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大學考古學教授 范 勇
21世紀初,流布在國內民間收藏家手里的三星堆器物開始浮出水面,其中部分玉器令人震驚!近幾年來,我有幸在一些民間收藏家那里看到這類玉器,我認為,與通常見到的那些仿三星堆玉器和贗品完全不同,它們具有著古玉的各類特征,具體而言,有如下特征:
1、采用上等龍溪玉材(透閃石玉,產于四川汶川、茂縣)和蛇紋石墨玉。
2、玉色老熟,玉面老化痕跡明顯。
3、少許器物有二次結晶現(xiàn)象。
4、玉器包漿自然。
5、玉器工痕比較奇特,但多為手工刻制。
6、器形多祭祀用物,造型奇特,絕非能臆想出之物。
7、玉器圓雕中的人物頭像與三星堆祭祀坑出土的青銅頭像完全一致。
8、玉器牙璋、邊璋皆蛇紋石墨玉,所刻繪圖案與三星堆祭祀坑出土玉牙璋、邊璋圖案完全一致。
結論:
目前民間收藏家手里的上述三星堆玉器古玉,初步判定是距今3000多年至2500年前的古代川西平原的古代祭祀遺物。
由于三星堆祭祀坑未出土圓雕玉器,考古文博系統(tǒng)的人員對此有所疑慮是可以理解的,目前所持的謹慎態(tài)度也是意料之中的事。不過,這類出乎文博人員想象的民間藏品,它們與三星堆文化的關聯(lián)性確實存在也是客觀事實。對于這類器物,最好的辦法就是面對它。
無論是采取目鑒,還是機鑒,如玉器附著物的碳十四檢測、同出貝殼類的年代檢測,以及工痕的微痕研究,等等,都是必要的。在具體檢測報告以及研究結果出來前,大家還是應該保持慎重的態(tài)度,不要輕易否定。
科學的態(tài)度,應該是我們探索未知世界和未了解的事物的唯一可取的態(tài)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