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10日-5月17日,我們開展了“多方心助力,云端化解憂”的系列講座,第一場我們特別邀請了滬上著名青少年心理專家陳默老師(兒童青少年心理教育專家、華東師范大學心理健康教育與咨詢中心特聘督導),為各位家長帶來了公益專題講座——「疫情期間,如何激發(fā)孩子學習的內(nèi)驅(qū)力」。
為了讓未能到現(xiàn)場聽講座的家長們也能收獲家庭教育理念,諾亞青少年心理特別整理出講座中各位家長關(guān)注最多的問題,與大家分享。
5月10日-5月17日,我們開展了“多方心助力,云端化解憂”的系列講座,第一場我們特別邀請了滬上著名青少年心理專家陳默老師(兒童青少年心理教育專家、華東師范大學心理健康教育與咨詢中心特聘督導),為各位家長帶來了公益專題講座——「疫情期間,如何激發(fā)孩子學習的內(nèi)驅(qū)力」。
為了讓未能到現(xiàn)場聽講座的家長們也能收獲家庭教育理念,諾亞青少年心理特別整理出講座中各位家長關(guān)注最多的問題,與大家分享。
陳老師:1.孩子邊上網(wǎng)課邊玩游戲,有的父母知道后暴跳如雷,卻于事無補。這時候,父母的態(tài)度至關(guān)重要,不好的情緒逼迫孩子,強硬的讓孩子學習,只會引起孩子反感學習,讓孩子更叛逆。孩子的情緒不可不察。父母即使心中在急,面上也要平靜如水,要與孩子之間創(chuàng)造一個良好的溝通氛圍。
2. 要當個明智的父母,看清自己和孩子。望子成龍,沒有錯。但是,所謂:七十二行,行行出狀元。這是真的,有些孩子學習上可能一般,在別的地方就是一條龍。
3. 暗示的作用。暗示不是強大,是很強大,具體的說,你希望孩子成什么樣,那么孩子就會成什么。比如,連你自己都不相信,孩子會信嗎?
4. 在良好的氛圍下和孩子平等的交談,先一步步的走,既然成癮了,不要指望一下子就可以改變,先規(guī)定每天上網(wǎng)的時間,來個君子協(xié)定,千萬別激化矛盾,別做出什么斷網(wǎng)、沒收手機等等無腦行為。這樣的悲劇不要重演了。
5. 父母要以身作則,你要求孩子這樣那樣的,自己捧個手機躺在沙發(fā)上刷劇,孩子心里會怎么想。
6. 有具體事例的表揚,對內(nèi)對外,提起孩子最好做到發(fā)自肺腑的、眉飛色舞的描述他的具體表現(xiàn)。他心里會如沐春風的自在,效果怎么樣,試試就知道。堅持下去,不要情緒化,一天三變。記住,好孩子都是夸出來的。
陳老師:第一先客觀理解孩子的情況,再思考為什么這樣?
第二我們?nèi)ハ胛覀兗彝?nèi)的關(guān)系人和人之間是不是一種和緩的,是不是一種沉靜的狀態(tài)呢?
第三就是如果一個孩子在學習上不優(yōu)秀,本身就有很多小的問題。這個孩子呢,很想求得別人的關(guān)注,他有可能需要用小動作的方式來讓別人去關(guān)注他。
從上面這些維度,我們家長可以仔細的去評判和思考我的孩子是什么樣的一個情況來找到方法。先從心理層面上來思考,再從具體的解決方法上入手去解決。
建議:首先在心理層面上從家庭的角度提供一個安靜的家庭環(huán)境,能夠讓孩子的心安定下來,這是一個根源。
另外從一些方法上比如說玩一些注意力的小游戲,通過打撲克穿珠子,寫數(shù)字等等的方式都可以訓練注意力。
同時我們也可以通過讓孩子去讀書,大量的閱讀的過程中,孩子的心是安靜和沉靜的,那么也可以提高他注意力的水平。
孩子注意力不集中我該怎么辦呢?是不是我得管管他,我給他講講道理呢?講道理是無效的,總之積極的找他之所以有這種行為的心理機制,積極的尋找解決的方法才是我們解決問題的正確路徑。
陳老師:孩子寫作業(yè)拖拉的三個原因:1、不會寫作業(yè);2、注意力不集中;3、沒有養(yǎng)成一個好習慣。
1、 不會寫作業(yè)他不會寫作業(yè)這個問題,想讓孩子提升成績,需要老師或家長給他輔導一下,要主動幫助孩子成長,教育孩子不要著急,要積極,要主動幫助孩子成長。
