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身電臺】再活500年?看看中國歷史上長壽排名靠前的人都有誰!
傷害膝關節(jié)的運動,有哪些?我的答案是:沒有這樣的運動。如果一定說有這樣的運動,那么所有在鍛煉過程中涉及膝關節(jié)受力的運動項目,都存在受傷的風險,只不過是風險程度大小的差異罷了。
只要運動方式、方法正確,運動本身并不會對膝關節(jié)造成傷害。運動中膝關節(jié)受傷,肯定是鍛煉者在某些方面做錯了事。所以注意觀察一下,就可以發(fā)現(xiàn):越是資深的運動者,越不關心膝關節(jié)安全問題,而越是運動資歷淺的鍛煉者、甚至不運動的人,反而最為擔心膝關節(jié)受傷問題。
在日常鍛煉中,有兩種運動方式會對膝關節(jié)造成較為顯著的影響:
一種是下肢長時間規(guī)律運動引起的膝關節(jié)反復受沖擊,最典型的是慢跑、快走這樣的有氧運動。另一種是下肢承受大重量的抗阻運動,比如杠鈴深蹲、倒蹬機腿舉這樣的臀腿部的力量訓練。
以慢跑為例,每一次腳掌落地將產(chǎn)生相當于自身體重2至4倍的沖擊力。雖然鍛煉者對于單次沖擊的感受并不強烈,但以5公里跑來說,一次將累積五六千次的反復沖擊。如果你恰好是一個跑步愛好者,每周跑量20公里,那么你的膝關節(jié)每周將承受2萬余次的沖擊。日積月累,受傷的風險,與日俱增。
在力量訓練中,以杠鈴深蹲為例,由于總的膝關節(jié)彎曲次數(shù)很有限(以一次訓練5個下肢動作,每個動作5組,每組10次計算,一次訓練總彎曲次數(shù)也只有250余次)。因此,臀腿部的力量訓練對膝關節(jié)造成的風險,主要來自訓練動作掌握得如何,而不是訓練量的多少(數(shù)量、重量)。
幾種錯誤的運動方式,才是升高膝關節(jié)受傷風險的主因!
以長跑為例,許多人,尤其是運動新手,往往會認為跑得越多,鍛煉效果越好。在剛開始跑步的初級階段,許多人甚至會天天去跑。而且,每周跑量的遞增速度過快,比如這周每次跑2公里,下周就開始嘗試每周跑5公里了,還期望自己能跑得更快一些。
每周跑步次數(shù)過于頻率,每次的跑量過大(距離過長或時間過長),跑量增長過快,跑步速度過快,這些都會讓跑者更容易膝關節(jié)受傷。
在熱衷減肥的人中,有相當一部分只做有氧運動,這是造成膝關節(jié)易受傷的另一個因素。只要在有氧運動中有下肢著地的動作,膝關節(jié)承受沖擊就在所難免,比如慢跑、快走、騎行,只不過沖擊方式的差異會令沖擊程度不一樣。慢跑屬于沖擊型接觸,騎行屬于無沖擊接觸,后者對膝關節(jié)的影響就小很多。
但無論是哪種情況,臀腿肌肉的適當鍛煉,能讓下肢肌肉更有力、耐力更好,對于在運動中穩(wěn)定和保護膝關節(jié)都必不可少。反之,一味只練有氧運動,下肢肌肉力量又不足,膝關節(jié)受傷風險就高了。
有氧運動,以跑步為例。如果跑步者不能夠在腳掌落地的時候,通過快速向前滾動腳掌分散壓力,或者軀干穩(wěn)定性不夠,又或者腳掌落地點過于靠前等,這些都會影響腳掌落地的感受,造成反向沖擊力較大。
在力量訓練中,以倒蹬機腿舉為例,如果鍛煉者在完全蹬起負重后,進一步將雙膝鎖死,將是非常危險的行為。如果采用過大的阻力,腿部肌肉力量或耐力不足,就極有可能直接損傷膝關節(jié),后果會很嚴重。
無論是參加有氧運動,還是參加力量訓練,訓練開始前進行充分的熱身,將使肌肉、關節(jié)、心肺都得到適度的刺激。肌肉變得更為柔軟和靈活,關節(jié)中骨液增多,關節(jié)的靈活性得到提高,可以更好地適應接下來的訓練,受傷風險隨之降低。
同樣,運動結(jié)束后的拉伸,可以讓疲勞和緊繃的肌肉得到放松,更有利于肌肉的恢復。足夠的拉伸不僅有利于緩解酸痛、恢復力量,也有利于肌肉擁有更好的彈性和柔韌性,從而令關節(jié)保持更好的靈活性。
許多人訓練受傷,最直接的原因就是熱身和拉伸沒做好,甚至根本就不做。
從上述討論可以看出,正確科學的運動,就是保護膝關節(jié)最好的方式。而錯誤的運動方式和鍛煉理念,才是膝關節(jié)受傷的根本原因。而世上也并不存在傷膝的運動,別找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