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維密走秀上,世界最頂尖的超模們,背著美麗的“天使翅膀”,走過長長的T臺,向大眾展示她們的美。
除了服裝裝飾上的翅膀,她們的后背上也常常有一雙“翅膀”,就像下圖這樣。很多愛美的女性想要效仿之,還給它取了一個美麗的名字——蝴蝶肩。
然而,在醫(yī)學上,“蝴蝶肩”——即翼狀肩,卻并不是一個健康的信號,還可能引起身體的諸多問題。
那么,造成翼狀肩的原因有哪些,會對身體造成怎樣的危害。在臨床治療翼狀肩過程中,應該如何進行評估、手法松解與運動康復呢?
請看我們今天的分享。
文章導讀
1、翼狀肩胛是怎么形成的?
2、翼狀肩的6大危害
3、翼狀肩胛評估的核心要點
4、翼狀肩胛的2種典型類型
5、翼狀肩的手法處理與康復訓練
翼狀肩胛是怎么形成的?
首先我們來看,什么是翼狀肩?
“翼狀肩”,別名“蝴蝶肩”,是一種異常的肩胛狀態(tài)。
正常的肩胛骨是緊貼胸壁的。而外觀上非常明顯的肩胛骨下角翹起,就是所謂的“翼狀肩”。
那么,都有哪些因素可能導致翼狀肩呢?
正常人的肩胛骨緊貼胸壁,形成肩胛胸壁關節(jié)。而出現(xiàn)翼狀肩的主要原因是,因為前鋸肌和斜方肌失去力量或過弱,使肩胛骨失去了貼胸的作用力。當上臂運動使肩胛骨旋轉時,它就可以出現(xiàn)因脊柱緣失去牽拉而翹起,形成像翅膀一樣形狀的畸形。
我們都知道,穩(wěn)定是靈活的基礎,肩胛骨的穩(wěn)定就是我們的上肢靈活活動的基礎。那么,肩胛骨靠什么來穩(wěn)定?
▼ 肩胛骨穩(wěn)定性
肩胛骨穩(wěn)定性主要由「X型交叉理論」提供,此理論包含了兩條線:
第一條線為前鋸肌與菱形肌,前鋸肌使肩胛骨向上、向外、向前伸,菱形肌使肩胛骨向下、向內(nèi)、向后縮。
另一條線是下斜方肌與胸小肌,下斜方肌使肩胛骨向上、向內(nèi)拉動,胸小肌于喙突上使肩胛骨向下、向內(nèi)拉動。
這兩條線形成了一個“X”,用來保護穩(wěn)定我們的肩胛骨。 如果肌肉出現(xiàn)失衡,就會導致肩胛骨失穩(wěn),從而出現(xiàn)各種問題。
當我們出現(xiàn)翼狀肩胛時,就會使肩部無力、容易疲勞,在上舉手臂、推拉重物時肩胛會有不適感,肩、背容易疼痛,關節(jié)活動一定程度受限。
翼狀肩的6大危害
其實,翼狀肩除了影響美觀,還會引發(fā)身體的疼痛或病變。舉例來說:
▼ 如果前鋸肌損傷較嚴重,會引發(fā)患者胸痛,且在深呼吸時疼痛加重(前鋸肌是輔助吸氣肌),患者會感覺肋部疼痛;
▼ 上交叉體態(tài)下,前鋸肌容易無力,而胸長神經(jīng)走行于前鋸肌之上,可以引起前鋸肌表面的筋膜卡壓;
▼ 發(fā)生前鋸肌筋膜綜合征后,患者會反映“氣短”或不能深呼吸,在說話時很難一口氣講完一句話;
▼ 做肩胛骨前伸動作時,疼痛加劇。肩肱節(jié)律很容易受到前鋸肌損傷的干擾。
▼ 如果前鋸肌不能很好地穩(wěn)定肩胛骨在胸廓上的位置時,肩胛骨就會亂動,容易造成肩關節(jié)撞擊綜合征。
▼ 前鋸肌短縮和功能降低,很容易使背闊肌過度使用而勞損,還會使斜角肌、胸鎖乳突肌等頸部呼吸肌超負荷。因此,如果前鋸肌的損傷沒有被完全解決,患者的背痛問題就不可能徹底解決。雖然前鋸肌損傷也會引起其余頸部輔助呼吸肌的過度收縮,但是膈肌損傷所導致的呼吸代償更為常見。
翼狀肩胛評估的核心要點
需要特別強調(diào)的是,對于翼狀肩胛,我們要做的第一件事,也是最重要的,就是糾正肩胛骨的位置。
那么,怎樣評估肩胛骨是否在處于正常位置呢?
