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17日晚上應約而來的近百名家長聚在這里,一起探尋“孩子注意力不集中”的解決方法。此次帶領大家思考和解決問題的講師是來自寶島臺灣的黃伊伶女士,她同時也是文萃小明星羅子姸的媽媽。
子姸媽媽談及她關(guān)注孩子注意力,是源于她的孩子在幼兒園期間老師向她列舉的孩子的二十三條“罪狀”,她和她的家庭成員曾經(jīng)因為孩子的這些“罪狀”相處得非常不愉快。他們經(jīng)歷“否認—憤怒—消沉—接受”四個階段,逐漸意識到并接受孩子需要接受專注力培養(yǎng)的事實。花費相當大的時間和精力,從行為治療、日常專注力訓練、運動治療、習慣培養(yǎng)以及飲食控制五個方面引導和矯正孩子,最終成就了如今的文萃小明星。在介紹的過程中,子姸媽媽細致貼心的給了大家很多親歷有效的、培養(yǎng)孩子專注力的方法和道具,包括生活中飲食起居方方面面的建議。
下面就來分享一下這堂課給家長們帶來的收獲:
1
一(4)班 蔣錢蕊媽媽
這節(jié)課結(jié)束后讓我受益匪淺,我懂得了擁抱可以解決困難和給予信任。
大人也只是長大的孩子,我們也是從孩子的時光走過,所以我們要理解他們。孩子的集中力只有十幾分鐘,家長們也不要只懂責備他們,孩子就是好動者,我們要讓他們在好動中學會學習,我們要合理安排她集中的時間,學會和孩子之間的互動和共同學習,培養(yǎng)親子的感情給予寶貝信任。
課后,按照老師課程教的和孩子一起游戲,在游戲的同時增加她的集中力,每天的閱讀既增強親子感情,又讓孩子學到更多知識。慢慢的,我學會了聆聽她的心聲(以前她的解釋我就會認為是狡辯),現(xiàn)在我們學會了分享學校發(fā)生的事情,學會了有小情緒的時候就拿出畫筆趴在小書桌上畫畫或者去寫作業(yè),冷靜之后再反思自己的錯與對,也有了時間的概念。再次感謝星期八心父母的各位導師們,帶著家長們一起成長。謝謝!
2
四(3)班 王培蓉媽媽
這周參加了星期八心父母課程,講述了孩子如何集中注意力。之前我家的孩子每天放學回家就開始盲目地寫作業(yè),寫個作業(yè)不是上洗手間就是餓了,每天寫到很晚,寫的很慢,效果也不好,有時甚至說,不想上學了,這時我都不知該如何是好了。我知道了我家孩子是一個非?;顫姾脛拥暮⒆?,以前也帶去醫(yī)院檢查過,看過說有沒有什么小兒多動癥那些,結(jié)果顯示什么也沒有就是注意力不集中。參加完這個學習后,我每天給她規(guī)定時間,就跟在學校上課一樣,做40分鐘休息1分鐘,在這40分鐘內(nèi)提前做完,剩下的時間可以玩兒。因為我家孩子寫字很慢,就覺得語文特別難,之前放學回家肯定是先寫數(shù)學。這次學習完后,放學回來我就讓她先寫語文,或作文或背書——“把難的事情放在前面做”,這樣我感覺比之前快多了,那天孩子還告訴我她挺喜歡這樣寫作業(yè)的。
以后有什么學習,我也會去參加,我們都是沒有父母證就做父母的,有很多不太懂,都是盲目地教孩子,走了很多彎路,孩子累大人也跟著累,真是身心疲憊?。「卸鲗W校給了我們學習的機會,也感謝給我們分享的子姸媽媽,你們辛苦了!
3
四(5)班 王芯怡媽媽
有幸參加了文萃星期八心父母交流會“孩子注意力不集中怎么辦”,感謝五(2)班羅子妍媽媽的講課,讓我再次對“多動癥”引起了注意。
對于“多動癥”已經(jīng)不是第一次聽說了,在芯怡三年級的時候任課老師曾找我談話,說芯怡作業(yè)速度慢及平時的一些舉止可能是“多動癥”,建議帶她去醫(yī)院檢查下。當時在我的腦海里芯怡是一個內(nèi)向聽話,乖巧的小女生,只是自從上小學后作業(yè)速度比一般的學生慢,怎么會跟“多動癥”聯(lián)系起來,這讓我一時很難接受,回家后百度了“多動癥”的一些癥狀,一一對應在芯怡的行為上,還是很難接受現(xiàn)實,于是就把內(nèi)向、拖延、成績不好這些問題通通指向孩子的爸爸,都是他的基因,夫妻感情也漸漸出現(xiàn)了問題。雖然很不愿意接受這樣的事實,但為了孩子往好的方面發(fā)展,于是先從家庭環(huán)境開始改變:給她更多的關(guān)愛,耐心的了解她的內(nèi)心。慢慢似乎有些起效,但作業(yè)慢、不自覺的現(xiàn)象還是存在,自我安慰著也許等孩子再大一點自然會好起來的,時間一長我們也就不在意了。經(jīng)過羅子妍媽媽的講課讓我又一次真正的面對“多動癥”,光靠孩子自己長大那是很愚蠢的想法,作為家長我們還是要正確面對問題,并積極地解決。非常感謝羅子姸媽媽分享了一些訓練注意力的小游戲,我們會給孩子多加練習的。
4
四(3)班 王安祺媽媽
