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口可樂與百事可樂是地球上最流行的飲料。如今,兩家巨頭均已超過百歲高齡,在世界各地的超市、餐廳和雜貨店,你都能見到它們的影子。
這是一對寂寞的冤家,相愛相殺了百多年,始終牢牢占據(jù)著世界飲料市場老大老二的位置。與它們同時期誕生的企業(yè),百分之九十已經(jīng)銷聲匿跡。令人費解的是,在其他行業(yè),縱然有著百年老店,每隔一段時間總有新人出來攪局,今天張三做皇帝,明天李四稱老大,江山代有英雄出,各領風騷幾十年。
但可口可樂與百事可樂卻是例外,他們對飲料市場的統(tǒng)治空前穩(wěn)定,幾乎從未遭遇過強有力的競爭對手。即使這幾年出現(xiàn)業(yè)績下滑,也無人能夠撼動它們的地位,任憑雨打風吹,它們猶如兩棵碩大的不老松,頑強佇立在崇山之巔。
是什么賦予了兩家巨頭如此強大的生命力呢?
1/6廣告撐起的紅色帝國
1886年,一個叫約翰·彭伯頓的人調(diào)制出一種奇特的飲料。這種飲料能夠提神醒腦,緩解疲勞,起初,彭伯頓只把它當成藥物來使用,誰料在加入糖漿和蘇打水之后,卻品嘗出了不一樣的美味。這便是可口可樂的雛形,在當時,它僅僅作為一種秘方藥出售。
彭伯頓頗有商業(yè)頭腦,他很快意識到,想讓這種神奇的藥物流行起來,光靠產(chǎn)品本身是不夠的,不少競爭對手都在蠢蠢欲動,試圖調(diào)制出味道相似的飲料。正所謂酒香還怕巷子深,唯有拼命地打廣告,提升你的曝光度,才能抓住消費者的心。彭伯頓曾說過這樣一句話:如果我有25000美元,我愿意花24000美元來打廣告,再用剩下的1000美元進行生產(chǎn)。
從此,可口可樂便開始在品牌營銷上大做文章。
1899年,可口可樂找到了新的商業(yè)模式,它不再負責生產(chǎn)和銷售,而是全權委托給瓶裝廠,自己則通過出售可樂原漿賺取豐厚利潤,這種模式使得可口可樂迅速發(fā)展壯大,同時意味著,它可以把更多精力花在自身形象的包裝上。
可口可樂包裝瓶的演變
1900年,可口可樂的廣告費將近85000美元,12年后,這筆費用已高達100多萬美元。在二十世紀初的美國,可見可口可樂的廣告牌隨處可見,上面寫著簡潔明了,朗朗上口的廣告語,讓人過目不忘。
除了鋪天蓋地的廣告轟炸,可口可樂也是最早注重開發(fā)周邊產(chǎn)品的企業(yè),在1913年期間,公司使用了1億多件宣傳品做廣告,所有你能想到的日用品,包括日歷、扇子、火柴盒、托盤、體溫計、記事本等等,都貼著可口可樂的商標。以至于人們做夢時都在大喊:“我被可口可樂包圍了!”
可口可樂早期海報
為了做廣告,可口可樂無所不用其極,很多我們今天耳熟能詳?shù)膹V告形式,可口可樂早在一百年前就全嘗試過了。比如免費品嘗、發(fā)放傳單、車身廣告等等,可口可樂都運用的爐火純青。
公司曾包下亞特蘭大的所有電車,每輛車上涂著可口可樂的LOGO。他們把整棟樓的墻面刷成可口可樂紅,只為了博人眼球。到1914年,可口可樂已經(jīng)擁有500萬平方英尺的廣告墻面,這個面積足夠覆蓋一座小島。
在那個沒有電視與網(wǎng)絡的年代,可口可樂就懂得了借勢營銷的重要性。1931年圣誕節(jié),可口可樂推出了一個著名的系列廣告。在此之前,圣誕老人沒有統(tǒng)一的服裝,他們穿著各種顏色的衣服,但可口可樂卻用自己的廣告給圣誕老人套上了紅衣服!從此以后,圣誕老人就以紅衣服的形象示人,殊不知,這正是被可口可樂“綁架”的結(jié)果!
