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提起秦始皇,每一個中國人對這位千古一帝都耳熟能詳。這個被后世稱為千古暴君的男人,在統(tǒng)一中國后的十幾年里,做了無數(shù)我們至今都不敢想、不敢做的事情。
他的功勞,影響了中國幾千年的開展?!皶?,車同軌,行同倫”,是對秦始皇治國理政方針最好的詮釋。
說起秦始皇,最先想到的必是萬里長城。這個讓世界都為之嘆服的巨大工程。是秦始皇留給本人的后世子孫最巨大的留念。
那一句“萬里長城今猶在,不見當年秦始皇”道出了幾歷史的滄桑。
但萬里長城只是秦始皇巨大創(chuàng)舉之一,在萬里長城的同一時期,秦始皇還做了另一項巨大的工程,這個工程的難度在當時絕不亞于萬里長城。
這就是中國乃至世界第一條“高速公路”——秦直道。
說起“秦直道”,置信很多人都沒有聽說過。確實,這個巨大的工程在過去很少被提及,特別是我們的歷史書(我們學生時期獲取歷史學問最重要的途徑)簡直沒有任何闡明。
假如不是往常網(wǎng)絡興旺,人們獲取信息的多元化, 以及各地開發(fā)旅游,或許秦直道會和眾多古代奇觀一樣逐步的埋沒于歷史。
“秦直道”到底是什么東西?
“秦直道”,在陜北俗稱“皇上路”,秦始皇為打擊匈奴,公元前212年,命大將蒙恬督工建造,歷時兩年多。南起咸陽,北至九原郡(今天的包頭左近)的一條軍用“高速公路”。這才應該是世界上第一條真正意義上的高速公路。
“秦直道”是什么范圍?
“秦直道”全長700多公里,穿越14個縣。路面最寬處60米,最窄處20米。
曉得60米是什么概念嗎?中國如今的8車道高速公路,加上應急車道,中央隔離帶的規(guī)范是36米,加上護欄等設備可算40米。也就是說秦直道最寬的中央比如今的8車道高速公路還寬。
而且依據(jù)考古開掘,秦直道的的路基跟如今的高速公路一樣,有將近一米厚,很多秦直道即便到了今天仍然不長草。足以見當時工程質量的牛逼。
秦直道恢復圖
固然秦直道大局部路段的寬度都在20-30米之間,可是不要忘了,那可是2000多年前,沒有大型的筑路機械。多加寬一米都意味著工程量幾何級數(shù)的上升。
這條道路簡直是取直的,所以才叫做直道,那就意味著逢山開路,遇水架橋。不可思議當時的工程難度。
“秦直道”的意義
秦始皇其實并沒有真正的領會到秦直道的成效,只是在他死后走過一次,胡亥帶著秦始皇的遺體回到咸陽。
秦直道的竣工意味著,秦國的騎兵一個星期就可以抵達戰(zhàn)爭最前線,而步兵和輜重半個月后就能抵達。在當時那個年代,秦國的騎兵經(jīng)過直道抵達戰(zhàn)場的機動性能絕不亞于今天的快反部隊。
事實也證明,當蒙恬的軍隊經(jīng)過直道北擊匈奴,大破匈奴,匈奴狂退700余里。
西漢時期,“飛將軍”李廣率領漢朝軍隊一次次忽然呈現(xiàn)在匈奴面前,打的匈奴措手不及。
驃騎大將軍衛(wèi)青,帶著軍隊沿直道北上,重創(chuàng)匈奴,從此解除匈奴對北部的要挾。
司馬遷沿著直道一路領略漢朝的大好河山,穿行鄂爾多斯千里
王昭君也是從這條路上出塞和親。
幾千年過去,秦直道上照舊長不出樹木
王莽40萬大軍北擊匈奴,走的還是這條路。
曹操50萬大軍,走直道北上,迎回蔡文姬。
李世民北伐突厥,每次都是走這條路。
近代,中國工農(nóng)紅軍陜北第一仗,直羅鎮(zhèn)戰(zhàn)役,也是在直道上。
曠費的秦直道,往常只剩車轍
能夠說,秦始皇打造的這條高速公路,在建成后的幾千年里不斷人潮涌動,車馬不時。秦直道關于中國的意義絕不在萬里長城之下。只是一個成為民族的意味,而另一個成為了吞沒在荒草叢中的神話。
千古一帝秦始皇,到底留給我們幾珍貴的遺產(chǎn)?秦始皇到底是個多么巨大的帝王?我們透過歷史基本無法看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