佐餐酒要解膩解辣?選梅見青梅酒就對了!
“西餐配紅酒”想必大家都耳熟能詳,這里的紅酒是作為佐餐酒出現(xiàn)在餐桌上的。佐餐酒,顧名思義,就是在進食的時候與菜肴搭配著喝的酒。
常常不同的菜肴要搭配不同的酒,餐酒搭配得好,兩者相得益彰,這頓飯的口感自然會更好,用餐者的心情也會更加愉悅,所以這餐酒搭配也是門學問。日常生活中常見的“紅酒配紅肉,白酒配白肉”便是一種搭配原則。當然了,各個地區(qū)菜肴風味不盡相同,所以佐餐酒還是要根據(jù)菜肴特點進行選擇和搭配。一般來說,佐餐酒的酒精度數(shù)不宜高,美食與美酒要相互平衡,互為和諧,不同的味道不管是來自酒還是來自菜肴,都不能在風味上蓋過對方,否則酒和菜就會失了滋味。除了西餐配紅酒,日料配清酒、炸雞搭啤酒都是經(jīng)典的餐酒搭配。
看來佐餐酒對口感來說十分重要,但酒在用餐時的作用可不僅僅只是在這一個環(huán)節(jié)上,餐前酒和餐后酒飲得好,用餐的體驗感都會UP!
那餐前酒和餐后酒到底是什么呢?
一杯酒打開你的胃口——餐前酒。餐前酒就是在正式進餐前喝的酒,可以刺激人的食欲,達到打開胃口的效果。糖分容易讓人有飽腹感,酒精容易影響味覺,因此高糖分和高酒精度的酒都不適宜餐前飲用,而不會給味蕾帶來過多負擔,酒體輕盈、高酸度的酒是餐前酒的好選擇。餐前酒的類型多種多樣,香檳等干性起泡酒、干白葡萄酒、干型桃紅、啤酒等,都是較為典型的餐前酒。當然了,餐前酒只是用來開胃,即使它度數(shù)低也不要過度飲用,不然這頓飯還沒有步入正題,人就醉了可還行?
一杯酒畫上完美句號——餐后酒。與我們剛說的餐前酒相對應的是在用餐之后,人們也會飲用一杯有助于消化的酒,這就是餐后酒。餐后酒的選擇相對來說就比較廣泛了,可以是酒精度較高的白蘭地、威士忌,也可以是甜型的冰酒、貴腐酒等,能直接飲用,也可搭配餐后甜點。品嘗餐后酒不僅能促進消化,我們也能在餐桌上和家人朋友們的交流中放松心情、增進感情,在溫馨悠閑的氛圍中為這頓飯畫上一個圓滿的句號,實在是愜意滿分!
不同的美食要搭配不同的酒,用餐的各個環(huán)節(jié)用酒竟也有講究??芍v究雖多,但美食與酒搭配得好,享受的還是自己不是?只是,要是有一款酒能同時滿足餐前、佐餐、餐后飲用的需要就再好不過了,即使是選酒小白也不會踩雷,方便又享受。最近啊,我就找到了這樣一款酒——梅見青梅酒。
作為餐前酒,青梅的有機酸能激發(fā)味蕾,分泌唾液,達到開胃的效果。
作為佐餐酒,梅見青梅酒酸酸甜甜,解辣解膩,和常見的西方紅酒、日本清酒相比,源于中國的青梅酒能更好地與中國菜的味道融合,與燒烤、鹵味、海鮮等搭配能解辣解膩,不搶菜味。
作為餐后酒,青梅中的枸櫞酸能夠促進新陳代謝,幫助消化。
可以說,梅見青梅酒不僅百搭,還能使我們在用餐的整個環(huán)節(jié)中愉悅自己。
而之所以梅見能配好中國菜,是因為梅見的釀制過程,無論是工藝還是原料,都融合了我們本土文化,更符合中國人的味蕾。
梅見選取有“中國青梅之鄉(xiāng)”之稱的廣西普寧青梅,精選單一高粱為原料,小曲固態(tài)發(fā)酵,口感清淡甘甜,柔和順喉,自帶花果香的同時適配度高,能很好地托起梅香,糖漬工藝不僅能平衡青梅酸度,還能增加酒體層次,且口感更穩(wěn)定。
這樣一款不搶菜香不上頭,12度微醺剛剛好的梅見青梅酒,不管是在吃香吃辣佐餐的時候,還是日常加冰小酌一杯,都成了我真正的“心頭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