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買房的時候,挑樓層是最關鍵的一步。很多購房者追求“黃金樓層”,而有觀點此前也認為7層是黃金樓層。事實上,“黃金樓層”的界定隨著樓高而不斷變化。開發(fā)商人士建議,如果是小高層產品,近園林樓棟最好選擇4-10層;如果是有稀缺的山、湖、海這樣的景觀資源,一般是10層往上的景觀視野比較好,尤其是16-20層最為理想。當然,景觀越好,定價就越高。
那么,1-30層樓,不同的樓層有哪些優(yōu)劣?在這里,小編給你一個最全版本!
30樓(頂樓):
優(yōu)勢:視野開闊通風、采光效果好,受外界噪聲影響小,個人空間較多私密性好。在梅雨季節(jié)比較干爽。同時,一般的頂樓都有天臺露臺贈送,可以拓展房屋使用空間和居住空間,這也是很多購買頂樓的購房者所看重的因素。
劣勢:頂樓夏天受到陽光直射受熱面積大,而且溫度較高,同時冬天的保溫效果較差。所以,頂樓冬天較冷夏天較熱,大忌是隔熱和防水設施不好。南方雨水較多,如果防水沒有做好,滲漏的可能性非常大,萬一停電,出行就會癱瘓。如果遭遇地震、臺風火災等,逃生是最大的問題。
16-23層
優(yōu)勢:這些樓層屬于明亮樓層,光線不易被遮擋。日照時間也較長,可以享受高層的開闊視野,溫暖陽光。噪聲影響也較小,對于睡眠質量有要求的購房者可以考慮。
劣勢:如果開發(fā)商在電梯性能、供水設備、梯戶比等因素上處理不當,會嚴重影響居住的舒適度,所以選擇上述樓層對開發(fā)商的要求高,否則一旦發(fā)生故障,就會導致生活各種不便。其次發(fā)生火災時不易逃生,并且火災散發(fā)的有毒氣體都是由下向上擴散的,是比較危險的樓層。
7-8層
優(yōu)勢:這兩層的蚊蟲很少,不受汽車尾氣、馬路噪聲等因素影響。這兩層的室內通風采光比上不足,比下有余。私密性相比低樓層較好,少受周邊環(huán)境影響。不用再擔心潮濕問題。
劣勢:如果停電或電梯發(fā)生故障,7-8層爬樓梯較辛苦。根據(jù)相關檢測結果顯示,該高度具有一定的灰塵濃度,但并不是最高的;用水高峰期或會因水壓低供水不足而導致用水困難甚至停水。
4-6層
優(yōu)勢:較適合有老人、兒童的家庭居住。有業(yè)內人士認為4-6層跟周圍的大樹能有一個更好的接觸距離。離地面有一定距離,潮濕度不大。夏天溫度比高樓層稍低點,比較涼快。
劣勢:如果電梯出現(xiàn)故障,老人上下樓是個難題。由于周邊有高層遮擋,這兩層通風采光依舊不理想。柏油馬路、汽車等會排放出各類有害氣體如甲醛、一氧化碳、氮等,形成空氣污染。
24-29層
優(yōu)勢:擁有景觀、通風、采光絕對優(yōu)勢,塵土、噪聲、光線污染也少。私密性較好,個人的隱私性較強。身居高層有高樓攬勝景的感覺??諝鈱α髌饋砩踔量梢悦忾_空調,對蚊蟲、灰塵、噪聲都無需擔心。
劣勢:特別需要注意水壓、電梯等問題。此外高層空氣相對稀薄,患有某些疾病的人容易產生不適癥狀,尤其是慢性支氣管炎、心臟病、心絞痛、心腦血管疾病等。久居高樓對兒童的生長發(fā)育也非常不利,可能會導致他們不愛活動、性格封閉等,且從心理學角度講,身居高層的人容易產生一種“根基不穩(wěn)定”的感覺。此外這一樓層如果朝西的話風一定很大,風噪聲明顯。
9-15層
優(yōu)勢:從9樓以上到16樓是較為明亮的樓層單元,最高的樹也達不到這個高度,因此光線不易被遮擋故通風采光好,且兼具高層和多層的優(yōu)勢,有比多層更好的室內通風采光,又有居住踏實接地氣的感覺。
劣勢:如果在這幾層上下有排放廢棄物的管道,那么這幾層所受的影響是最大的,因為在晚間休息會有流動的管道流體聲音。有說法稱,這一區(qū)間的樓層是“揚灰層”,傳說中的“電磁輻射”和“噪聲”明感區(qū)域。
2-3層
優(yōu)勢:樓層越高供水水壓越低,這兩層因屬于低段樓層用水不會受到太大影響。如果遇上停電無法乘坐電梯,爬樓梯也是極為輕松。
劣勢:這兩層的地漏容易返味。如果樓體隔音效果較差,還容易受馬路車輛或樓上住戶影響產生噪聲。如果開發(fā)商為外觀統(tǒng)一而要求不安裝防盜網,二、三樓很容易被盜。
1層
優(yōu)勢:進出方便省力是底層最明顯的優(yōu)點,尤其對于有老人、小孩或行動不便的家庭而言,居住較適合。當臨時發(fā)生意外(比如地震、火災、倒塌等危險事故),底層當屬最安全樓層,逃生較便捷。
劣勢:如果所在小區(qū)的樓間距太小,由于周邊建筑物阻擋,一樓通風采光不足,甚至連晾曬衣服被子都有影響。如果臨街,受路上汽車尾氣、揚塵及噪聲污染較嚴重,該樓層居住不夠安靜。若地基不高,底層容易潮濕陰冷,特別是南方地區(q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