逗極眼今天08:53
煮豆燃豆萁,豆在釜中泣。本是同根生,相煎何太急。歷史上馮太后,李未央原型,為何為情人殺兒子?有怎樣傳奇一生?今天我們來看一看,一直為人所津津樂道的玄武門之變的故事。
唐太宗李世民雖然開創(chuàng)了貞觀之治,但是玄武門之變一事,卻成為了后世的槽點。雖然豐功偉績彪炳千古,但其殺兄奪位之事成為了人們的詬病。那為何會發(fā)生玄武門之變一事呢?其經過又如何呢?
二郎屢受封
李淵一生22個兒子,19個女兒,可謂是子女成群。其中讓人們記住的也不過大朗李建成、二郎李世民、老三李玄霸、老四李元吉,三女兒平陽昭公主。
李建成嫡長子,按照禮制來說,是當之無愧的皇位繼承人,在隨父親晉陽起兵后,建樹不錯、屢立戰(zhàn)功,是個有能力的皇子。比如多次打退突厥的入侵、殲滅劉黑闥、平定山東等,唐朝能夠一統(tǒng)江河,有他一份功勞。
老三李玄霸,16歲之時便一命嗚呼了。后世的小說《說唐全傳》以及《隋唐演義》中,給他塑造了金身李元霸,把他描繪成了隋唐第一猛將。因為電視劇以及評書的關系,進入了現代人的視野,成為了隋唐人物武力值排名的焦點人物。
李元吉,沒有什么才能,劉武周入侵太原時,他棄城而逃,把李家起家的老巢給丟了,他老爹在長安氣的夠嗆。后來支持老大李建成,死于玄武門之變,年僅24。
平陽昭公主,娘子軍的靈魂人物。為了策應她老爹造反,在長安一帶招兵買馬,為李淵入主關中打下了基礎。娘子關一役后,被劉黑闥所傷,就此一命嗚呼,以最高規(guī)格的軍隊禮入葬,歷史罕有。
我們單獨來說說老二李世民,關于李世民的記載,史書其實爭議頗多。比如晉陽起兵,不管是《后唐書》、《新唐書》、還是《資治通鑒》都歸于李世民的功勞。而《大唐創(chuàng)業(yè)起居》,則說是李淵的主意,一時間眾說紛紜莫衷一是。
《大唐創(chuàng)業(yè)起居》是李淵的隨行官記錄李淵創(chuàng)業(yè)期間的點滴生活的,不排除其真實性,也不排除其溜須拍馬的可能。
李世民繼位后,因為擔心玄武門之變而遭受罵名,曾多次要求查看自己的起居記錄,不過都被褚遂良無情拒絕。后來房玄齡和許敬宗膽子小,無奈之下把《起居注》分成幾個小冊子,有些部分則給李世民看了。此舉給歷史戴上了一層面紗,讓后世云里霧里,因為這涉及到他有沒有篡改歷史的問題。
司馬光的《資治通鑒》說,太原起兵時,李淵曾說如果起兵能成,那以后李世民就是太子。
雖然謎團重重,但是李世民在這統(tǒng)一戰(zhàn)爭中,的確是戰(zhàn)功赫赫,我們來看看李世民的功績。
剛開始晉陽起兵之時,李世民就當上了右領軍大都督的職位,統(tǒng)帥右路三軍。進入長安后,由于戰(zhàn)功卓絕,入了長安不久便被封了光祿大夫、秦國公。其后隨著他攻破洛陽、滅劉武周、滅王世充、竇建德等,他的官職也是水漲船高,到了無可再封的地步。
比如洛陽之戰(zhàn)時,他就成為了秦王,隨后又是尚書令、司徒、天策將軍,可以說凡是從秦漢發(fā)展以來的天大的官,都封給李世民了,簡直是一個比一個牛。
到了最后李世民成了一個實權在握,可以自己封官的一個龐然大物的存在,儼然成了唐朝之中的單獨的小王國。這地位除了皇上和太子,真的是再無第三人了。
所謂樹大招風,李世民的一路封賞,嚴重影響了他大哥李建成的地位。都差不多有太子的權利了,那最后誰才是真正的太子,那真是說不好了。
于是乎,一場血雨腥風在太平洋的上空悄然醞釀,隨時都有可能成為殺人機器的超級風暴。
大圖模式 風暴前奏夜
任何一場風暴都是慢慢醞釀的,玄武門之變也有一個慢慢醞釀的過程。李淵的放任助長了兒子互相攻伐陷害的氣焰。
李世民稱帝后,后人為了逢迎皇帝,對李建成都做了不同程度的抹黑。但從諸多史料中和他的所作所為中可以看出來,其實他也是個聰明之人,底下一批能臣武將,只是苦無辦法。
竇建德被李世民擊敗后,其殘余劉黑闥四處逃竄。魏征作為李建成的重要謀士,就給他提建議,讓他帶人去滅了劉黑闥去增加功勞。因為他只是長子才成為太子,沒有功勞傍身,早晚都會被給廢了。
這一局李建成贏得了勝利,因為李世民也曾想去滅劉黑闥,只是沒搶過其大哥。李建成成功滅了劉黑闥,平定了山東之亂。
其二、李建成聯絡宮中的妃子,在李淵枕邊吹枕邊風。自古以來,枕邊風就有這神奇的能力,比如劉邦能解白登之圍,也多虧賄賂冒頓單于的老婆吹枕邊風。