2、 注意力不集中就不是一天兩天養(yǎng)成的這個習慣,不是一天兩天能去除,養(yǎng)成一個好習慣需要21天,強化好習慣需要90天,但是養(yǎng)成一個壞習慣一秒鐘就可以養(yǎng)成
3、 沒有養(yǎng)成一個好習慣對于這一點,家長要主動幫助孩子一起來完成。比如說,跟孩子溝通,問問“孩子為什么作業(yè)寫到十點鐘?孩子,你想不想早點完成作業(yè)?早點完成作業(yè)你就可以做你想做的事情,比如畫畫、運動、讀書、看會兒電視”。
孩子肯定會說“想”,“假如爸爸媽媽有一個方法能夠讓你很快寫完,那么你就有很多的時間做你想做的事情,而不是每天寫作業(yè)到十點”。每天寫作業(yè)到十點,這樣持續(xù)下去就會養(yǎng)成一個慣性,寫作業(yè)就等于痛苦,這是很危險的。他把這個公式印在腦海里,以后寫作業(yè)就痛苦,越痛苦就越不想寫,越不想寫越痛苦,每天拖到十點鐘。
所以說,你要跟孩子一起來完成。你可以給孩子定個目標,跟孩子商量“咱們看看能不能九點半完成,多出來的半小時可以給你買本你想看的書,或者你可以看會兒電視”,9點半孩子寫完作業(yè),發(fā)現(xiàn)還有半小時,那孩子肯定很開心,下次再給孩子定目標,9點完成,要采用這種方式,而不是批評孩子“你怎么這么慢”,“你怎么這么笨”,“你寫作業(yè)這么慢,拖拖拉拉的,趕緊寫,快點寫”,這種方式就是在強化孩子的痛苦,千萬不能采取這種方式。
要用鼓勵的方式,不管是在孩子面前,還是在他的同學面前,還是在任何人面前,你都要說:我的孩子寫作業(yè)很快,我的孩子學習力很好,我的孩子很熱愛學習……即使他現(xiàn)在學習不好,成績很差,不愛學習,你都要天天在別人面前說,我的孩子很熱愛學習,你說的時間長了,就等于給他一個公式,強化他做到,他慢慢地就按照你說的去做,所以說天才都是鼓勵出來的,笨蛋都是罵出來的!
陳老師:1. 父母為孩子做出榜樣就是最好的教育孩子是看著父母的背影長大,每個孩子都是研究父母的專家。許多父母特別在意自己對孩子講了哪些道理,似乎這才是家庭教育,實際上,對孩子影響最深的是父母怎樣做,其次才是父母講了什么。所以,父母為孩子做出榜樣就是最好的教育。
2. 父母要在災難面前給予孩子積極的解釋,不要蒙住孩子的眼睛,而要對孩子準確的說明事實真相。有些父母可能擔心嚇著孩子,或者以為孩子小沒必要告訴他太多,其實,孩子的理解能力和接受能力都是很強的,并且有知道真相的權(quán)利。
3.封控期間對孩子了解咨詢的渠道增加了一些困難,網(wǎng)絡時代信息滿天飛,真?zhèn)坞y辨,這需要不斷提高媒介素養(yǎng),引導孩子選擇正規(guī)平臺發(fā)布的真實準確的信息。比如,要耐心告訴孩子什么是新型冠狀病毒?它是怎么發(fā)生的?通過什么途徑傳播?如何有效預防?有哪些信息是虛假的?等等。如今媒體發(fā)達,信息海量,有心的父母不難收集,因為自己也是需要了解的。和孩子一起收集信息,一起分析討論,也是簡便有效的方法。這樣可以更好的讓孩子學到的知識,真正受益。
陳老師:1.以身作則,放下手機,拿起書本營造良好的讀書環(huán)境和氛圍
2.鼓勵孩子讀后“說來聽聽”,閱讀與寫作相結(jié)合
3.堅持每天給孩子讀書講故事:如果你每天給孩子朗讀故事,就能讓孩子了解更多的詞匯,提高理解能力,讓孩子接觸更大的世界。大量研究證實,給孩子朗讀可以提高孩子的聽、說、讀、寫能力。
4.閱讀不宜過早,特別是閱讀文字書籍多讀原著,小說改編的電視電影可“做媒”,根據(jù)孩子的興趣,引導和吸引孩子閱讀閱讀不要急功近利,靜待花開見縫插書
陳老師:
專注力差的孩子,學習效率低,容易遺漏老師講的知識點,別人1個小時能完成的作業(yè),他要花3個小時,直接影響學習效果,長此以往,造成成績差、厭學的后果。研究表明,專注力是隨著孩子年齡的增長以及大腦前額葉的發(fā)育成熟而逐漸發(fā)展的。
