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紙泛黃的古卷,靜靜躺在東京皇宮深處的密室中。
燈光下,那流轉的墨跡仿佛依然帶著唐朝宮殿的幽香。
這是武則天親手書寫的《金剛經》,被日本皇室秘藏長達1300年之久。
上個月,這件稀世珍寶終于對外公開。
震驚,無數(shù)學者為之傾倒。
武則天,這位中國歷史上唯一的正統(tǒng)女皇帝,她的書法竟然如此驚艷!
小楷如行,筆勢連綿不絕。
一氣呵成中,透著一股堂堂女帝的霸氣。
回顧歷史,武則天并非科班出身的書法家。
她自幼熟讀詩書,但真正讓她與書法結緣的,是一次偶然。
據(jù)《舊唐書》記載,年輕時的武則天在宮中無事,因好奇翻閱了太宗珍藏的王羲之法帖。
就此一見鐘情。
自那以后,她幾乎天天臨習,皇宮里常能看到她揮毫潑墨的身影。
李世民曾戲言:“此女子書法,勝過朕許多男臣?!?/span>
《金剛經》全文5162字,堪稱小楷巨作。
每一個字都如同精心雕琢的藝術品。
筆畫間忽粗忽細,不拘一格。
有人認為這是缺陷,卻不知這正是武則天的獨特風格,她在用書法展示著一個女性統(tǒng)治者的強勢與柔韌。
字里行間,處處彰顯著非凡的氣度。
褚遂良的典雅,歐陽詢的嚴謹,王羲之的飄逸,在她的筆下融為一體。
日本書法大師藤原佐為曾評價:“此書法氣韻生動,如龍行天下,非帝王氣象不能為之?!?/span>
傳世之作為何漂洋過海?
這還得從唐朝的“遣唐使”說起。
日本學者木村定介在《唐朝文物考》中提到,公元698年,日本派遣團來華時,武則天以這部《金剛經》作為贈禮。
當時的日本天皇視若珍寶。
自此,這部佛經在歷代日本皇室中秘密傳承,從未對外公開。
令人唏噓的是,它在中國早已失傳。
而在日本,卻完好無損地保存了1300年!
故宮博物院書法研究專家林清月感嘆:“中國書法史上,女性書法家屈指可數(shù),能夠留下傳世之作的更是寥寥無幾?!?/span>
武則天的這部《金剛經》,填補了唐代女性書法的重要空白。
美術史學家錢鐵成直言:“此作若在拍賣市場,價值必然過億!”
細觀作品,每一個字都蘊含著深厚的功力。
“心”字如流水,一筆而就。
“佛”字端莊有力,筆畫間的留白處理得恰到好處。
與王羲之《蘭亭序》的飄逸不同,武則天的書法更多了幾分皇家氣度,字里行間透露著不容置疑的威嚴。
日本皇室為何此時公開這一珍寶?
政治表態(tài),文化交流,還是單純的歷史研究需要?
眾說紛紜。
但有一點可以確定,這部《金剛經》的出現(xiàn),必將改寫書法史對武則天的評價。
她不再只是一個政治人物,更是一位造詣非凡的書法家。
從政治權力的巔峰到藝術成就的高峰,武則天似乎注定要在歷史上留下濃墨重彩的一筆。
一個女子,憑借過人的膽識和才華,在男權社會中殺出一條血路。
最終登上帝位。
而今,她的書法作品重見天日,仿佛又一次向世人宣告:
“我,武則天,不僅統(tǒng)御天下,更能在筆墨之間展現(xiàn)無與倫比的藝術靈魂?!?/span>
您覺得武則天的書法風格如何?
歡迎在評論區(qū)留言分享您的看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