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莫玉林
(一組京劇《昭君出塞》)
【作者簡介】莫玉林,四川儀隴人。干過建筑,修過鐵路,進過工廠,閑暇時愛好文字。作品散見于《深圳特區(qū)報》《江門文藝》《西江文藝》等。
【本文由作者授權(quán)發(fā)布】
王昭君,出生于蜀郡秭歸縣(今湖北興山縣)的一戶平民之家,漢元帝時,以民間女子的身份被選入掖庭,成為了一名宮女。她的美貌非同一般,與貂蟬、西施、楊玉環(huán)(楊貴妃)并稱中國古代四大美女。她是和平和愛的象征,她的美貌傾倒了無數(shù)男人,關(guān)于她自愿出塞和親的凄美故事,代代相傳,婦孺皆知,留傳千古。
茫茫大漠中,一位成熟溫潤,風姿綽約的女子,眼睛望向一片黃色的海,大風撩起了她的衣角,吹亂了她的長發(fā),黃沙像細雨一樣,飄落在她的身上,她站在民族團結(jié)的交界線上,邁出有力的步子……這就是王昭君,她的從容,她的英姿,是大漠上最美的剪影。
王昭君,名王嬙,字昭君,齊國王襄之女,十七歲選入漢元帝劉奭的后宮,在掖庭充當待詔宮女。據(jù)《西京雜記》記載,漢元帝因后宮女子眾多,自己沒有那么多時間和精力一一欣賞。如果是現(xiàn)在科技網(wǎng)絡(luò)那么發(fā)達,王昭君的相貌,身高,體重,三圍,興趣,愛好,性格,一切的個人資料,早輸入了電腦,漢元帝只需移動鼠標,動動手指,每位宮女的容顏都會快速地呈現(xiàn)在眼前,傾國傾城的王昭君早已被漢元帝據(jù)為己有。
那時沒有攝影器材給宮女照相,漢元帝請了一些專業(yè)畫工,給每位宮女畫像,他就從畫像中選擇那些入眼的宮女,作為自己恩寵的對象。那個時代,得到皇帝恩寵是宮女最大的愿望和幸福,王昭君也不例外。只是,畫像不比攝影,本身就有出入,加上畫工又看見了這是一條賺錢的道路。在后宮中幾乎有一條不成文的規(guī)矩,誰賄賂畫工,多者十萬,少者亦不減五萬,誰的相貌就有機會出彩。宮女們紛紛給錢,幾位畫工揮舞著畫筆,嘴上樂開了花。
給王昭君畫相的畫師名叫毛延壽,王昭君穿著桃花色的長裙,嫩白的肩背露在外邊,讓人看了恨不得咬下一口來。她像一位下凡的仙女,優(yōu)雅地坐在離毛延壽三米遠的正前方,等待著對方給她畫像。看見這樣一位讓人羨慕嫉妒恨的美女,毛延壽心如鹿撞,舌頭在嘴唇上攪動著,不時色瞇瞇地看著對方長長的睫毛。他手中的畫筆在墨盤里一次又一次地調(diào)試,遲遲不肯動筆。王昭君挑起眉毛問,你在干啥?快畫呀。毛延壽將目光從對方的臉上收回來,說,我真的畫了?
