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世民,唐高祖李淵之次子。隋文帝開皇十八年(公元598年)十二月出生于武功(今屬陜西)。李世民四歲時,李淵在歧州(今陜西鳳翔)見到一位會相面的書生,書生看過李世民后,說:“龍鳳之姿,天日之表,二十歲左右,必能濟世安民?!笨蓵S后卻不知所蹤,李淵疑為神人,故采“濟世安民”之義為名?!杜f唐書》這樣記載:“太宗幼聰睿,玄鑒深遠,臨機果斷,不拘小節(jié),時人莫能測也?!?/p>隋大業(yè)十二年(公元616年),李世民隨父親到太原參加鎮(zhèn)壓甄翟兒領導的農民軍,使之軍事才能得到鍛煉。次年,李淵出任太原留守,李世民隨父赴任。
斯時,大隋王朝已是烽煙四起,危在旦夕。窮途末路的隋煬帝也很擔心李淵會造反,故李淵同樣危機四伏。而此時的李世民正在仗義疏財,結交俠客義士,贏得不少有識之士的歸附和效力。時任晉陽(太原)縣令的劉文靜和晉陽宮(隋煬帝在太原的行宮)副監(jiān)的裴寂都與李世民有很深的交情,他們和李世民一道,多方勸說李淵盡快起事,甚至不惜讓李淵醉臥晉陽宮,由張、尹二美人侍寢(二人為隋煬帝留守嬪妃,后成為李淵寵妃)的辦法,逼李淵造反。隋大業(yè)十三年五月,李世民協助李淵除掉了隋煬帝派來監(jiān)視的副留守,公開起兵了。
太原起兵后,李世民被封為敦煌公,右領軍大都督。然而,李淵出師不久就遇到隋將宋老生的抵抗,由于連綿大雨,道路泥濘,糧草供應不上,李淵想退回晉陽再作打算,李世民以痛哭陳述利害,終使李淵改變退兵計劃。在攻打宋老生的戰(zhàn)斗中,李世民身先士卒,血染戰(zhàn)袍,率眾擊潰宋老生。李淵率軍東進,又遇到隋將屈突通的頑強抵抗。在內部意見不統(tǒng)一的情況下,李世民力排眾議,提出主力繞過屈突通,直接拿下長安,屈突通不戰(zhàn)自潰的大膽設想;李淵再次聽從了李世民的建議,直接進攻長安。李世民一路收編地方武裝,隊伍發(fā)展到十余萬人,并與事先造反,已占領關中大片土地的平陽公主部隊會師,很快攻下了長安。李淵先立代王楊侑為傀儡皇帝,半年后自立為帝,建國號為唐,改元為武德。李世民被任命為尚書令,封為秦王。從此以后,李世民就以秦王的身份,活動于政治舞臺,叱咤于隴西關東。
從武德元年(公元618年)到武德六年,歷時六年的戰(zhàn)爭,消滅了薛舉、薛仁杲、王世充、竇建德、劉黑闥等割據勢力,大唐王朝終于統(tǒng)一了中國。李世民在統(tǒng)一戰(zhàn)爭中作為主帥,戰(zhàn)功卓著,特別是在虎牢關與竇建德部展開的徹底扭轉戰(zhàn)局的大決戰(zhàn),更成就了李世民善用奇兵的美名。作為主帥,得心應手地靈活運用戰(zhàn)略戰(zhàn)術,是超凡軍事膽略和軍事才能的充分體現,這使他的威望和地位日益提高。他不但掌握了朝廷的主要軍隊,還結交和搜羅了大量人才,武將有尉遲恭、秦叔寶、程知節(jié)、徐世勣、李靖等,文人有房玄齡、杜如晦等十八學士。就這樣,以李世民為核心組成了一個強大的政治軍事集團。太子李建成對位高權重的李世民非常妒忌,十分擔心李世民會爭奪皇太子之位。因為早在晉陽起兵時,李淵就曾許諾李世民,事成后,立其為太子。攻下長安后,李淵曾打算立世民為世子,因世民固辭而止?!顿Y治通鑒》記載:“世民功名日盛,上常有意以代建成,建成內不自安,乃與元吉協謀,共傾世民,各引樹黨友?!崩罱ǔ稍趽谋蝗〈那闆r下與四弟李元吉結盟,利用李淵晚年有很多寵妃的關系,由與他關系親密的張婕妤和尹德妃出面,經常在李淵面前夸贊自己,而詆毀李世民,離間其父子關系,籍此除掉李世民。這一招果然奏效,李淵深陷其圈套,因此動了犧牲李世民的心機。