第一次參加星期八心父母學校的課程,帶著諸多問題去的??吹贸隽_子姸媽媽確實是花費了不少精力來準備這節(jié)課,收集資料,舉例說明,拍攝視頻,并且將自己的教育歷程展現(xiàn)給大家,給家長們信心和力量,特別感激。
我女兒其實是個很乖的孩子,在學校聽話,回家也不貪玩,完成老師布置的作業(yè),但是學習成績一般,上課老師講過的內(nèi)容她經(jīng)常不能掌握,作業(yè)也比較拖拉,磨蹭,完成的比較慢。每當她到了晚上該睡覺的時間還沒有完成作業(yè)的時候,我就開始焦慮,急躁,甚至發(fā)脾氣,但是下次她依然如故,相同的戲碼無數(shù)次重復上演,基于這些表現(xiàn),我認為應該是注意力不集中導致的,我深刻地認識到,必須要改變,從自己開始。羅子姸媽媽向我們強調(diào)了尊重的重要性。確實,這個道理人人都懂,人人也都希望得到尊重,但是在孩子面前,就很少去重視這一點。明明知道吼叫對孩子只有傷害,我又何必一意孤行!回來之后,我做了總結(jié):第一,要讓她有時間觀念,沒有按時完成作業(yè),那就不要再做了;第二,要舍得讓孩子直面壓力,讓她自己承擔后果。于是我就跟孩子做了一個約定:晚上9點以后不允許再寫作業(yè),如果作業(yè)還沒有完成,自己和老師解釋。試了兩天,孩子改變并沒有多明顯,可能作業(yè)量確實不少,又或許她還沒有習慣這樣的規(guī)定,或者她還沒有認識到我是在認真地執(zhí)行這件事,懷有僥幸心理。我想我一定要堅持執(zhí)行下去,我有信心經(jīng)過一段時間她一定會有所改變。
在此特別感謝講師為我指出了正確的方向,同時,我還了解了一些能夠提高孩子專注力的游戲。利用課余時間,可以跟孩子一起玩,還能增進父母與孩子之間的感情,實在是一舉兩得。在孩子教育的道路上很漫長,作為家長是需要不斷摸索前進的,隨著孩子的成長,我們也在成長。羅子姸媽媽分享了一首紀伯倫的詩歌,是她很喜歡的《你的孩子其實不是你的孩子》,我也很喜歡,在此分享一段給大家予以共勉:他們在你身邊,卻并不屬于你。你可以給予他們的是你的愛,卻不是你的想法,因為他們自己有自己的思想。你可以庇護的是他們的身體,卻不是他們的靈魂,因為他們的靈魂屬于明天,屬于你做夢也無法達到的明天……
5
五(2)班 薛志堅媽媽
學校這次的星期八心父母交流活動,我報名了,是關(guān)于《孩子注意力不集中怎么辦》的主題。
來聽課的時候,有些晚了,我坐下聽到的第一句話就是“不是孩子不愿做,是做不到”。對于我的孩子就是這樣,他是五年級的學生,從一年級到現(xiàn)在,我要求他做的,他都愿意做,但最后的結(jié)果都是讓我失望的。他也跟我說過:“媽媽,我可以去做,也愿意去做,但我就是做不好,完成不了?!蔽夜膭钸^他,刺激過他,當然也有打罵過他,效果都是不理想的。我分析過自己孩子的原因:他做任何事情,包括作業(yè),都會去完成(不是認真地去完成),完成了從不檢查,不管對錯,敷衍了事(他一直在假努力),動作偏慢,堅持不到最后,導致半途而廢,不懂區(qū)分好與壞,壞的一學就會,好的從不學習,沒有上進心,跟他講道理時心不在焉…… 我也帶孩子去醫(yī)院檢查過,醫(yī)院的一堆檢查下來,孩子完全正常,沒有什么問題。但我的孩子怎么會這樣呢?我經(jīng)常會反復問自己這個問題。聽了羅子姸媽媽分享的一些專注力的日常訓練方法,比如:舒爾特方格、運動治療等等,回來后我就在平板上下載了“舒爾特方格”,這兩天,每天作業(yè)后,他會玩10分鐘,他也會邀請我和他一起玩,他一次,我一次的比賽,雖然時間很短,但是這種感覺非常得棒,因為在孩子訓練的同時增進了我們的親子關(guān)系。
在此之前,孩子每天放學回來做作業(yè),不管哪門課的作業(yè)多少,他都是先語文,再數(shù)學,最后英語。但最近幾天,回來他都是先做數(shù)學,再英語,最后才做語文,有時在學校里,還會把回家作業(yè)先做掉點,我問他作業(yè)的順序怎么變了?兒子回答到:“不是你說的,難的先做。我感覺數(shù)學最難,所以先把它完成了,英語,語文都簡單,我做起來也快的?!蔽疫B連點頭,這不就是羅子妍媽媽分享的,作業(yè)先做困難的,再做簡單的……
成功的路上并不擁擠,因為能堅持的人不多。關(guān)于專注力的訓練我一定會堅持下去,對自己有信心,對自己的孩子有信心。
文字校稿:六(5)班 徐歆焱媽媽周 茜
版面美編:一(4)班 桑梓墨媽媽余賀娟
喜歡這篇文章,就快點贊和分享轉(zhuǎn)發(fā)吧!
給很努力的我們一個贊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