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紅樓們》里,丫鬟們坐在一起相互調(diào)侃的時候,都喜歡相互相互稱對方為“小蹄子”,有時候嚴(yán)重一點,還會把對方叫做“小浪蹄子”,這個詞里顯然帶有一定的戲謔成分,也有一點點貶低的意思,但是,這個詞到底是什么意思呢?有以下幾種說法。
第一,這是原本是來罵戲子的,在古代某段時期,戲劇演員被稱為“弟子”,這個詞叫著叫著慢慢地就成了“蹄子”。由于戲劇演員這個職業(yè)在古代屬于下九流,所以罵一個人是“蹄子”,有明顯的貶低成分。
第二,這是原本專指那種喜歡用手掐人的人,掐人的時候,人的手掌其實被分成了兩個部分,想一想也確實有點像豬蹄。必發(fā)娛樂
第三,小蹄子是那些手和腳都比較小巧的女人的代稱,有是有尤其指那些裹腳的女人,帶有一定的貶義成分,據(jù)說這個詞是滿人常常使用的,因為他們和動物之間的關(guān)系更親密一些,比如他們常常使用“小犢子”這樣的詞匯。
不過我們知道,漢語文化博大精深,有時候一句看起來是罵人的話,有時候并不是罵人的,反而有可能是表達自己的愛意的,比如“殺千刀的”,一個人要犯多大的錯誤才會被殺千刀,這不是凌遲嗎?但是“你這個殺千刀的,我想死你了”就不一樣了。
而且,我們還發(fā)現(xiàn),在很多罵人的詞前加上一個“小”字,這個詞都會變成一種愛稱,比如“小笨蛋”、“小白癡”等等,“你是一頭豬嗎?”加上一個“小”字,整個字的意思也會大有不同,“你是一頭小豬嗎?”沒有指責(zé),反而有些可愛。這背后是什么原理,我還想不清楚,是不是因為“小”的東西沒有破壞力,天然就比較可愛,容易惹人憐愛?
同樣的,在“蹄子”這個詞前加一個“小”,它罵人的意思也會少很多,但是有時候也確實是用來罵人的,比如有一次鳳姐囑咐平兒叫兩個小廝,“把那眼睛里沒主子的小蹄子打爛了!”這里的小蹄子顯然不是愛稱,而是發(fā)怒了,所以一個詞到底是什么意思,還是要放到它的語境中去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