乾隆四十五年,福建臺澎道臺(副省長級)蔣元樞渡海時恰遇風(fēng)暴,險象環(huán)生?;丶亦l(xiāng)常熟后,在舊宅東側(cè)建一園林,供海神天妃其中,名為“蔣園”。也有說法是蔣取其回鄉(xiāng)過程驚險,似“燕歸來”之意,將所建園林命名為“燕園”。道光九年,其子蔣繼煃敗家,將此園抵還賭債。所幸蔣元樞族侄蔣因培在朝中因狂謬不堪而獲罪,歸于老家常熟,將燕園收于己下,出資修繕擴建,并請疊山大師戈裕良用黃石疊成假山一座,取名“燕谷”。亦謂此園名是由“燕谷”得來。
道光二十七年,燕園又被歸子瑾購得。光緒年間,重歸蔣元樞玄孫蔣鴻逵,一番周折,完“燕”歸“蔣”,因此孫鴻逵在所著的《吾好廬詩抄》文中寫到“園林逢舊主”就指此事。1908年,又為外務(wù)部郎中張鴻所得,張自號“燕谷老人”,并在此園中寫下《續(xù)孽?;ā贰JY氏幾代人反反復(fù)復(fù)沒有保住祖產(chǎn),由此可見“富不過三代”這話實乃至理名言,一切財富名利不過為云煙而已,知足而樂才是實惠。
現(xiàn)在的燕園是從園北門進入的,入園右手即可見到一個小院,圖中由左往右是“燕園十六景”中的三景:“五芝堂”、“冬榮老屋”和“竹里行廚”。我覺得名字起得挺好,但是實在難以名符“燕園十六景”之盛名。如果這些平凡的建筑擺在蘇州園林里,不過為洗手唱歌之所。其實大部分“十六景”都是2000年以后逐步重建的,難免與原樣有偏差。左手則是兩幢毗鄰的樓閣:“一瓻[chī]閣”和“十愿樓”。這兩個建筑也是重建的,沒什么可述,但是要講一下,“瓻”本為古代酒器之意,百度搜索真是太不負責,居然把“一瓻閣”標為“一希瓦閣",甚至文中有些地方寫成“一希閣”,不嚴謹至此,實在令人嘆息。
撇開園東的一些不知名的建筑之外,園中分兩個主要景區(qū):北為“燕谷”,南為“七十二石猴”。先說燕谷,據(jù)說是名家戈裕良晚年所筑,當時戈裕良眼睛幾乎失明,在心中絕妙構(gòu)思作畫,憑口述徒弟而疊成此谷,戈一年后即與世長辭,可謂筑此“燕谷”嘔盡心血。
戈裕良的作品很多:如小盤谷、常熟燕谷、皋文園、儀征樸園、江寧五松園、蘇州環(huán)秀山莊、虎丘一榭園(此園位于孫武祠遺址處,咸豐年間毀,近幾年有計劃恢復(fù)),但存世的只小盤谷、燕谷及環(huán)秀山莊,前一在揚州,后二者皆處蘇州地界,幸哉。
戈裕良堆疊燕谷時,均以虞山黃石為原料,故極逼真,而又運石如筆,變化萬端,山以大塊石為骨,小石補綴,拼鋃對縫,不假外力,且山石紋理、色彩,相接自然、和諧,復(fù)又于山南置澗水一泓,蜿流入洞,渾然一體,實有巧奪天工之妙。(摘自百度)圖為谷西南澗水。
過云橋位于燕谷中部,連接?xùn)|西兩部山谷。
沿谷向東攀行即達燕谷最高處“引勝巖”,有評價說此處宛如虞山劍門,個人認為此形容略微夸張。
谷東北為荷花池,但是荷花不盛。
谷東有一亭“賞詩閣”,亭處高位,南北皆有廊漸緩入平地。南廊通“夢青蓮花庵”。
北廊通一旱舫,叫做“天際歸舟”,處于谷東北部。此舫看來挺有韻味,只是起個名字聽來實在嚇人。
燕谷南部則是“三嬋娟室”,往東為兩層建筑“夢青蓮花庵”?!叭龐染晔摇睘槌踅ā笆Y園”時便有的建筑,似乎為一鴛鴦廳,北朝“燕谷”,南對“七十二石猴”假山群,分割兩處。
來到南邊“七十二石猴”區(qū)域,有文寫到此處“池水曲折逶迤。池旁假山聳立,怪石嶙峋,狀如群猴匯集,奔、跳、臥、立,姿態(tài)各異,形象生動,別具情趣?!被蛟S蘇州湖石假山看習(xí)慣了,我個人認為“七十二石猴”的景致看起來倒比北邊的“燕谷”舒暢多了。顧名思義,從這里面可以找出72只猴子,主人起名挺夸張兼浪漫主義的,呵呵。
“七十二石猴”三面環(huán)水,水池比“燕谷”的大一圈,相應(yīng)的水池四周用湖石堆砌護岸。
東南部石山有一小石橋架到“童初仙館”,這個園子里的“三嬋娟室”、“童初仙館”、“七十二石猴”等都是首任園主蔣元樞筑園所留下的原始景觀,當然現(xiàn)在的“三嬋娟室”、“童初仙館”為只是原址重建。
估計因為是石質(zhì)景觀不易破壞,“燕谷”與“七十二石猴”兩處假山近兩百年保存至今未遭大損,因此都具有較高歷史文化價值。
圖為站在“七十二石猴”假山上望向“三嬋娟室”。
“綠轉(zhuǎn)廊”,架于“七十二石猴”水池東北部之上,連通假山和“夢青蓮花庵”。
每次進園,守園老人都在藤椅輕寐,輕輕喊醒才能買票。談話間得知他是黃埭人氏,攀起蘇州老鄉(xiāng)時,他甚為客氣。說道里面開辦著各種學(xué)生的業(yè)余興趣班,只在上課時園中才熱鬧非常,否則平常日子游客稀稀落落,不見人影。我去了幾次,都只一個人在園中游蕩。燕園面積共四畝,除去一些次要景觀,兩處假山約占一半面積。燕園小巧,也只適合小撮游客,人多擠滿“山谷”,就難以體會到兩處假山精巧絕妙的樂趣了。
附上近百年前舊照。
附上近百年前舊照。
平面圖,上南下北方向,可點擊放大。
本站僅提供存儲服務(wù),所有內(nèi)容均由用戶發(fā)布,如發(fā)現(xiàn)有害或侵權(quán)內(nèi)容,請
點擊舉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