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琳琳柒十二
又到年底了,春運已然開啟。
每到這個時候,人們總會既激動又歡喜。激動的是終于可以和家人團(tuán)聚,歡喜的是離夢想又近了一步。
可就在前幾天,知乎熱榜的一個話題,卻火了。
“火車硬座和臥鋪相差僅一百元,為什么會有那么多人選擇硬座?”
這個問題一下子擊中了無數(shù)人的心。
其中有一個回答是這么說的:“100元錢,對于有的人來說很少,但對于有的人來說就是他的全部。”
我們沒有體會過潦倒和窮苦,就不會明白心酸與無助。
1
網(wǎng)友孫悟凈是一個鐵路工作者,他講過這么一個故事。
一天晚上,他巡視車廂,看見一個人正在硬座大長座位底下睡覺。
那人頭沖外,頭枕著自己的鞋子,扭來扭去想找一個舒服的姿勢。
他這時發(fā)現(xiàn),那人已是滿頭白發(fā)。
旁邊的工友們說:70啦!70歲還要出來打工。
有人問:70歲還出來干啥呀!
另一個工友說:多掙點錢,貼補家里?。?/span>
生活就是這樣,有的人遠(yuǎn)比我們想象的要艱辛,他們從不計較自身的苦與累,只算計掙到的少與多。
要知道,在這個世界上,有人既要靠工作賺錢,也會靠忍耐省錢。
記得2017年春節(jié),有個叫邢萬強的農(nóng)民工,感動了無數(shù)人。
他在新疆打工,為了春節(jié)回家,他買了無座票,一站,就是近50個小時。
他的編織袋里裝的除了被褥,就是為孩子買的零食。身上帶的方便面吃完了,他就一直餓著肚子。
他說:“沒事,晚上不干活的時候吃不吃飯都可以。”
其實,他不是吃不起飯,也不是真的不需要吃飯。他只是覺得為了家中的妻兒,自己一個大男人忍一忍又有何妨。
一年打工在外,什么苦沒吃過,如今就要回家了,這點苦又算什么。
尼采說:“一個人知道自己為什么而活,就可以忍受任何一種生活。”
邢萬強只是諸多勞苦大眾的一個縮影。在他身上,我們不但看到了這些人對自己的忍耐,也看到了他們對未來的期待。
每個人都會遇到艱辛與無奈,經(jīng)歷多了,就會形成習(xí)慣,變得對生活麻木不堪。只有盼望未來,才會想開看開。
畢竟,心中有期盼,人生才不難。
2
許多地方都有這樣的情況。火車站附近,有很多小旅館,價格極低廉,50塊一晚。雖然只有一張床,也可以避風(fēng)擋雨。
但就是這樣,也有人住不起,或者說舍不得花這個錢。
他們夏天就在路邊打個地鋪,忍受蚊蟲叮咬和汽車的轟鳴;冬天就躲到自動取款機的屋子中,暫避風(fēng)霜。
他們和我們認(rèn)知的世界總是有些格格不入。
我們無法理解他們,只是因我們無法做到感同身受。
記得之前有這么個新聞:一位媽媽因為兒子弄丟了5塊錢的地鐵票,不但對兒子發(fā)火,甚至還打了兒子。
路人見狀紛紛勸她:別打孩子了,不就是一張票么,補一張就行了。
這位媽媽說,她只是個鐘點工,一個月掙900多塊錢,甚至有時還掙不到。
這次家里實在沒錢了,才帶孩子要去親戚家借錢的。對于她來說,5塊錢真的太寶貴了。
5塊錢,雖然對別人很少,但對此刻的她們,簡直就是一道不可逾越的天塹。
我們覺得她打孩子不對,卻沒想到她承受著多大的壓力。
張愛玲說:“如果你認(rèn)識從前的我,那么你就會原諒現(xiàn)在的我。”
其實,每個人站的位置不同,看待問題的角度也不同。
我們總說,“你應(yīng)該這樣,應(yīng)該那樣”。可我們也只是在臆想,在妄自評判而已。