可以按照如下方法:
(1)站立時,肩胛骨上角平第二肋骨,下角平第7肋骨
(2)肩胛骨內(nèi)側緣與脊柱距離自己的3指,寬一點可以達4指。如果整個手掌都放進去還不夠,表示肩胛骨向前突,如果兩個手指就夠了,表明可能存在軍姿背。
(3)肩胛骨平面<>
(4)肩胛骨上下角大約處于同一垂直平面內(nèi),下角一般比上角寬一橫指。
因此,如果肩胛骨不在正常位上,就先把肩胛骨回到正中位并找到其正常肩肱節(jié)律的啟動時間,這樣才能根本上解決問題。
翼狀肩胛的2種典型類型
在學習處理翼狀肩胛前,我們要了解,翼狀肩胛可以分為兩種類型,分別有不同的表現(xiàn)形式、成因和處理策略。
第一種是在人手前屈時所出現(xiàn)的翼狀肩胛,這也是比較常見的一種。針對這種病人,主要是前鋸肌和斜方肌不能很好地協(xié)調(diào)工作,或無力而出現(xiàn)的翼狀肩胛。針對這種情況,一般采用鍛煉前鋸肌的方法,只有當前鋸肌力量恢復時,其翼狀肩胛才會消失。
前鋸肌的鍛煉方法我們會在第三部分進行詳細介紹。接下來,我們看看第二種翼狀肩胛的情況:
第二種翼狀肩是指,當手從腹部背到后面膜肩胛骨時(手臂后伸、內(nèi)旋、內(nèi)收)所出現(xiàn)的翼狀肩胛。
這種情況和第一種情況中引起翼狀肩胛的原因不同,是由于小圓肌、岡下肌,以及前鋸肌過于緊張,而菱形肌無力造成的。
因此,針對這樣的翼狀肩胛,我們采取的方法是松解小圓肌、岡下肌和前鋸肌,強化菱形肌?;蛘咴诩珉喂呛罂s的基礎上練習肩關節(jié)的動作。
接下來,我們來看看針對兩種翼狀肩的處理方法。
翼狀肩的手法處理與康復訓練
Ⅰ 第1種翼狀肩:強化前鋸肌
▼ 前鋸肌訓練之被動訓練
雙手穩(wěn)住肩胛骨外側緣,讓患者向前夠物并保持10s。接著可以在不同長度下進行鍛煉。
▼ 前鋸肌訓練之俯臥撐
訓練時一定要注意姿勢的標準。
▼ 前鋸肌訓練之持物上舉
通過啞鈴單臂側上舉等動作,可以很好地鍛煉前鋸肌。
▼ 前鋸肌訓練之拉彈性帶前上舉
坐立位,彈力帶一端固定在腳下,另一只手向斜上方拉彈力帶。
Ⅱ 第2種翼狀肩:松解前鋸肌
▼ 操作要點
Step 1 病人側臥位,需治療一側向上,治療師站在病人的胸前
Step 2 將一只手放在病人胸廓的側面,手指在肩胛骨上面拇指位于第9肋骨上
Step 3 用拇指向深部按壓,以指向肩胛骨的弧線方向滑動拇指,直至肩胛骨下角
Step 4 將拇指向上一個肋骨移動并重復治療過程,每一次結束的位置都在肩胛骨外側緣更靠上一點的地方。當拇指觸到形成腋窩后壁的肌束時,用拇指向著肩胛骨滑動按摩下面的肌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