疾病簡介
尿酸是人類嘌呤化合物的終末代謝產(chǎn)物。嘌呤代謝紊亂導致高尿酸血癥。在正常嘌呤飲食狀態(tài)下,非同日兩次空腹血尿酸水平男性高于420mmol/L,女性高于360mmol/L,即稱為高尿酸血癥(hyperuricemia HUA)。本病患病率受到多種因素的影響,與遺傳、性別、年齡、生活方式、飲食習慣、藥物治療和經(jīng)濟發(fā)展程度等有關。根據(jù)近年各地高尿酸血癥患病率的報道,目前我國約有高尿酸血癥者1.2億,約占總人口的10%,高發(fā)年齡為中老年男性和絕經(jīng)后女性,但近年來有年輕化趨勢。
疾病分類
高尿酸血癥可分為原發(fā)性高尿酸血癥及繼發(fā)性高尿酸血癥。
(一)原發(fā)性高尿酸血癥
1.原因未明的分子缺陷;
2.先天性嘌呤代謝障礙:
(二)繼發(fā)性高尿酸血癥
多種急慢性疾病如血液病或惡性腫瘤、慢性中毒、藥物或高嘌呤飲食所致的血尿酸產(chǎn)生增高或尿酸排泄障礙所致高尿酸血癥。
臨床表現(xiàn)
無癥狀高尿酸血癥指患者僅有高尿酸血癥(男性和女性血尿酸分別為>420μmol/L和360μmol/L)而無關節(jié)炎、痛風石、尿酸結石等臨床癥狀。發(fā)病率在成年男性占5%~7%?;颊卟辉羞^痛風關節(jié)炎發(fā)作,只是查體時,偶然發(fā)現(xiàn)血中尿酸值偏高。
1.高尿酸血癥與痛風:高尿酸血癥是痛風的發(fā)病基礎,但不足以導致痛風,只有尿酸鹽在機體組織中沉積下來造成損害才出現(xiàn)痛風;血尿酸水平越高,未來5年發(fā)生痛風的可能性越大。急性痛風關節(jié)炎發(fā)作時血尿酸水平不一定都高。
2.高尿酸血癥與高血壓:目前,多個流行病學研究證實,血尿酸是高血壓發(fā)病的獨立危險因素,血尿酸水平每增高59.5μmol/L,高血壓發(fā)病相對危險增高25%。臨床研究發(fā)現(xiàn),原發(fā)性高血壓患者90%合并高尿酸血癥,而繼發(fā)性高血壓患者只有30%合并高尿酸血癥,提示高尿酸血癥與原發(fā)性高血壓有因果關系。
3.高尿酸血癥與糖尿?。洪L期高尿酸血癥可破壞胰腺β細胞功能而誘發(fā)糖尿病,且有研究證實,長期高尿酸血癥與糖耐量異常和糖尿病發(fā)病具有因果關系。
4.高尿酸血癥與高甘油三酯血癥:國內外的流行病學資料一致顯示,血尿酸和甘油三酯之間有相關性。關于尿酸及甘油三酯關系的一項前瞻性隊列研究發(fā)現(xiàn),基礎甘油三酯是未來高尿酸血癥的獨立預測因素。
5.高尿酸血癥與代謝綜合征:代謝綜合征的病理生理基礎是高胰島素血癥和胰島素抵抗。胰島素抵抗使糖酵解過程及游離脂肪酸代謝過程中血尿酸生成增加,同時通過增加腎臟對尿酸的重吸收直接導致高尿酸血癥。代謝綜合征患者中70%同時合并高尿酸血癥。
5.高尿酸血癥與冠心?。耗蛩崾枪谛牟∷劳霆毩⑽kU因素:有研究顯示,無論性別,尿酸是普通人群冠心病死亡的獨立危險因素。血尿酸每升高1mg/dl,死亡危險性在男性增高48%,女性增高126%。血尿酸>6mg/dl是冠心病的獨立危險因素;血尿酸>7mg/dl是腦卒中的獨立危險因素。
6.高尿酸血癥與腎臟損害:尿酸與腎臟疾病關系密切。除尿酸結晶沉積導致腎小動脈和慢性間質炎癥使腎損害加重以外,許多流行病學調查和動物研究顯示,尿酸可直接使腎小球入球小動脈發(fā)生微血管病變,導致慢性腎臟疾病。
疾病診斷
1.高尿酸血癥的標準:正常嘌呤飲食狀態(tài)下,非同日兩次空腹血尿酸水平男>7mg/dl或女>6mg/dl。
2.高尿酸血癥的分型診斷:分型診斷有助于發(fā)現(xiàn)高尿酸血癥的病因,給予針對性治療。高尿酸血癥患者低嘌呤飲食5天后,留取24小時尿檢測尿尿酸水平。
(1)尿酸排泄不良型:尿酸排泄少于0.48mg/(kg.h),尿酸清除率小于6.2ml/min。
