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jīng)濟基礎決定上層建筑”這句馬克思的著名論斷就是再過千年亦不會過時。由洪秀全、楊秀清等領導發(fā)動的太平天國金田起義之所以順利爆發(fā),亦證明了馬克思這個論斷的正確性。也就是說,金田起義之所以發(fā)動成功,同樣也離不開經(jīng)濟基礎,而太平軍的起義經(jīng)費除了“拜上帝敎”會員的少量投入外,剩下的絕大部分的經(jīng)費分別來源于當?shù)馗患滓环降拇髴艉曰蔚木璜I。
胡以晃是廣西省平南羅文村人,其原藉是江西臨江府,到其曾祖父時,舉家遷往廣西。本來胡家就是富足人家,到了以晃父親胡琛這代,由于他長袖善舞摟錢的手段高超,盤剝起佃戶又陰又狠,胡家很快就成了當?shù)刈畲蟮牡刂鳎涮锏禺a(chǎn)業(yè)橫跨平南、藤縣和金秀瑤山三個縣區(qū)。
那么,像胡以晃這樣的大富大貴人家的子弟為什么會加入洪秀全的“拜上帝教”呢?
胡琛共育有三子,老大胡以昭、老二胡以晃、老三胡以旸。胡以晃未及十歲時,其父胡琛病故,父親留下的偌大家產(chǎn)為三兄弟共同繼承。
胡氏三兄弟繼承家產(chǎn)以外,由于他們講排場,相互間互比闊氣,待他們長大時,父親留下的產(chǎn)業(yè)被他們揮霍的差不多了,接著哥幾個又鬧意見分了家。胡以晃從此移居至大同里山人村居住。
胡以晃不喜讀書卻好習武,曾中武秀才,當他參加武舉時,本應高中他在關鍵的弓箭比賽中,由于用力過猛致弓弦折斷而受傷,從而黯然離場。
胡以晃落舉后,因其父與鄉(xiāng)紳卓氏的舊仇,所以卓家一有機會就向胡以晃尋釁。某次,胡以晃騎馬從卓家路過,因卓家人命他下馬而過而其不肯,結果胡以晃被卓家人強行拽下馬來,并把他捆進牛棚內(nèi),不但給他剃了個陰陽頭還痛毆了他一頓。
在講究身體發(fā)膚受之父母不敢損傷的封建時代,一個人被剃個陰陽頭可算是奇恥大辱。恰巧這個時候由于洪秀全因?qū)以嚥坏诙鴦?chuàng)立了“拜上帝教”,胡以晃與洪秀全相識后,畢竟洪肚中的墨水多,胡以晃在他一頓宣講下,聯(lián)想到自己目前的窘境,胡以晃便義無反顧的入了教。
彼時的洪秀全已經(jīng)到了吃了這頓沒那頓的時候,財主胡以晃入教以后立即給“拜上帝敎”注入了活力,畢竟真金白銀比空洞的說教對人更有吸引力。
為了叫胡以晃徹底信服洪秀全,已經(jīng)成了天兄的蕭朝貴借著某次共拜上帝之機,突然以天兄之名降臨會場,一頓神忽悠以后使胡以晃死心踏地的認定了洪秀全就是上帝派來的真命天子。
金田起義以后,太平天國在永安州建制時,天王洪秀全念及胡以晃以往傾其所有支持“拜上帝教”,還有洪秀全、馮云山奉天兄命去胡家居位期間,適逢清軍來攻,胡以晃竭盡全力護主之功,封胡以晃為春官正丞相。這個位置在太平天國的排名僅次于天王洪秀全、東王楊秀清、西王蕭朝貴、南王馮云山、北王韋昌輝、翼王石達開,還有天官正丞相秦日綱之下。
太平天國建都天京以后,胡以晃曾奉命率所部西征。西征軍為曾國藩湘軍所敗時,胡以晃又奉命率所部攻取廬州。
時湘軍悍將江忠源為安徽巡撫,他見胡以晃兵出安慶以后,一路克捷,先下集賢關,又破桐城與舒城,兵鋒直指廬州時,江忠源立即從南昌移駐廬州。
清廷為了保住廬州城這個軍事要地,咸豐皇帝一面嚴令江忠源死守廬州,一面派出各路援軍去來救廬州。
清軍的兵力具體布置于下,以滁州總兵玉山所部駐拱門外,陜甘總督舒興阿所部屯廬州城外岡子集,總兵音德布帶率滇兵守棗林,湘軍江忠源部守西平門五里埻。
面對清諸路聯(lián)軍,胡以晃審時度勢,迅速決定了應戰(zhàn)措施。他深知,欲取廬州必先敗敵援軍,于是他采用了圍點打援的戰(zhàn)術。
胡以晃先是環(huán)廬州七門設土壘木城,用以隔絕敵內(nèi)外,然后親自帶隊以勁卒猛攻敵援軍中實力比較弱的玉山所部,甫經(jīng)交手,胡以晃就斬殺了總兵玉山,打的滁州兵如鳥獸散,然后又率部乘勝急攻舒興阿、音德布所部,迅速的擊敗了他們。
解決了援軍,胡以晃又通過挖地道用火藥與地雷攻城的手法攻廬州城,隨著一聲巨響,太平軍在胡以晃的率領下從缺口攻入城中。嚇得江忠源趕忙棄城逃去,當他逃到水關橋時,由于他的衛(wèi)兵路遇陸續(xù)入城的太平軍心中懼怕棄他而去,被丟下的江忠源為了躲避太平軍的追殺,自己滾落在橋下的水塘中,經(jīng)過幾番掙扎,身披甲冑的江忠源被淹死在水中。這個曾一路從廣西追擊太平軍,又在蓑衣渡一役中炮致死南王馮云山的清廷鷹犬,就這樣死在胡以晃之手。
戰(zhàn)后,胡以晃以克復廬州一功被天王封為護國侯,繼而又改封為護天侯,旋又晉封為豫王,從而使他成為了繼頂天侯秦日綱被封為燕王之后的太平天國早期諸王之一。
然而胡以晃這么個傳奇人物,自1856年以后就下落不明。關于他的結局,史上有兩種說法,一說他死于江西前線,二說他死于太平天國“天京之變”的內(nèi)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