武德九年(公元626年)一天夜里,太子召世民東宮飲酒,世民飲后忽覺腹痛,由淮安王李神通扶還西宮,嘔血數升,方免一死。此后,李建成聯合李元吉,加緊了除掉李世民的步伐,首先他們以金錢拉攏尉遲恭,以金帛引誘段志玄,利用君命調開程知節(jié),并驅逐謀士房玄齡和杜如晦出秦王府。
正好突厥此時進犯中原,李建成上奏李淵,請求派李元吉掛帥迎敵。李淵同意后,李元吉隨即提出尉遲恭、程知節(jié)、段志玄和秦府右三統(tǒng)軍秦叔寶與他同行,并調秦王帳下精兵充實自己的部隊,企圖先剪除李世民的兵權和羽翼,然后再除掉他。形勢已是千鈞一發(fā),秦王府諸將坐臥不安,日夜勸秦王動手除掉二王,李世民尚在猶豫中。恰巧這時一星象的出現,觸發(fā)了玄武門事變。武德九年六月初一、初三兩日,太白金星白晝重復劃過長安,據星象書說,這是政權更迭的征兆?!顿Y治通鑒》記載:“己未,太白復經天,傅奕密奏:‘太白見秦分,秦王當有天下?!弦云錉钍谑烂??!本褪钦f,李淵接到傅奕的密奏后,認為是李世民要謀反。于是,將密奏交給李世民,其用意是讓他自裁。李世民立即進宮回應,說:“兒臣對于兄弟沒有絲毫辜負,今日有人想殺兒臣,似是為王世充、竇建德諸賊報仇。兒臣枉死,永違君親,魂歸地下,實恥見諸賊?!蓖瑫r也密奏李建成、李元吉淫亂后宮之事。李淵聽之愕然,決定次日早朝參奏鞫問。張婕妤竊知后,立即派人通知李建成,讓其及早準備。
在星象事件的觸發(fā)和諸將的勸說下,李世民終于下了利用次日早朝發(fā)動政變的決心。武德九年六月初四一早,李世民便在都城玄武門發(fā)動了文章開頭說到的“玄武門事變”。由于李建成和李元吉也有準備,于是雙方發(fā)生了混戰(zhàn),混戰(zhàn)中李建成、李元吉被殺,李世民發(fā)動的玄武門事變終獲成功。武德九年八月,李世民即位,時年二十九歲,史稱唐太宗。次年正月,改元為貞觀。“玄武門事變”之所以發(fā)生,與李淵晚年寵幸后宮,聽信寵妃和太子的讒言,放棄對秦王的信任有很大關系。如何正確使用功高震主的能臣,是最高統(tǒng)治者高明的御人之術,可惜李淵不具備這樣的素質,以至造成手足相殘的歷史悲劇。對李世民而言,在你死我活的皇權爭奪戰(zhàn)中,除非有一方像三代時的吳太伯,逃至荊蠻,放棄一切,否則,也找不到什么更好的解決辦法。毋庸置疑,貞觀之治是中國歷史最輝煌的一頁;反之,假如沒有“玄武門之變”,任由平庸的李建成繼承大位,也許中國歷史只是多了一位庸君或昏君,而不會發(fā)出什么光彩;誠如是,亦非百姓之福。
(全文完)請點開下面文章,其中一定有您喜歡的:
一. 老婆原是一片天(家庭親情共七篇)二. 隋末唐初風流故事之紅拂女夜奔(隨感雜談一共七十三篇)
三. 為大唐初創(chuàng)建立奇功的奇女子(隨感雜談二共八十一篇)四. 史上唯一比箭招親的開國皇帝(隨感雜談三共八十一篇)
五. 歷史上經歷桃花劫最多的皇后(隨感雜談四共七十二篇)六. 廣西漫游記(旅行圖文共十六篇)
七. 京冀津之行(旅行圖文共十三篇)八. 初夏鄂贛游(旅行圖文共十八篇)
九. 金秋北疆行(旅行圖文共二十三篇)十. 貴州風情錄(旅行圖文共十五篇)
十一.新西行漫記(旅行圖文共二十篇)十二.尋找消失的徽州(旅行圖文共十一篇)
十三.走進西藏(旅行圖文共八篇)十四.滇西旅行散記(旅行圖文共十三篇)
十五.家鄉(xiāng)尋蹤(圖說家鄉(xiāng)共十二篇)十六.影像深圳(圖說深圳共二十九篇)
十七.文革二三事(往事記憶共十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