王昭君懂得對方的意思,微微仰頭吹了一下額前的頭發(fā),回答說,你隨便畫吧,我沒有錢給你。那好,毛延壽歪著嘴,舉起右手打了個響指,你自愿的。毛延壽草草幾筆,就畫出了一幅人像,但和如花似玉的王昭君相去甚遠。三年來,畫了好幾次,漢元帝每次看見她的相,都會撇撇嘴,隨手放在一邊。王昭君在后宮里苦等三年,連漢元帝的影子也沒見過,她知道,在后宮中自己永遠沒有出頭之日。
殘酷的現(xiàn)實卻不能讓她如愿以償,毛延壽的索賄不成,故意將王昭君的花容月貌,繪成泥塑木雕的平庸女人。在王昭君出塞時,有人評說:曾聞漢主斬畫師,何由畫師定妍媸。宮中多少如花女,不嫁單于君不知。王昭君以一個少女懷春的心,默默地想:我在這里只是等死,如何才見君王面,直教紅顏伴枯燈。王昭君住在漢宮里的時候,每天都這樣告訴自己??墒峭跽丫裏o計可施,直到聽見皇帝要選宮女嫁給呼韓邪單于的消息。她那棵向往和追逐愛情的心被重新點燃,不嫁王候嫁君王,漢元帝你不是不選我嗎?但她很快地原諒了漢元帝,畢竟選美之人,是出于畫工之手。
正如莫言所說:每個人都有一個死角,自己走不出來,別人也闖不進去。我把最深沉的秘密放在那里。你不懂我,我不怪你。每個人都有一道傷口,或深或淺, 蓋上布,以為不存在。我把最殷紅的鮮血涂在那里。 你不懂我,我不怪你。每個人都有一行眼淚,喝下的冰冷的水,醞釀成的熱淚。我把最心酸的委屈匯在那里。你不懂我,我不怪你。
結(jié)果,在金錢的誘惑下,相貌平平的宮女,在畫工的筆下貌美如花,楚楚動人,美艷的王昭君在畫工的筆下卻成為平凡的女人。不得不說,是金子總會發(fā)光,機會總會偏愛有準備的頭腦,竟寧元年(前33年),匈奴首領(lǐng)呼韓邪單于主動來朝,對漢稱臣,并請求和親,漢元帝下諭宮中,征求自愿和親的宮女自愿報名和親,王昭君報名了。
“我要走出這片郁悶的天空?!蓖跽丫曋~鏡里自己的面容,臉上露出了欣喜的笑容。她認真地給自己描了眉,打了眼影,抹了口紅,清秀的容顏,鮮艷的胭脂,精美的服飾,讓王昭君如同漢宮中繽紛綻放的桃花,鮮艷奪目。出塞前,王昭君被帶去見曾經(jīng)日思夜想魂牽夢繞的最有權(quán)勢的兩個男人,懷著一絲期望和祈禱。
王昭君胸前別著一朵鮮花,來到大殿。漢元帝這才發(fā)現(xiàn),王昭君居然是絕世佳人。
既已答應(yīng)了匈奴,也無法更改,漢元帝強裝笑臉,眼睜睜地看著老單于摟著王昭君的柳腰,向駿馬走去。
送別后,漢元帝轉(zhuǎn)身拉下臉來,腸子都悔青了。這么漂亮的女子,怎么沒有讓他知道?他快步走到畫室的門前,一腳踹開了門,大聲吼道,誰把王昭君畫得那么差勁,斬首!嚇得幾位畫工像老鼠一樣,在屋子里東藏西躲,哆哆嗦嗦,結(jié)果,毛延壽、陳敞等許多畫工都被漢元帝殺掉了,不知畫工算不算冤?
歷代文人多以此事為文、吟詩作賦,如吳雯《明妃》:“不把黃金買畫工,進身羞與自媒同”;王安石《明妃曲》:“歸來卻怪丹青手,入眼平生未曾有。意態(tài)由來畫不成,當時枉殺毛延壽”;歐陽修《明妃曲再和王介甫》:“雖能殺畫工,于事竟何益?耳目所及尚如此,萬里安能制夷狄”。
遠離故土,出塞和親,往往是一個凄美的故事,就像文成公主也是被迫和親的,自愿的女人不多。王昭君跨上馬背的那一刻,如飛出籠中的鳥兒,心中充滿了好奇和驚喜。昭君告別了宮廷,告別了故土,登程北去。她站在馬背上,雙手撫著單于的肩,領(lǐng)略沿途的美景。
