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炳凡(1910~2000)生于湖南省汨羅市,是全國名老中醫(yī)。1926年,他拜長沙名醫(yī)柳縉庭為師學習中醫(yī)。1933年,他開始從事中醫(yī)臨床、教學和科研工作。建國后,劉炳凡歷任湖南省中醫(yī)藥研究所研究員、臨床研究室副主任、理論研究室副主任、中華中醫(yī)學會第一、二屆理事。1991年,他榮獲“國家有突出貢獻的專家”稱號。劉炳凡平生擅長診治內(nèi)科、婦科和兒科疾病,著有《脾胃論注釋》、《金元四大醫(yī)家學術(shù)思想之研究》、《湖南省名老中醫(yī)醫(yī)案選》等著作。根據(jù)七十余年的臨床經(jīng)驗,劉炳凡將老年性便秘分為火熾水虧型、津枯血少型和陰凝夾痰型,并創(chuàng)制了可治療各型便秘的經(jīng)驗方。下面就介紹一下這3型便秘的特點及治療這3型便秘的經(jīng)驗方:
1.火熾水虧型便秘
此型便秘患者常因勞神苦思而出現(xiàn)心煩失眠、頭昏耳鳴、舌赤口干、脈弦細等癥狀。治療此型便秘應(yīng)堅持滋腎水、降心火的原則,可選用百合地黃湯加減。其方藥組成是:生地30克,玄參15克,麥冬、百合、白芍各10克,甘草5克。將上述藥物用水煎煮后去渣取汁(也可在藥店直接加工成袋裝的藥液),每日服一劑,分2次服下。此方中的諸藥相合,具有水火既濟、潤腸通便之功,可取得“增液以承氣”的效果。劉老在臨床上使用此方治療火熾水虧型便秘,屢有良效。
2.津枯血少型便秘
津枯血少型便秘患者可出現(xiàn)三五日乃至一周不排便、排便時因用力而氣喘、頭部大量出汗、排便后起身時頭暈?zāi)垦?、血壓偏高等癥狀。此型便秘患者在服用大黃、果導片后只能暫時緩解病情(停藥后可出現(xiàn)更嚴重的便秘),在服用番瀉葉后則可出現(xiàn)惡心欲嘔的癥狀。治療此型便秘應(yīng)堅持補益肝腎、“增水行舟”的原則,可選用首烏決明湯。其方藥組成是:制首烏20克,生地黃、女貞子各15克,白芍、草決明各12克,肉蓯蓉10克,白蜜少許。將上述藥物用水煎煮后去渣取汁(也可在藥店直接加工成袋裝的藥液),每日服一劑,分2次服下,連續(xù)用藥14天為一個療程?;颊呷舫霈F(xiàn)氣喘、干咳、咽痛等肺氣偏盛的癥狀,可在此方中加入蘇葉?;颊呷舫霈F(xiàn)易疲勞、排便無力的癥狀,可在此方中加入黃芪、桔梗。劉老在臨床實踐中發(fā)現(xiàn),老年人所患的便秘大多屬于津枯血少型便秘,而此型便秘患者若能使用首烏決明湯進行治療,往往可取得又快又好的效果。
3.陰凝夾痰型便秘
清代名醫(yī)葉天士認為,“老年衰憊,無攻病成法……以護真陽為主”。這句話的意思是說,老年便秘患者的陽氣衰弱,在進行治療時要以養(yǎng)護陽氣為主。而老年便秘患者若長期服用瀉藥進行治療,可因陽氣受損、寒濕之邪侵犯機體而出現(xiàn)腹脹、按之堅硬如石、飲食難下、常吐濁痰、舌淡胖、苔白滑而厚等陰凝夾痰的癥狀。治療此型便秘應(yīng)堅持祛寒化痰的原則,可選用西硫半夏丸。其方藥組成是:西硫磺、法半夏各250克,豆腐1000克,蜂蜜適量。將硫磺搗碎,放入豆腐內(nèi)用水熬煮24個小時,取出硫磺,放在陰涼處晾干。將硫磺與法半夏一起研成細末,煉蜜為丸(或去藥店直接加工成蜜丸,每丸應(yīng)如梧桐子大)即成,可每次服30丸,每日服3次,在飯前服用,一般連續(xù)用藥5日就可取得較好的通便效果。一般來說,熱藥皆有燥性,只有硫磺性熱而能通,可有效地治療便秘。在臨床上,劉老用此法治療陰凝夾痰型便秘,常獲得良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