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夢而遺精者,稱為夢遺;無夢而遺精,甚至清醒時精液自出者,稱為滑精。本病病位主要在腎和心,并與肝、脾密切相關(guān)。病機主要是君相火旺,擾動精室;濕熱痰火下注,擾動精室;勞傷心脾,氣不攝精;腎精虧虛,精關(guān)不固。治療應(yīng)結(jié)合臟腑,分虛實而治,實證以清泄為主,心病者兼用安神;虛證以補澀為主,屬腎虛不固者,補腎固精;勞傷心脾者,益氣攝精。平時應(yīng)注意調(diào)攝心神,排除雜念,以持心為先,同時應(yīng)節(jié)制房事,戒除手淫。
方歌:程氏草薛分清飲,黃柏茯苓術(shù)丹參,蓮子菖蒲及車前,清熱利濕淋濁分。
組成:川草蘚6克,黃柏(炒褐色)、石菖蒲各15克,茯苓、白術(shù)各3克,蓮子心2.1克,丹參、車前子各4.5克。
用法:水煎服。
方解:方中草蘚、黃柏、茯苓、車前子清熱利濕,蓮子心、丹參、石菖蒲清心安神,白術(shù)健脾利濕。
主治:適用于濕熱下注型遺精。癥見遺精頻作,或有夢或無夢,或尿時有少量精液外流,小便熱赤渾濁,或尿澀不爽,口苦或渴,心煩少寐,口舌生瘡,大便溏臭,或見骯腹痞悶,惡心,苔黃膩,脈濡數(shù)。
加減:若飲食不節(jié),醇酒厚味損傷脾胃,釀痰化熱,宜清熱化痰,可用蒼白二陳湯加黃柏;若濕熱流注肝之經(jīng)脈者,宜苦泄厥陰,用龍膽瀉肝湯清熱利濕;精中帶血,又稱血精,可加白茅根、炒蒲黃等清熱涼血止血;若患者尿時不爽,少腹及陰部作脹不適,為病久夾有瘀熱之癥,可加虎杖、敗醬草、赤芍、川牛膝等以化瘀清熱。
注:對本文介紹的處方如有不解之處,須請專業(yè)醫(yī)師指導(dǎo),切不可盲目用藥,以免造成意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