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錢子是治療風濕痹痛之重藥,多外用,但也常內(nèi)服使用。其炮制程度及質(zhì)量把控則尤為重要。因此,其科學的標準是保證其安全和療效是關(guān)鍵依據(jù)。
我們先來看看2015年版《中國藥典》的內(nèi)容。
現(xiàn)行版《中國藥典》對馬錢子及其炮制加工品的標準是這樣規(guī)定的:
馬錢子:【含量測定】 按干燥品計算,含 士的寧(C21H22N2O2)應(yīng)為1.20%~2.20%,馬錢子堿(C23H26N2O4)不得少于0.80%。
制馬錢子:【含量測定】 同藥材。
馬錢子粉:【含量測定】 按干燥品計算, 含士的寧(C21H22N2O2)應(yīng)為0.78%~0.82%,馬錢子堿(C23H26N2O4)不得少于0.50%。
制馬錢子的炮制方法:“取凈馬錢子,照燙法(通則0213)用砂燙至鼓起并顯棕褐色或深棕色”。
從上面藥典標準的數(shù)據(jù)和闡述,經(jīng)推理分析應(yīng)該為:
1、馬錢子經(jīng)過砂炒,炒制不會改變成分,含量沒有變化。即“ 【含量測定】 同藥材?!?
2、士的寧既是治療性成分,又是毒性成分,所以要控制它的上下限度。即“ 馬錢子粉【含量測定】 按干燥品計算,含士的寧(C21H22N2O2)應(yīng)為0.78%~0.82%”; 而 馬錢子堿為治療性成分,故而其含量以高為佳,即 馬錢子粉【含量測定】 按干燥品計算,含“ 馬錢子堿(C23H26N2O4)不得少于0.50%”。
3、純馬錢子粉經(jīng)淀粉勾兌后,含士的寧與馬錢子堿的比例范圍與原比例不同,就是會收窄。即士的寧:馬錢子堿= 1.20%~2.20% : 0.80% =1.5 ~ 2.25:1(馬錢子或制馬錢子)≠0.78%~0.82%=0.50%=1.56~1.64:1(馬錢子粉)。
我們再來看一下“十五”國家規(guī)劃教材,全國高等中醫(yī)藥院校規(guī)劃教材《中藥炮制學》中對馬錢子的研究內(nèi)容:
【炮制研究】馬錢子主含生物堿,其中以番木鱉堿(即土的寧)和馬錢子堿為多,還有偽番木鱉堿、偽馬錢子堿、異番木鱉堿、異馬錢子堿等16種生物堿。此外,尚含馬錢子 苷。士的寧和馬錢子堿是馬錢子中的有效成分和有毒成分。
1.對化學成分的影響
(1)馬錢子 炮制因受熱的程度不同,其土的寧和馬錢子堿含量也不同。實驗證實,炮制時隨炮制時間延長,土的寧和馬錢子堿的含量越來越低。因此,馬錢子炮制去毒是有科學道理的。但防止成分被過度分解破壞,炮制溫度和時間應(yīng)嚴格掌握。一般認為砂炒時砂溫以240℃~250℃,油炸時油溫以220℃~250℃為宜。
(2) 馬錢子經(jīng)炮制后,總生物堿、土的字、馬錢子堿含量均有下降, 但以土的寧下降最少,馬錢子堿降低最多,馬錢子堿的藥理強度僅為士的寧的1/40,因此,通過炮制可除去療效較差而毒性較大的馬錢子堿。
(3)研究證明,生馬錢子含有12種生物堿,砂燙和油炸炮制品則增加了異馬錢子、2-羥基-3-甲氧基土的寧、異馬錢子氮氧化物、異土的寧氮氧化物4種生物堿。從砂燙和油炸馬錢子的生物堿種類鑒別來看,炮制后的馬錢子生物堿種類增多了,但總生物堿下降很小。
(4) 炮制后土的寧和馬錢子堿的含量顯著減少,同時異土的寧和異馬錢子堿等開環(huán)化合物的含量明顯增加。這是由于士的寧和馬錢子堿在加熱過程中醚鍵斷裂開環(huán),轉(zhuǎn)變成它們的異型結(jié)構(gòu)和氮氧化介物。被轉(zhuǎn)化的這些生物堿毒性變小,且保留成或增強了某些生物堿的活性。