上世紀三十年代,可口可樂已經(jīng)坐穩(wěn)了美國飲料市場的頭把交椅,即便是經(jīng)濟大蕭條也沒有阻止公司增長的勢頭。1936年,可口可樂在亞特蘭大召開了盛大的50周年慶典,此時他并不知道,一個強勁的對手已經(jīng)盯著自己很久了。
2/6 年輕一代的選擇
1939年,可口可樂的廣告費用高達1500萬美元,在美國飲料市場,沒有任何廠商能夠出手如此闊綽。而百事可樂在可口可樂眼中,不過是眾多不起眼的對手中的一個。
1898年,百事可樂誕生,它的發(fā)展遠遠不如可口可樂那么一帆風順。到了1923年,百事可樂一度陷入破產(chǎn)境地,直到1931年才重返市場,此時的飲料市場已經(jīng)是可口可樂的天下,百事可樂要想翻盤,機會接近于零。
百事可樂包裝瓶演變
不過巨人也有犯錯的時候。三十年代,可口可樂在全世界已經(jīng)擁有了上千家瓶裝廠,龐大的生產(chǎn)線使它的產(chǎn)品如雨點般滲透進各個市場。但百事可樂很快就發(fā)現(xiàn)了其中的漏洞,如果能推出一種價格和可口可樂一樣,但容量比對方大一倍的可樂,豈不能占得先機嗎?
百事可樂為何會做出這樣的判斷?因為他懂得船大難掉頭的道理,可口可樂要想調(diào)整大瓶裝,在短時間內(nèi)是不可能做到的,因為這么多瓶裝廠根本來不及更換。于是,百事可樂及時利用了這個時間差,于1939年推出大瓶裝可樂,給可口可樂反戈一擊,一舉實現(xiàn)逆襲。
與可口可樂一樣,百事可樂也深諳營銷的力量,在推出大瓶裝可樂的同時,百事可樂也著手打造起自己的廣告。不過從一開始,百事可樂便追求標新立異。它給自己的產(chǎn)品拍攝了一系列動畫短片,這也許是商業(yè)史上最早的動畫廣告之一。廣告中,主人公喝完百事可樂后會變得更快,更壯、變強,以突出產(chǎn)品價美物廉,生龍活虎的形象,公司還不忘宣傳自己的價格優(yōu)勢,廣告語為:Twice as mush for Nickel(五分錢的價格,兩倍的容量)。
除此之外,百事可樂還擅長制造重大新聞來吸引眼球,用今天的話說,就叫做“事件營銷”。就在百事可樂崛起的1939年,公司第一次使用飛機,以噴霧的形式在空中寫下了“pepsi cola”這幾個大字,這在當時可謂一大創(chuàng)舉,引起了媒體的爭相報道,人們議論紛紛,這家公司到底什么來頭?就這樣,百事可樂成了大家茶余飯后的熱門話題。
作為可樂飲料的鼻祖,可口可樂始終在宣傳自己的味道獨一無二,如果百事可樂也在廣告里突出口味,勢必被消費者當成可口可樂的山寨版。為了避其鋒芒,百事可樂采取了不同的營銷策略,它不以產(chǎn)品為賣點,而是強調(diào)百事可樂代表年輕人的生活方式,是青春、個性和叛逆的象征。這也很符合百事可樂作為一個挑戰(zhàn)者的形象,這個經(jīng)典的形象一直延續(xù)至今。
在百事可樂的強勢逆襲下,可口可樂應對乏力,更重要的是,它還面臨一個新問題,可口可樂究竟該如何定位自己?如何百事可樂代表了美國的年輕一代,那可口可樂又代表了什么呢?
