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1860年10月18日,被譽為“萬園之園”的圓明園被英法聯(lián)軍大火焚毀,“連續(xù)兩天濃煙形成黑云一直漂浮在昔日繁華富麗之鄉(xiāng)上空......仿佛一場持久的日食。”
今天距離圓明園罹難已經過去了159年,歲月流逝,圓明園的殘骸灰燼,終成為民族的傷口,侵略者留下的印記。
小編將會大家講訴當年發(fā)生在圓明園的故事,讓更多的人了解這段歷史,為后人敲響警鐘:忘記歷史等于背叛。
圓明園被焚,起因于1856年英國挑起的第二次鴉片戰(zhàn)爭。
為擴大在華特權,令鴉片貿易合法化,英法聯(lián)軍攻陷廣州、大沽炮臺,進據(jù)天津。清政府被迫與俄、美、英、法訂立《天津條約》。
接著,英法聯(lián)軍以更換條約為名進逼北京,清政府被迫與之談判。
談判期間,因為清政府對來華使者巴夏禮的處置不當,10月6日,英法聯(lián)軍向圓明園開拔并大肆洗劫圓明園,不計其數(shù)的金銀財寶和文化藝術珍品被掠奪。
大肆掠奪的同時,還焚燒了十幾處建筑。10月9日,法國軍隊暫時撤離時,這座秀麗園林,已變得滿目狼瘡。
正當清政府對侵略者屈膝退讓,接受一切屈辱條件時,英國侵華頭目額爾金勛爵(Lord Elgin),悍然下令火燒圓明園。
(額爾金勛爵(Lord Elgin))
1860年10月18日,3500名英法軍沖入圓明園,火燒圓明園,大火三天三夜不滅,煙云籠罩北京城,久久不散。
雨果在1861年寫道:
“有一天,兩個強盜闖進了圓明園,一個洗劫,另一個放火。似乎得勝之后,便可以動手行竊了……兩個勝利者,一個塞滿了腰包,這是看得見的,另一個裝滿了箱篋。他們手挽著手,笑嘻嘻地回到了歐洲。將受到歷史制裁的這兩個強盜,一個叫法蘭西,另一個叫英吉利。”
這座獨一無二的園林杰作被大火付之一炬,萬園之園留下的灰燼,是中國歷史恥辱柱上最疼的一根釘子。
2
在這個沉痛的日子,讓我們回憶下圓明園到底有多美?
圓明園是清代大型皇家園林,本是康熙帝將暢春園北面的一塊地方賞給皇四子胤禛而修建的園林。
它坐落在北京西北郊,與頤和園毗鄰,由圓明園、長春園和綺春園組成,所以也叫圓明三園。
此外,還有許多小園,分布在東、西、南三面,眾星拱月般環(huán)繞周圍。
占地面積3.5平方千米,建筑面積達20萬平方米,一百五十余景,被譽為“萬園之園”。
法國大文豪雨果于1861年有這樣的評價:
“你只管去想象那是一座令人心神往的、如同月宮的城堡一樣的建筑,夏宮(指圓明園)就是這樣的一座建筑?!?/section>
乾隆皇帝評價圓明園說:
“實天寶地靈之區(qū),帝王豫游之地,無以逾此?!?/span>
人們常常這樣說:希臘有巴特農神廟,埃及有金字塔、羅馬有斗獸場,東方有夏宮。這是一個令人嘆為觀止的無與倫比的杰作。
借助科技復原,我們一起感受下“萬園之園”的傳世之美。
下面是復原后的幾處圓明園景觀:
(三潭映月)
(遠瀛觀)
(方壺勝境)
(鴻慈永詁)
(別有洞天)
(紫云普護)
(勤政親賢)
(蓬島瑤臺)
3
那么,圓明園被掠奪的文物到底有多少?
圓明園文物被掠奪數(shù)量粗略統(tǒng)計約有150萬件,上到先秦時期的青銅禮器,下到唐、宋、元、明、清歷代的各種奇珍異寶,現(xiàn)僅存建筑遺址,并建立圓明園遺址公園。
(圓明園遺址公園)
圓明園究竟有哪些國寶?我們先來看看道光年間內務府的一份奏折,此份折子詳盡載明道光十五年奉旨清查宮內及圓明園庫貯物件情況:
一兩重銀錁共存569390個,其中宮內存290505個,圓明園存280694個;
各式如意1621款,其中宮內存1194款,圓明園存450款;
玉硯、筆洗等501件,其中宮內存142件,圓明園存337件;
頭等瓷爐、瓶、罐等共773件,其中宮內存337件,圓明園存291件……
然而這些文物,對于偌大的圓明園,也只算是冰山一角罷了。
英法聯(lián)軍劫毀圓明園的時候搶走了絕大部分文物,隨著時間的推移,被劫掠的文物通過各種拍賣會等途徑流散到世界各地,但大部分還是保存在英法兩國。
下面我們來看幾張被收藏于世界各地博物館的圓明園被掠奪的文物。
(清朝乾隆御用鎧甲)
(清乾隆銅鎏金花瓶)
(清掐絲琺瑯鎏金青銅鼎)
(清玉質十二生肖)
(乾隆大玉山)
4
圓明園曾以其宏大的地域規(guī)模、杰出的營造技藝、精美的建筑景群、豐富的文化收藏和博大精深的民族文化內涵而享譽于世,被法國作家維克多·雨果稱譽為“理想與藝術的典范”。
如今,圓明園當時的那種宏偉氣勢早已不復存在!
在歐洲文明國家間,此類文化毀滅行為甚至在戰(zhàn)爭期間都是不可想象的,但中國顯然未被包括在這一道義原則之內。
中國人沒有忘記這個教訓,它在今天仍記憶猶新,有評論說:一代名園圓明園的毀滅,既是西方侵略者野蠻摧毀人類文化的見證,也是文明古國落后了也會挨打的證明。
159年后的今天,為銘記歷史,讓更多的人走進圓明園,圓明園遺址公園對公眾免費開放。
“興,百姓苦。亡,百姓苦”是我們不能遺忘的光輝與屈辱。
如果當時清政府能和英法聯(lián)軍好好打一仗,那也不會給我們中華人民共和國留下如此的屈辱歷史!
如果當時慈禧太后能振興中華,中國就不會任人割宰了!
當然,我們也要強烈譴責英法聯(lián)軍的暴行和中國的漢奸,為英法聯(lián)軍打開了中國大陸,最后,挫敗的是我們的國家,而漢奸也得不到什么好處!
假如當時我們像唐朝時那么經濟發(fā)達,英法聯(lián)軍就不敢來騷擾我們的祖國了!
圓明園見證了歷史,更敲響吾輩的警鐘:前事不忘,后事之師,我們要不忘國恥,吾輩自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