也許,我們所認(rèn)為的平凡,卻是別人的奢望。
對很多人來說,生存,本身就是一件很艱難的事。
3
記得幾年前,我剛結(jié)婚,老婆是外地人,家在內(nèi)蒙古某地。
第一次,我們過年回家,老家人都很高興。
飯桌上,老丈人問我們這么遠(yuǎn)回家,花了不少錢吧。
我那時也沒有多想,隨口就說,還行,也就兩三千吧。
丈人頓時陰沉了下來,深深地喝了口酒說,你們以后還是少回家吧。
飯后,我很詫異,問老婆是不是我說錯話了。
老婆說,爸是嫌咱們回家一趟花太多錢了。
我有些不理解。
老婆說:兩三千塊錢,意味著他們面朝黃土背朝天干小半年的農(nóng)活;意味著外出打工拼死拼活一個月的工資;意味著悉心照顧一只羊一年后,賣出去的價格。
她又說:我大姐就是遠(yuǎn)嫁,就是因為沒錢,回家次數(shù)屈指可數(shù)。每一次回來,都要攢好久的路費,每一次回去,都要受婆家的埋怨奚落。爸是心疼我們,寧愿我們少回些家,也不愿我們花這份錢。
其實,對很多沒錢的家庭來說。一次遠(yuǎn)嫁,就意味著與家人父母的訣別。
幾千塊錢的路費回一次家,無論對父母還是子女,都是一場歡喜,也是一次心酸。
巴爾扎克在《高老頭》中曾說:“到處是真苦難,假歡喜。”
所有的悲哀都有“窮”這個幫兇。有太多的人為了錢,卑微的活著。
無論是為了300塊錢,一路跌跌撞撞趕公交的大姐,還是只有生日才為孩子買一次泡面的母親;無論是頂著烈日在清掃道路的環(huán)衛(wèi)工人,還是自己扮成玩偶去兼職賺錢的年輕姑娘。
從他們身上,透露著生活的不易與艱辛,他們看似堅強,卻會在深夜中痛哭崩潰。
陽光普照之地,亦有陰影遍布。
在我們看不到的地方,或者就在我們身邊,有太多的人用忍耐換取未來生活哪怕一絲的改善,用忍耐抵御內(nèi)心深處無盡的悲哀。
還是那句話,每逢你想要批評任何人的時候, 要記住,這個世界上所有的人,并不是都有你擁有的那些優(yōu)越條件。
4
陳忠實在《白鹿原》中寫道:
活著就要記住,人生最痛苦最絕望的那一刻是最難熬的一刻,但不是生命結(jié)束的最后一刻;熬過去掙過去就會開始體驗呼喚未來的生活,有一種對生活的無限熱情和渴望。
生活總是不公平的,有的人一生下來就衣食無憂,有的人傾盡所有只為活著。
深夜才下班的白領(lǐng),只坐硬座的農(nóng)民工,凌晨躺在地上省錢不住賓館的人們,深夜跑著夜班的司機,清早開始掃地的環(huán)衛(wèi)工人,還有醫(yī)院里形形色色的人。
他們甘愿吃著生活的苦,卻從不肯輕易放棄。
因為,生命的意義就在于此,只有經(jīng)歷過人生的酸甜苦辣,體驗過生命的百轉(zhuǎn)千回,才明白幸??少F,歲月難得。
生活很苦,但未來還長,沒有人會太早失望。哪怕他們此刻累了,停下歇了歇,可當(dāng)他們重新補充滿能量,便又會繼續(xù)前行。
旅途的辛苦抵擋不住回家的喜悅,加班的辛勞抹不去對未來的期盼;露宿街頭的人們,深夜工作的人們,全都有心中的惦念。
每個人的生活,都是一場修行。你有你的世界觀,他人也有他人的幸福論。
明白自己的局限性,了解他人的不容易,才是我們理解這個世界的第一步。
人生很難,命運多舛。
愿你我學(xué)會共情,學(xué)會理解。不笑他人悲,不妒他人喜,微笑純良,寬容似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