3/6 成為美國的象征
1939年還發(fā)生了一件大事,那就是第二次世界大戰(zhàn)爆發(fā)。珍珠港事件后,美軍全面計入東西方的戰(zhàn)場,面對開往世界各地的美國大兵,可口可樂公司找到了機會。
在當時,可口可樂已經(jīng)是美國人的國寶級飲品,但它在很多國家仍舊默默無聞,除了在美國的鄰國加拿大和古巴,可口可樂在其他地方?jīng)]什么知名度。
在太平洋戰(zhàn)場,日本人占據(jù)了亞洲東部與西太平洋的大部分領土,這些地區(qū)潮濕炎熱,這讓前去交戰(zhàn)的美國大兵苦不堪言,除非有一樣東西在身邊,那就是可口可樂。
于是可口可樂的負責人宣布,無論美國軍隊身在何處,都一定要保證每個軍人只花5分錢就能買到一瓶可口可樂。
為了保證可樂的供應,公司向軍隊派遣了自己的員工,以技術觀察員的身份隨美軍輾轉(zhuǎn)世界各地,總共售出了100億瓶可口可樂。即使在今天,這也是一個驚人的數(shù)字,足見可口可樂在士兵與當?shù)厝酥械氖軞g迎程度。跟隨美國大兵的腳步,可口可樂在各地暢銷,二戰(zhàn)期間,公司在全球興建了64家瓶裝廠,可口可樂的銷售人員對此功不可沒。
除了普通士兵,可口可樂也是高級將領們的最愛。巴頓將軍就把可口可樂當成了必需品,據(jù)說,他曾要求可口可樂瓶裝廠隨同戰(zhàn)場一同搬遷。麥克阿瑟曾在菲律賓制造的第一瓶可口可樂上簽字,以表示對它的喜愛。
當然,最為人津津樂道的是艾森豪威爾將軍,1943年,艾森豪威爾曾以加急電報的形式,要求可口可樂公司迅速提供300萬瓶可口可樂以及每月600萬瓶裝量的全套灌裝、清洗和封蓋設備。
艾森豪威爾將軍
那可是什么時候?艾森豪威爾正在北非與納粹德國鏖戰(zhàn),在如此艱苦惡劣的環(huán)境下,他竟然要求可口可樂公司為軍隊保證每天至少2萬瓶的可樂供應量。戰(zhàn)時的物資供應如此緊張,對生活必需品的需求量如此龐大,為什么艾森豪威爾還會提出這樣的要求?因為他知道,可口可樂已經(jīng)成了士兵們不可或缺的東西,在士兵們心中,可口可樂代表了“家鄉(xiāng)的味道”,它不僅解渴,還能鼓舞將士們的士氣!
借二戰(zhàn)之勢,可口可樂風靡全球,而此時的可口可樂廣告也狂打愛國感情牌,在一個廣告中,文案這樣寫道:“美國軍艦到達什么地方,美國人的生活方式就滲透到什么地方,可口可樂就在哪里?!?/p>
眾所周知,美國能打贏二戰(zhàn),全拜強大的制造業(yè)所賜,可口可樂深明此理,并不失時機地推出了一系列衍生品,為了讓公眾了解美國工業(yè),公司以每本10美分的價格向兒童出售小冊子《了解戰(zhàn)斗機》,它還為初中生設計了愛國教材,全方位介紹美國的經(jīng)濟成就。同時發(fā)行了帶有軍事主題的撲克牌、跳棋、多米諾骨牌、明星片等等,讓愛國主義深入人心。
可口可樂已經(jīng)成了戰(zhàn)時的必需品,對于很多人而言,它就是美國的化身。
4/6 巨人的致命失誤
二戰(zhàn)結(jié)束后,可口可樂作為大眾主流飲品的地位已經(jīng)難以撼動,進入五十年代,電視機走進美國的千家萬戶,1948年底,全美共有41家電視臺,電視機年產(chǎn)量達100萬臺。
電視的普及,尤其是電視臺的興起,使廣告業(yè)蓬勃發(fā)展,廠商紛紛利用電視廣告提升自己的知名度,可口可樂與百事可樂也不甘示弱,它們經(jīng)常在廣告里挖苦對方,通過贊助電視劇和綜藝活動擴大影響力,為了討好年青一代,兩家公司都邀請最當紅的歌星來演唱各自的廣告歌曲。
可口可樂家大業(yè)大,它的營銷策略是針對每一個潛在消費者,它把自己定位成一款全民飲料。相比之下,百事可樂的策略則要務實得多,它繼續(xù)保持與年輕人同步,這樣反而更容易凸顯自己扮演的角色。
百事可樂五十年代宣傳海報
作為可口可樂最強大的競爭對手,百事可樂一直在苦苦追趕,長期以來,百事可樂始終對一個問題耿耿于懷,都說你可口可樂賣得好,憑啥呢?難道我百事可樂的味道就不如你嗎?于是,百事可樂公司決定發(fā)起一場進攻,他想看看,消費者究竟更喜歡品嘗誰家的可樂。
“百事可樂大挑戰(zhàn)”活動就此應運而生,百事可樂請來了一批可口可樂的粉絲,給他們蒙上眼睛,面前擺上兩種可樂以供品嘗,請他們說出到底哪一杯更好喝。結(jié)果出爐,大部分人都覺得百事可樂更好喝。百事這下樂壞了,列位看官,有實驗為證,可口可樂的味道不如百事!
