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得小時候,外婆家的回鍋肉是我的心頭好。
那香辣的味道,肥而不膩的口感,配上一碗香噴噴的米飯,簡直是人間美味!
可是自己在家做,怎么都做不出那個味兒來。
要么太肥膩,要么太干柴,要么辣味不夠,總之就是差那么點兒勁。
最近我有幸跟一位四川大廚學習了正宗回鍋肉的做法,終于揭開了這道經典川菜的神秘面紗。今天就把這些不傳之秘分享給大家,讓你在家也能做出飯店水平的回鍋肉!
回鍋肉最大的難點,說白了就是這個"肉"不好拿捏。很多人一上來就栽在選肉這一關。
來聽聽大廚怎么說:三層肉要選七分肥三分瘦的,肥肉太多吃著膩,瘦肉太多又發(fā)柴。摸起來有彈性,顏色鮮亮,肉質緊實的五花肉才是上選。
處理肉的時候,別直接就切薄片,這是大多數人的誤區(qū)。正確做法是先把五花肉整塊煮熟,煮的時候加點姜片、料酒去腥,煮到筷子能輕松扎透為止,大概需要40分鐘左右。
煮好的肉千萬別著急切,要晾涼再切!涼肉切起來才不會散,而且能切得更薄。切的厚度大約0.3厘米左右,太厚口感不好,太薄又容易碎。
很多人做回鍋肉總是火候不對,要么火太大把調料燒糊了,要么火太小肉出不了油。
大廚教的是:三段火候法。
第一段用中火,把肉片放進去慢慢煸出油來??吹藉伬锏呢i油漸漸多起來,肉片開始有點卷曲,顏色變成金黃色時,就到了第二階段。
第二段轉大火,下豆瓣醬爆香,這時候香味就出來了!火一定要大,不然豆瓣醬的香氣激發(fā)不出來。
第三段回到中小火,加入蒜苗和其他配料,翻炒均勻出鍋。
調料是回鍋肉的靈魂,不少人只知道放豆瓣醬,卻不知道還有很多小竅門。
大廚的獨家配方是:郫縣豆瓣醬2勺、甜面醬半勺、白糖少許。這個比例很關鍵,甜面醬能提鮮,白糖能中和辣味,形成回鍋肉獨特的甜中帶辣、辣中有鮮的味道。
另外還有一個秘訣,就是豆瓣醬一定要先用刀背剁細,然后再下鍋爆香。這樣豆瓣醬的香氣和色澤才能充分釋放出來。
再加一點老抽提色,但不能多,多了會蓋住豆瓣醬的香味。
回鍋肉離不開蒜苗,可很多人不知道,蒜苗也有講究。
大廚強調:蒜苗白的部分和綠的部分要分開炒。白的部分先下鍋,因為需要更長的熟透時間;綠的部分最后幾秒鐘再下,保持脆嫩的口感和鮮亮的顏色。
切蒜苗的時候,切成約5厘米長的段,斜切更好看,也更入味。
好了,現在把完整的做法告訴大家:
準備食材:五花肉500克,蒜苗2-3根,干辣椒5個,郫縣豆瓣醬2勺,甜面醬半勺,老抽少許,白糖少許,料酒適量,姜片幾片,蒜片幾片。
步驟一:五花肉洗凈,整塊放入冷水鍋中,加入姜片、料酒,大火燒開后轉中小火煮40分鐘左右。
步驟二:肉煮好后撈出晾涼,切成薄片。
步驟三:豆瓣醬用刀背剁細備用。蒜苗洗凈切段,白綠部分分開。干辣椒剪成小段。
步驟四:鍋燒熱,不用放油(因為肉本身會出油),放入肉片,中火慢慢煸炒,直到肉片金黃卷曲,煸出油來。
步驟五:轉大火,下豆瓣醬、干辣椒、蒜片爆香,約30秒。
步驟六:加入甜面醬、白糖、老抽,快速翻炒均勻。
步驟七:放入蒜苗白色部分,翻炒30秒后,最后加入蒜苗綠色部分,翻炒幾下即可出鍋。
這樣做出來的回鍋肉,肥而不膩,香辣過癮,色澤紅亮,簡直太下飯了!
每次我照著這個方法做回鍋肉,家人都能吃兩碗米飯。那種豬油和豆瓣醬的香氣在家里彌漫,光聞著味道就讓人口水直流。
有次朋友來家里吃飯,嘗了我做的回鍋肉,直呼比飯店的還好吃,非要我教她怎么做。我心想,這可是跟四川大廚學來的獨家秘方,不是隨便就能學會的!不過看在是好朋友的份上,還是全部告訴她了。
要是你也喜歡吃回鍋肉,不妨按照這個方法試一試。記住了,肉一定要先煮再切,豆瓣醬一定要剁細,火候一定要分三段,蒜苗白綠一定要分開炒。這幾個關鍵點抓住了,做出來的回鍋肉絕對能讓全家人贊不絕口!
快去廚房試試吧,期待你也能做出讓人回味無窮的正宗川味回鍋肉!
來都來了,點個三連再走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