(2)尿酸生成過多型:尿酸排泄大于0.51 mg/(kg.h),尿酸清除率大于或等于6.2ml/min。
(3)混合型:尿酸排泄超過0.51 mg/(kg.h),尿酸清除率小于6.2ml/min。
考慮到腎功能對尿酸排泄的影響,以肌酐清除率校正,根據(jù)尿酸清除率/肌酐清除率比值對高尿酸血癥分型如下:>10%為尿酸生成過多型;<5%為尿酸排泄不良型;5%~10%為混合型。
疾病危害
血尿酸升高可出現(xiàn):
(1)沉積于關節(jié)→痛風性關節(jié)炎→關節(jié)變形;
(2)沉積于腎臟→痛風性腎病、尿酸結石→尿毒癥;
(3)刺激血管壁→動脈粥樣硬化→加重冠心病、高血壓;
(4)損傷胰腺B細胞→誘發(fā)或加重糖尿病。
疾病治療
所有無癥狀高尿酸血癥患者均需進行治療性生活方式改變,盡可能避免用使血尿酸升高的藥物。無癥狀高尿酸血癥合并心血管危險因素或心血管疾病時(高血壓、糖耐量異常或糖尿病、高脂血癥、冠心病、腦卒中、心衰或腎功能異常),血尿酸值>8mg/dl給予藥物治療;無心血管危險因素或心血管疾病的高尿酸血癥,血尿酸值>9mg/dl給予藥物治療。具體治療如下:
1.改善生活方式:包括健康飲食、戒煙、堅持運動和控制體重。
(1)健康飲食:已有痛風、高尿酸血癥、心血管代謝性危險因素及中老年人群,飲食應以低嘌呤食物為主,嚴格控制肉類、海鮮和動物內臟等食物攝入,中等量減少乙類食物攝入,進食以甲類食物為主。
(2)多飲水,戒煙酒:每日飲水量保證尿量在1500ml以上,戒煙,禁啤酒和白酒,紅酒適量。
(3)堅持運動,控制體重:每日中等強度運動30分鐘以上。肥胖者應減體重,使體重控制在正常范圍。
2.堿化尿液:使尿pH維持在6.2~6.9。
3.避免用使血尿酸升高藥:如利尿劑(尤其是噻嗪類)、皮質激素、胰島素、環(huán)孢素、他克莫司、尼古丁、吡嗪酰胺、煙酸等。對于需服用利尿劑且合并高尿酸血癥患者,首選非噻嗪類利尿劑,同時堿化尿液、多飲水,保持每日尿量在2000ml以上。對于高血壓合并高尿酸血癥患者,首選噻嗪類利尿劑以外的降壓藥。有指征服用小劑量阿司匹林的高尿酸血癥患者建議堿化尿液、多飲水。
4.降尿酸藥:
(1)增加尿酸排泄的藥物:
①苯溴馬隆:可用于輕中度腎功能不全的高尿酸血癥患者。肌酐清除率45~60ml/min的成人每日50mg;肌酐清除率>60ml/min的成人每日50~100mg。副作用:尿酸結石、肝腎結石。
②丙磺舒、磺吡酮只能用于腎功能正常者,肝損較多見。
(2)輔助降尿酸藥:氯沙坦、非諾貝特。
5.積極治療與血尿酸相關的代謝性危險因素:積極控制高尿酸血癥相關的心血管危險因素如高脂血癥、高血壓、高血糖、肥胖及吸煙,應作為高尿酸血癥治療的重要組成部分。
疾病預后
1.高尿酸增加亞洲人群高血壓發(fā)生危險57%,增加總死亡風險8%,增加心血管疾病死亡風險21%
2.高尿酸增加冠心病發(fā)生風險9%,增加冠心病死亡風險16%
3.高尿酸增加腎功能降低風險21%,增加因慢性腎病死亡風險68%
4.高尿酸增加卒中發(fā)生風險47%,增加卒中死亡風險26%
疾病預防
1.避免劇烈運動或損傷。
2.限制高嘌呤(內臟,海鮮)、軟飲料和果糖;并非所有海產(chǎn)品均為高嘌呤飲食:海參、海蜇皮和海藻為低嘌呤;并非所有蔬菜均屬低嘌呤飲食:黃豆、扁豆、香菇及紫菜為高嘌呤,但不增加患痛風風險。
3.禁酒:尤其是啤酒和白酒,可適當喝紅酒。
4.控制體重。
5.多飲水: >2000ml/d飲自來水和礦泉水(PH值6.5~8.5);不飲純凈水(PH值6.0), 臨睡前飲可防尿結石)。
6.長期堿化尿液:常用碳酸氫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