百事可樂口味大挑戰(zhàn)現(xiàn)場
可口可樂對這個結(jié)果不屑一顧,他懷疑這場測試的真實性,于是親自搞了一個測試,卻失望地發(fā)現(xiàn),百事可樂并沒有撒謊。
后來就發(fā)生了可口可樂公司歷史上的一件大事,1985年,可口可樂百年誕辰之際,公司決定改變原來的配方,推出一款新可樂。在上市之前,公司還組織消費者進行了大規(guī)模盲測,并證實新可樂的味道比原來更好。
新可樂與經(jīng)典可樂
但事實證明,這是可口可樂歷史上最大的失敗,新可樂不僅未能熱賣,還慘遭消費者的痛罵,他們指責可口可樂背叛了經(jīng)典口味,變得不倫不類,紛紛要求從商店撤架。面對排山倒海的批評,可口可樂只能放棄折騰,新可樂上市僅三個月就被撤回。公司公開承認,自己犯了一個致命的錯誤。
這個故事如今被商學院拿來,作為證明市場調(diào)查不靠譜的經(jīng)典案例。而可口可樂真正的錯誤在于,他誤把一時一地的判斷當做長時間形成的共識,這個巨頭對市場第一的位置過于敏感了,以至于希望處處戰(zhàn)勝自己的對手,才會在口味測試這種事情上栽了跟頭。
改變味道容易,改變大家的記憶卻很難。經(jīng)典可樂的味道大家嘗了幾十年,他們追求的不是口味本身,而是一種感覺和習慣,這才是可口可樂真正無法替代的東西。
不過,這場失敗也不是壞事,它讓可口可樂意識到自己真正擁有什么,可口可樂已經(jīng)不屬于自己,它屬于全體消費者。
5/6 不得不改變的時候
倘若當初可口可樂不那么高調(diào),而是悄無聲息地把新品擺上貨架,結(jié)果或許不會如此糟糕。事實上,無論可口可樂還是百事可樂,都在若干年后推出了自己的新口味。說到底,當時代要你做出改變的時候,你想不變都不行。
1998年,百事可樂迎來一百歲生日,它已經(jīng)陸續(xù)推出多款新品,以便在各條產(chǎn)品線上與可口可樂針鋒相對。一旦他的對手有什么新動作,百事可樂立馬跟上??煽诳蓸吠瞥鲅┍蹋偈戮屯瞥銎呦?,可口可樂推出芬達,百事可樂就以美年達相抗衡??煽诳蓸窊碛泄3?,百事可樂就收購純果樂。不過在軟飲料市場,可口可樂依然以65%的市場份額遙遙領先。
直到上世紀九十年代末,可口可樂依然是很多大型體育賽事的贊助商,它從1928年起就贊助了奧運會,之后每一屆都不曾間斷。在美國,可口可樂是許多球類賽事唯一的贊助商,但百事可樂也并非一無所獲,1997年,他們終于贏得了美國職業(yè)棒球聯(lián)盟長達五年的贊助權。
另外,百事可樂在海外一路高歌猛進,尤其在第三世界國家,百事可樂不遺余力地開展廣告轟炸與促銷活動。1983年,百事簽約了歌手邁克爾·杰克遜。從那時候起,百事就染上了“明星癮”。
下面這張海報大家不會陌生,那是在2002年,百事公司邀請中國最當紅的9位明星,由郭富城領銜為百事品牌做形象代言。用今天的審美標準來看,這些明星的造型略顯殺馬特,不過當時,他們每個人的身價都達到了七位數(shù)。為了俘獲年輕人,百事可樂可謂下足了血本。
但是一味討好年輕人的結(jié)果是,人們會覺得你很膚淺,這也是百事可樂自二十一世紀初以來給人的印象,等年輕人長大后,他們就不再沖動,不再追星,也不再喝百事了。那么他們是否會投向可口可樂的懷抱呢?
