然景觀,有獨特的民俗風情,更有抹不掉的家園記憶,煙臺晚報“煙臺街”版期待一切熱愛本埠地方文化的人士惠賜佳作。投稿時請作者務必提供銀行賬號,稿件一旦發(fā)表,以便寄奉稿酬。
來源 | 煙臺晚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