仙是好的,妖是壞的,大約這就是放之四海皆準(zhǔn)的道理。然而,就有人,確切地說,是三個妖怪,就做了異類,明明是妖,卻跟好掛上了鉤。
從而讓原有的世界觀發(fā)生動搖,乃至于帶累自己也落了個不好的結(jié)局。那么,這三個妖到底是誰?
不是別人,金平府玄英洞的三個犀牛精,辟寒、辟塵、辟暑。與西行路上的諸多妖怪不同,三個妖怪沒什么雄厚的身家背景。
充其量,三頭望月之犀,從而跟月亮掛上點遠親。但這點關(guān)系又值什么炫耀,所以,他們起初也很老實。
并沒有什么雄心壯志,最大的愿望,不過是變變神佛,金平府里哄點香油吃。
盡管行為有欺詐的嫌疑,但他們,吃了香油后還肯使點法力,年年保護凡人,保護金平府風(fēng)調(diào)雨順。
所以,較之只收供奉不辦實事的泥菩薩,他們顯然要實用得多,從而導(dǎo)致得到百姓的信任,致使。
元宵節(jié),花燈夜,駕一陣風(fēng)來都引不起多大的波瀾。
老百姓日子該怎么過,還怎么過。
于此而言,他們跟老百姓的關(guān)系還是比較融洽的,照此發(fā)展下去,雖說不至于有什么要緊大出息。
但生活應(yīng)該是沒什么問題,然而這一切,到唐僧、孫悟空一行來到金平府后便戛然而止。
為什么?
三位妖怪抓走了唐僧,為什么?
為了吃唐僧肉?
沒錯,三位妖怪抓住唐僧后,的確說出了用香油蘸著吃好主意,但他們真想吃嗎?
估計也就是照著劇本嚇唬嚇唬,好給唐僧增加一難,否則,動個盲腸,割個雙眼皮,或者咬唐僧一口就跑,既有吃唐僧肉之實,還沒有吃唐僧肉的危險。
如此口惠而實至的事兒,他們?yōu)槭裁床桓伞?/p>
而非要表達自己想吃唐僧的心情后,便莫名其妙地將唐僧捆到什么柱子上,還美其名曰困干凈。
堂堂一個妖怪,居然在在飲食上這么講究,難道之前就從沒考慮過生吃香油會鬧肚子嗎?
如此前后不一,只能說明,他們抓捕唐僧,其實另有想法。
什么想法?
唐僧到金平府,西游之路已經(jīng)走了大半,那時雖然沒有網(wǎng)絡(luò)、廣播,但妖怪們騰云駕霧,消息照樣風(fēng)也似的快。
久而久之,三妖必然會發(fā)現(xiàn)一個規(guī)律,即,一路上,但凡想吃唐僧肉的妖怪都會被神仙收走。
從此,由庶民變成官員,贏得光明的前途。
什么,這些妖怪都有背景?
黑風(fēng)山的黑熊怪,號山的紅孩兒,黃花山的多目怪,他們有什么背景呢?
于是,三妖就照貓畫虎,走一走抓唐僧的老路。
起初,事情是完全按劇本發(fā)展的,孫悟空找到玄英洞,假模假式地打幾個回合,便照例一個筋斗蹦到天上,尋找三妖的家庭背景。
然而這一查不要緊,問題出來了,什么問題?
他們居然完全就是個庶民。
沒有半點背景就想逆風(fēng)翻盤,天地間哪有這樣的便宜事。
沒有怎么辦?
于是呢,便金猴奮起千鈞棒,毫無顧忌的青睞二十四宿當(dāng)中的四木星,毫無負擔(dān)的將之打殺。
打殺之后還不算。
還割下牛角做貢品,扒了牛皮當(dāng)鎧甲,分了牛肉搞福利。
向來講究個慈悲為懷的佛門大能就這樣殘忍,而且,唐僧也沒有念緊箍咒,仿佛一切都理所當(dāng)然。
事已至此,這三個年年保護凡人的妖怪就這樣死掉,而且還死得很慘。
但不管怎么看,辟寒、辟塵、辟暑這三個妖怪,還存了一點良善之心,并非什么十惡不赦之輩。
為什么最終卻落個這樣的結(jié)局呢?
也許他們根本沒注意到,黑熊怪是觀音的鄰居,紅孩兒有雄厚的身家,多目怪呢,雖然沒落,但好歹也是洪荒五蟲之一,天生就帶有高貴的血統(tǒng)。
而辟寒、辟塵、辟暑呢,不過剛剛脫離低級趣味,正如綠野仙蹤當(dāng)中所說,如這般人物也想成仙,那天上的神仙也太不值錢了。
神仙也有凡人做,既然是凡人,圈子、背景便無可避免。
也許,君子居易以俟命,就是說給三妖以及和三妖一樣的人,聽的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