很遺憾,他們并不會,成長就是告別過去。百事可樂迎合年輕人是對的,因為成年人正在拋棄可口可樂,關于可口可樂的負面報道實在太多了,喝可樂會引發(fā)肥胖、蛀牙、上癮,陽痿,甚至可能致癌!不管這些傳言是真是假,消費者卻已經(jīng)全盤接受了。
每隔幾年,有關可樂有害健康的新研究就會出爐,這讓碳酸類飲料幾乎成了新時代的毒品。除此之外,有關可樂瓶裝廠壓榨工人的報道也層出不窮,這讓兩家可樂公司背負了原罪,尤其是可口可樂,它當初正是靠出售特許經(jīng)營權給瓶裝廠起家的。
為了給自己“洗白”,可口可樂選擇了與百事可樂截然不同的營銷套路。如今你打開可口可樂的官方網(wǎng)站,你會誤以為自己走進了一家慈善機構(gòu),鋪天蓋地都是可口可樂的公益新聞,從給交警同志送礦泉水,到資助希望小學建設,再到參與南美洲某個小村莊的飲水項目,到處能見到可口可樂的公益大使。
為了改變?nèi)藗儗λ呢撁嬗∠螅煽诳蓸方吡Φ陨淼纳虡I(yè)色彩,但無論口號喊得如何動聽,利潤才是企業(yè)的生命,化身天使的可口可樂,也無法挽回碳酸飲料整體的頹勢。
6/6 百年斗爭史仍未畫上句號
這兩年,可口可樂與百事可樂的日子都不好過,兩家巨頭的業(yè)績均出現(xiàn)了不同程度的下滑,原因是多方面的,但一個眾所周知的原因是:碳酸類飲料已經(jīng)被貼上不健康的標簽,而眾多健康類飲品的崛起,正對傳統(tǒng)的可樂市場形成圍剿之勢。
早在三十多年前,可口可樂的傳奇CEO郭思達就警告過管理層,可口可樂真正的對手不是百事,而是所有的飲料。同樣的警告也適用于百事可樂,既然敵人遲早會找上門來,就得提前做好迎戰(zhàn)準備。
所以,兩家企業(yè)從半個多世紀前就開始了廣泛布局,可口可樂如今是12款飲料品牌的擁有者,甚至還涉足過娛樂業(yè)。百事可樂則是整合了22個品牌的飲料與零食供應商,其中每一家企業(yè)的年營業(yè)額都在十億美元以上。
面對競爭,擴張與并購,是巨頭們最常見的策略,不過從目前來看,可樂仍然是兩家企業(yè)最重要的品牌資產(chǎn),無論它們?nèi)绾瓮卣棺约旱漠a(chǎn)品線,都無法取代可樂在品牌中的核心地位。
盡管不少人說自己很久沒喝可樂了,但這并不意味著可樂已經(jīng)過時,至少在短時間內(nèi),它仍然是唯一的世界級飲品。即便可樂真的不太健康,那又怎樣?難道世界第一暢銷的飲料就非得健康嗎?
那些廣為流行的飲品都不健康,比如酒類,人人都知道飲酒過度的危害,但酒類依然在全世界的酒吧與飯桌上大行其道。同樣,咖啡喝多了對身體也不太好,但仍有無數(shù)人嗜咖啡如命。
可樂可樂與百事可樂在問世之初,都曾被當成一種藥物出售,早期的可樂中甚至包含可卡因,直到后來才被政府禁止。俗話說,是藥三分毒,可樂廠商其實從一開始就明白,可樂絕不是健康的飲品,不過這絲毫不妨礙它們的流行,這是為什么呢?
其中的道理,與酒的流行非常類似,值得一提的是,可口可樂在19世紀曾作為酒的替代品出現(xiàn)。為什么人們喜歡喝酒?是因為酒很健康嗎?當然不是,因為酒會使人上癮,給人刺激,讓我們暫時忘卻煩惱與痛苦。
凡使人上癮的東西,無論酒精、毒品、可樂還是網(wǎng)絡游戲,都具有類似的特征,人們沉湎于酒精或網(wǎng)游,不正是為了逃避現(xiàn)實嗎?而可樂與它們相比,有一個更強大的優(yōu)勢,那就是便宜!面對如此廉價而美味的“癮品”,上到總統(tǒng)下至平民,誰不喜愛呢?
如果說兩家巨頭最初的崛起,是源自獨特的口感,那么它們后來的成功,則與出色的營銷術密不可分。可樂能夠征服世界,三分靠口味,七分靠營銷。
可口可樂與百事可樂都在廣告宣傳上不遺余力,它們使用了一切可以想到的廣告形式,成功地把自己包裝成一種文化象征,而不是一款廉價的糖水。這背后,是億萬級的廣告投放與無孔不入的渠道滲透,也是它們能戰(zhàn)勝同類競爭者的關鍵原因。通過向消費者進行輪番的廣告轟炸,這對冤家表面上看一直在互掐,實際上卻在競爭中達成默契,不斷鞏固著各自的地位。
一部百年可樂斗爭史,就是一部營銷史,更是人類開動工業(yè)機器,把一件簡單的事物做到極致的歷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