到了蒙古的時候,風沙飛舞,馬嘶雁鳴,她突然情緒低落,心緒難平,她附在男友的耳邊,輕輕地說,單于,我去人生地疏的地方,你要對我好喔。單于正沉浸在甜蜜中,他騰出一只手來,緊緊握住對方的手,把回答繞到了另一條路上,好奇地問,昭君,我只問你一次,你那么漂亮,怎么沒被漢元帝占有?如果是民國美女林徽因,她會機智地回答,我要用一生回答你這個問題,你準備好了嗎?昭君卻說,要是被漢元帝占有,我哪能遇上你。
是緣分,是巧合,還是命中注定?這一刻都不重要了,關(guān)鍵是,遠離故土總是讓人傷感。天邊的落日如此凄美,散發(fā)著燒餅的味道。此刻的王昭君,只想把心緒付之琴弦,于是在馬背上彈奏悲壯的離別曲《琵琶怨》。凄婉悅耳的琴聲,美艷動人的女子,使南飛的大雁,路過她的頭頂時,都會剎上一腳,盯著王昭君的容顏,結(jié)果忘記了擺動翅膀,“撲撲撲撲”紛紛跌落于平沙之上。王昭君的心情一下子好轉(zhuǎn)起來,她跳下馬來,緩緩地向大雁靠近,大雁滾動著眼珠,居然忘記了飛走,任王昭君撫摸著它們的羽翼,落雁便由此成為了王昭君的雅稱。
這個追求愛情,向往和平的女子,偏偏命運不濟,她嫁給南匈奴的呼韓邪單于,夫妻相濡以沫僅僅兩年,即西元前31年,呼韓邪單于就拋下嬌妻幼子撒手人寰。按照匈奴的祖制和婚俗,父死,子可以娶后母,于是昭君又嫁給了復(fù)株累單于,生育了兩個女兒,但昭君的悲劇并未到此為止,十一年后,第二個丈夫也先她而去了。據(jù)野史記載,她又被命嫁給新單于,復(fù)株累的長子,也就是呼韓邪的孫子,昭君終于承受不住,徹底崩潰了,她最后選擇了服毒自盡。
王昭君去世后,葬于呼和浩特市南郊,墳?zāi)挂乐笄嗌?,傍著黃河水,后人稱之為“青?!?。這座墓始建于公元前的西漢時期,距今已有2000余年的悠久歷史。是由漢代人工積土,夯筑而成。墓體狀如覆斗,高達33米,底面積約13000平方米,是中國最大的漢墓之一。
昭君墓像是被七色的彩燈籠罩著,墓前的花草樹木,時時都在變化,最明顯的變化一日有三次,“晨如峰,午如鐘,西如從”,這座塞外孤墳,充滿著靈性,有王昭君的魂魄時時守護著。就如當年的錢塘才女蘇小小一樣,十九歲時逝去后,一直芳魂不散,她時常從西湖邊的花叢間走出,穿著紅色長裙黑發(fā)飄飄,手捧一束鮮花,仰著頭望著天空咯咯地笑……這些美麗的女子,不知是靈魂舍不得離開這個世界,還是她們一直留戀人世間未盡的種種情緣?
王昭君出塞之后,使?jié)h朝與匈奴和好,邊塞的烽煙熄滅了50年,增強了漢族與匈奴之間的民族團結(jié),是符合兩族人民利益的。元代詩人趙介認為王昭君的功勞,不亞于漢朝名將霍去病。昭君的故事,成為中國歷史上流傳不衰的民族團結(jié)佳話。
1983年,興山縣組織建成昭君紀念館,正中立著一尊高2.8米的王昭君漢白玉雕像,館內(nèi)陳列“香溪孕秀、別鄉(xiāng)進宮、漢宮幽怨、請行和親、塞外流芳、昭君千秋”六個展區(qū)。1988年12月,昭君紀念館被湖北省政府命名為“愛國主義教育省級示范基地”。幾年前,我在湖北荊門呆了半年,去過張居正故里,只可惜沒有去興山,見識一下這位古代美女王昭君的芳容,以及她出塞和親的感人故事。
在蒙古的茫茫大漠上,王昭君為了民族的融合,為了那永世的安寧,她永遠矗立在時空中,像達·芬奇的世界名作——《蒙娜麗莎》一樣,向人們展示著天真無邪的心底和旺盛的生命力。她的佳話,千古流傳,她的英姿,是大漠上最美的剪影。
(昭君出塞:漢元帝腸子都悔青了,原來都是畫工索賄惹的禍)
《寫乎》微信號:hongyup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