幼兒園時期的孩子,專注時長大約5~10分鐘,5~10歲孩子是20分鐘,10~12歲是25分鐘,12歲以上是30分鐘。如果觀察發(fā)現(xiàn)孩子專注力很差,出現(xiàn)上述現(xiàn)象,可以試試以下這5個方法,有效提高孩子專注力。
1. 保持環(huán)境的簡單、安靜。
孩子年齡越小,越容易受到環(huán)境的影響,3-7歲的孩子,很容易受到外界的刺激而分心。因此,在家里給孩子開辟一個專門的學習、認知空間很重要。同時,家長平時也要注意創(chuàng)造安靜、有秩序的家庭氛圍,避免打麻將等嘈雜的活動,物品擺放有條理,這樣的家庭環(huán)境更利于孩子專注力發(fā)展。
2. 學習任務分段、有目的地完成困難會影響孩子的專注力,在面對過量的、難度較大的學習任務時,孩子容易失去信心,缺少熱情和積極性,進而導致專注力變差。因此,家長可以教孩子分解學習任務,把大目標分成一個個小目標,規(guī)定時間,一步步地來完成,這樣更有利于集中注意力。比如,在寫作業(yè)前,先列好一個計劃,先完成語文作業(yè)、再是數(shù)學作業(yè)、手工作業(yè)等。大致預估一下每個學習任務所需時間,盡量在規(guī)定時間段完成.除此之外,孩子在學習中遇到的疑難點,及時幫助他克服。學習得心應手的情況下,孩子的專注力才會更強。
3. 一次給孩子少量玩具或書籍。
美國一項研究結(jié)果顯示,給孩子過多的玩具或不適當?shù)耐婢邥p害他們的認知能力,因為他們會在如此多的玩具面前顯得無所適從,無法集中精力玩一件。在一段時間內(nèi)只玩一個玩具、或者閱讀一本書,孩子不僅會更專心,還會動腦思考不同玩法,玩出花樣來,想象力得到更好的發(fā)展;反復閱讀一本書,孩子也會思考地更深入,印象更深刻。
4. 在游戲中訓練專注力從小帶孩子玩一些專注力訓練游戲,能夠有效提高孩子的專注力,比如搭積木、拼圖、走迷宮、串珠子、找不同等。從視覺、聽覺、運動協(xié)調(diào)能力等方面,鍛煉了孩子集中注意力的能力,同時培養(yǎng)孩子耐心和細心的品質(zhì)。在孩子玩游戲的過程中,家長不要提醒和干預,盡量讓孩子獨立完成。
5. 家長要注意保護孩子的專注力有時候,孩子的專注力差,是被家長無意之中破壞了。家長在日常生活中要避提醒和關(guān)心,學會保護孩子的專注力。除非孩子邀請你或?qū)で竽愕膸椭?,否則不要自以為是地去幫孩子做事,或者參與到孩子的活動中。
陳老師:
當孩子遇到問題時,事件再小,父母也要認真傾聽,找清矛盾的焦點,幫孩子分清對與錯,給孩子一個客觀公正的交待。要想合理引導孩子與同學間的關(guān)系,父母還要在弄清矛盾發(fā)生的原因之后才能給孩子以引導,不能一聽到孩子和小伙伴或同學一發(fā)生矛盾,就不問青紅皂白的說自家孩子或者怨恨別家孩子,這都是不正確的。
2. 一個人如果總因為一些小事而耿耿于懷,心存怨恨,是不利于建立良好人際關(guān)系的。我們應該引導孩子在遇到矛盾沖突時,求同存異,寬大為懷。當別人有錯的時候,要想到“人非圣賢,孰能無過”,多站在別人的角度去看問題,不要得理不饒人。
3. 要想合理引導孩子處理同學之間的關(guān)系,父母和子女之間的關(guān)系也要協(xié)調(diào)好,有父母因為孩子與同學發(fā)生沖突,認為自家孩子“吃虧”了,就帶著孩子到對方家“報仇”,這種做法只會給孩子一個錯誤的信號,發(fā)生沖突后,父母會幫我收拾爛攤子。這樣會導致孩子繼續(xù)犯錯誤,長大以后甚至會做出更大的錯誤。
4.要想合理引導孩子處理同學之間的關(guān)系,父母要引導孩子學會寬容。父母要嘗試著讓孩子背會古語中的八個字“嚴于律己,寬以待人”。時常用這八個字給孩子以正確的方向指引并一步步的讓孩子學會如何處理和化解與同學的矛盾關(guān)系為孩子長大以后能自主地處理好人際關(guān)系打下基礎(ch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