李世民曾經攻破洛陽之時,后宮的嬪妃為了私利,就為了要珠寶和田地與李世民鬧別扭。如今又有太子的暗中示好,說幾句李世民的壞話,那自然是高興不過了。
比如李世民在宮中請安的時候,看到李淵現在妻妾成群,不免總想到已經去世的老母親。傷情之處,不免落淚。后宮佳麗們則趁機進言,說李世民不想過好日子,只想打仗?,F在就實權在握,以后當了皇帝,那后宮的這些妃子們就會遭殃云云。
一席話說的李淵是頗為贊同,從此以后,李世民開始慢慢失寵,李建成的太子之位也順利的保住了,因為李淵曾經想過要換太子。
第二回合,也是李建成贏了。
第三步,保住了太子之位,就該開始掌權了。在他的勸說下,李世民的幕僚像房玄齡、杜如晦等都被李淵趕出了秦王府,其武將也大多被派到了外地,比如尉遲恭就去河北修佛像去了。李世民的身邊,也就剩下長孫無忌等幾個可用之人。
后面又陸陸續(xù)續(xù)發(fā)生了許多互相爭斗的事,短短的幾年時間,兩人斗的不可開交。秦王雖然身邊只有幾個人,但是離開秦王府的那些人依然對其忠心耿耿,所以此回合可以說是不分勝負。
而在這爭斗的過程中,李淵迫于無奈,他甚至想效仿趙武靈王弄個一國二君,漢景帝時梁孝王與天子同輦的故事,讓兩個兒子分別管理一半領土??梢姰斄嘶实壑蟮睦顪Y,已是真的老了,一山哪有二虎的道理。
大圖模式 玄武門之變
故事有開端就有結局,風暴醞釀了幾年時間,終于爆發(fā)了。
武德九年,李淵當皇帝的最后一年,突厥人又來騷擾唐朝邊境,太子李建成建議由李元吉帶領一般人馬去攻打突厥,李世民從軍,在這過程中滅掉李世民。耽于聲色的李淵沒做他想便答應了建議,就此風暴正式肆虐。
李世民在這幾年斗爭之中,也不是白白吃虧,他也暗中收買了東宮的官員,打入了李建成的內部。李世民其實是個有野心的人,功勞滔天,卻不是太子,心里多多少少還是憋屈的。
太過自信的人,往往會害了自己。在明面上李世民好像是處處吃虧,而他自己處處得到李淵的欣賞和寬容?;蛟S就是這樣的心理,導致其不知道其身邊其實早就不安全了。
從這一點上來看,李世民這招暗渡陳倉用的確實好。第三回合,算是李世民贏了。
第二天,李建成與其四弟李元吉率領人馬浩浩湯湯進入了玄武門。李世民早就率領眾人埋伏在了玄武門,萬事俱備,只等他到來了。多年的戰(zhàn)爭生涯,讓李建成立馬察覺到了異常,可惜一切都已經晚了,也都來不及了。
李元吉雖然是個射箭高手,但是在這驚慌失措的情況下失去了準頭,連發(fā)三箭都沒傷著自己的二哥李世民。不過有一點,驚著了李世民的戰(zhàn)馬。李世民躲過三箭,回首就把李建成射了個透心涼。
受驚的戰(zhàn)馬,發(fā)瘋狂奔,愣是讓李世民成了傘降兵。戰(zhàn)馬沖進小樹林,把李世民掛在了樹枝上,隨后李世民從樹枝上掉下來,摔得四仰八叉、動彈不得。這畫面簡直太美了,不敢想象。
李元吉雖然被士兵所傷,但是武力值也是驚人,畢竟在生這死關頭,潛能都受到莫大的激發(fā)。他看到了李世民的慘狀,來不及大笑(估計肚子已經笑疼),迅速趕了過來,正想奪李世民之命時,尉遲恭又趕了過來。
注定是李世民命不該絕啊,難怪太白金星出現于秦地,這是要當皇上的節(jié)奏啊。李元吉逃跑的過程中,被尉遲恭一箭搞定,就此一命嗚呼。
大圖模式 后世之評價
玄武門的事件雖然是過去了,可是風波卻在歷史的長河中持續(xù)發(fā)酵?;蛟S是人們太過追求完美的緣故,不想一個創(chuàng)造大唐盛世、開創(chuàng)了一個讓中國人無比自豪的人讓外國人贊不絕口的人身上出現些許瑕疵。
所以才有了對玄武門事件的無限唏噓,后世許多站在道德制高點的道德家都是基于此點,提出對李世民的否定。殊不知,歷史上有哪個皇帝的即位,背后不是血雨腥風。歷史上幾個有名的治世,哪一個不是在這爭權奪利、血雨腥風中建立起來的?
雖然我們不提倡這種骨肉相殘、爭權奪利,但是在皇室這場權利的游戲中,以道德標準去批判是與非,是不是感覺有點傻?不為刀俎,必為魚肉,這是生于權利中心的人的悲哀,有些事不是你不想爭就可以不爭的。
好在李世民上位后,沒有辱沒其一世英名,在位的二十三年兢兢業(yè)業(yè)、勵精圖治。李建成的能臣武將都在他手上散發(fā)出了最大的光芒,為貞觀之治、萬國來朝的盛況立下了不世之功。比如魏征、王珪、薛萬徹、馬三寶、馮立,這些人都是李建成招募的賢才,最后都成了唐朝的國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