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讀書會中的小伙伴提到的問題是,與人溝通時,如果遇到意見不合,如何做到可以靜下來去傾聽,她講到的事情,這個人涉及的是工作中的同事,我看到她這個問題的第一時間,腦海中迅速想的就是人的性質(zhì)是什么樣的?意見不合涉及到的是什么樣的事情?傾聽之后要達到的效果和溝通目標是什么?
看見這個問題,我腦海中第一時間想起的一本書,就是最近拆解過的一本書《高效能人士的七個習慣》,其中習慣之二就是以終為始,就是目標決定過程,我想小伙伴問問題時的思考路徑拆解一下,我發(fā)現(xiàn)了一個問題那就是,她更多的是在回顧過程,什么是過程,意見不合就是溝通中的過程,靜下來去聽就是解決問題態(tài)度過程,耐心傾聽這個動作依然是解決問題的方案過程,全程中我沒有見到過以目標為導向的結(jié)果。
于是我就開始思考自己平時訓練自己快速反應(yīng)時的方法是不是對的,有沒有什么弊端,有沒有什么是來得及改善的,我開始以這種代入的方式去思考這種共性問題,我發(fā)現(xiàn)思考她的這個問題,對我?guī)砹撕艽蟮膯l(fā),我的理解:三點:第一你的目標是什么?第二你是誰?第三他是誰?在工作中保持清晰的決策能力和果敢是一件很重要的事情,引導別人走向你的談話結(jié)果,以結(jié)果為導向來思考這個過程,是一件需要長期有意識進行自我訓練的能力,當然在家庭中賣萌撒嬌就可以了。通俗的講雷厲風行是你,千嬌百媚也是你。
我的做法:
第一:時刻謹記你要的結(jié)果,從對話中尋找信息,然后快速分析和尋找出對方想表達的事情是什么,他的訴求是什么,幾個維度,人物,時間,原因,結(jié)果,他表達的這件事情對他有利的結(jié)果是什么,對你不利的結(jié)果是什么,你要先于他找到突破口。
第二:以結(jié)果為導向,例如你想讓他走向你溝通的結(jié)果,你只需要想一個問題就是,你采用什么樣的方式是他最容易接受的,你只要去針對這個目標設(shè)想方案,而不是他是否急躁,越急躁,對你分析一件事情會更有利。
第三:判斷這件事情的性質(zhì),如果這件事情的本身就是單純的雞毛蒜皮,那么你立馬賠禮道歉讓事情過去,因為浪費時間,如果這件事情的本身對于你的職業(yè)發(fā)展有影響,那就需要有勇有謀。
最后想說:不要和不愛惜時間的雞毛蒜皮在一起,尊重這些人的很大原因,是因為尊重時間,只有你讓對方舒服了,對方才會開心愉快的離開,你才會有更多屬于自己的時間,靜心聽是節(jié)約時間的一種,舉一個自己的例子,十年前我總覺得那些聊雞毛蒜皮的人太無趣,我總是不合群,后來因為我的不合群,我需要花更多的時間去處理工作中別人認為我的清高帶來的阻礙,后來我的方案是,每一次別人聊,我就歡呼2分鐘,最后大家覺得我是同類中人,后來我在曾國藩的書籍里徹底醒悟過來,何其光同其塵,深刻體會到歡呼兩分鐘的意義,歡呼兩分鐘的心理暗示,讓我在很多事情里,得到了別人的接納與助力。
所以你的同事是否尊重你或者你是否尊重他并不重要,重要的是你是否按照你自己的預期目標出牌,你是否珍惜了你自己的時間,如果你珍惜了,你就會立馬快速處理這件事情,讓他愉悅的結(jié)束。
本站僅提供存儲服務(wù),所有內(nèi)容均由用戶發(fā)布,如發(fā)現(xiàn)有害或侵權(quán)內(nèi)容,請
點擊舉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