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組成】 川萆薢二錢(6g) 黃柏炒褐色 石菖蒲各五分(各2g) 茯苓 白術各一錢(各3g) 蓮子心七分(2g) 丹參 車前子各一錢五分(各5g)
【用法】 水煎服。
【功效】 清熱利濕,益氣活血。
【藥理作用】 具有抗炎、抗菌、抗病毒、增強機體免疫力等作用。
【適用范圍】
1.中醫(yī)病證 濕熱夾瘀證:小便混濁,尿后余淋,或疼痛,舌苔黃膩,脈澀。
2.西醫(yī)疾病 慢性前列腺炎、乳糜尿、慢性盆腔炎、慢性腎炎等病的臨床表現(xiàn)符合濕熱夾瘀證者。
【知識要點】
1.萆薢分清飲組成中藥效與用量之間的必然關系,煎藥與服用之間的相互關系,功用與藥理作用之間的內在關系,中醫(yī)證與西醫(yī)病之間的互補關系。
2.掌握黃柏配車前子,石菖蒲配川萆薢,白術配茯苓、車前子,丹參配蓮子心之間的用量及相互作用關系。
3.方中蓮子①與石菖蒲配伍,旨在開竅通淋;②與白術配伍,旨在健脾止淋。
【臨床運用】
1.用藥特點:方中用黃柏清熱燥濕解毒;萆薢、車前子、石菖蒲利濕,萆薢偏于通痹,車前子偏于消腫,石菖蒲偏于開竅;白術、茯苓健脾益氣,白術偏于燥濕,茯苓偏于利濕;丹參活血化瘀清熱;蓮子心清心固澀止遺,方藥相互為用,以清熱利濕,益氣活血為主。
2.用量特點:方中用藥8味,清熱藥1味如黃柏,用量是2g;利濕藥3味如萆薢、車前子、石菖蒲,用量總和是13g;益氣藥2味如白術、茯苓,用量總和是6g;活血藥1味如丹參,用量是5g;清心固澀藥1味如蓮子心,用量是2g;其用量比例是2∶13∶6∶5∶2,從用量分析方藥主治,病是濕熱夾瘀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