(5)當溫度在230℃ ~240℃、時間為3 ~4分鐘時,土的寧 轉(zhuǎn)化了10%-15%,馬錢子 堿轉(zhuǎn)化了30% ~35%,而此時士的寧和馬錢子堿的異型和氮氧化合物含量最高。如果低于該 炮制溫度和小于該炮制時間,土的寧則不易轉(zhuǎn)化成異型和氮氧化物,士的寧減少甚微;如果高于該炮制溫度和延長該炮制時間,土的寧、馬錢子堿,連同生物堿的異型和氮氧化合物等馬錢子中大部分成分將一同被破壞成紊亂無章、無定形的產(chǎn)物。士的寧和馬錢子堿的異型化。
(6)士的寧的熔點為280℃~282℃,馬錢子堿的熔點為180℃~182℃,通常炮制馬錢子的溫度為230℃~240℃,該溫度似不足以破壞土的寧的結(jié)構(gòu),而只能破壞馬錢子堿的結(jié)構(gòu)。實際上. 馬錢子經(jīng)炮制后士的寧和馬錢子堿的含量均明顯減少,只是前者減少得少一些,而異士的寧、異馬錢子堿等有明顯增加,此現(xiàn)象很難從熔點去解釋。經(jīng)精密的方法測定,士的寧加熱到230℃ ~240℃還相當穩(wěn)定,若將士的寧和 馬錢子堿的單體混合加熱,則士的寧形成氮氧化物和異型生物堿的速度大大加快,并且在230℃ ~240℃達到高峰。即兩種單體 混合后,降解士的字的溫度降低了,這可能是產(chǎn)生了共熔現(xiàn)象,士的寧在馬錢子中與另外10多 種生物堿及其它成分共存,也會產(chǎn)生此現(xiàn)象。
7)炮制時士的寧和馬錢子堿的減少是一個在高溫條件下,加速其氧化分解的物理化學變化過程。在相同條件下,馬錢子堿相對比士的寧易于分解破壞。
8 )經(jīng)過砂燙、油炸等法炮制后,馬錢子苷含量均大幅度下降,可能是經(jīng)過高溫加熱后,馬錢子苷被破壞所致。
9) 馬錢子砂燙后水煎液中鋅、錳、鈣、鐵、磷等24種微 量元素含量明顯增高,而汞等9種元素含量大大降低, 且大多為有害元素,這也為馬錢子炮制后降低毒性,提供了一定依據(jù)。
河南奧林特藥業(yè)專注于制馬錢子和馬錢子粉的生產(chǎn)和研究,它們在實際炮制過程中,以電磁炒藥機(浙江金竺生產(chǎn),升溫可能有些慢)溫度設(shè)置260℃,顯示達260℃左右,探槍探測溫度245℃左右時,投入砂子體積1.5倍量的馬錢子,燙制時間約25~30分鐘,方可達到其鼓起,表面顯棕褐色或深棕色,內(nèi)部子葉紅褐色并有小泡的性狀標準 。
在含量指標變化方面,部分近似于《中國藥典》標準,部分近似于 《中藥炮制學》的研究。
從全國高等中醫(yī)藥院校規(guī)劃教材《中藥炮制學》中對馬錢子的研究內(nèi)容看:
1、馬錢子經(jīng)過炮制(砂炒),士的寧和馬錢子堿的含量均降低。即“ 炮制后土的寧和馬錢子堿的含量顯著減少”。
2、士的寧為重要的治療性成分,而馬錢子堿則為療效低而毒性大的應(yīng)限控成分。即“馬錢子堿的藥理強度僅為士的寧的1/40,因此,通過炮制可除去療效較差而毒性較大的馬錢子堿”。
3、馬錢子經(jīng)過砂燙炮制后,士的寧的含量與馬錢子堿的含量比例是加大的,也就是生馬錢子的士的寧:馬錢子堿 =1.5 ~ 2.25:1>馬錢子粉或制馬錢 子。即“實際上.馬錢子經(jīng)炮制后士的寧和馬錢子堿的含量均明顯減少,只是前者減少得少一些”。
從《中國藥典》的標準數(shù)值和《中藥炮制學》研究結(jié)果看,二者存在較大的矛盾,對比如下:
1、 《中國藥典》中,生馬錢子和制馬錢子的標示含量沒有變化; 而 《中藥炮制學》則申 明炮制后土的寧和馬錢子堿的含量顯著減少。
2、推理上, 《中國藥典》中, 士的寧既為治療性成分,又為毒性成分,馬錢子堿為毒性較低的治療性成分;而《中藥炮制學》則申明 , 士的寧為重要的治療性成分 ,而馬錢子堿則為療效低而毒性大的應(yīng)控制成分。
3、 《中國藥典》中 ,馬錢子經(jīng)過砂燙炮制后,士的寧的含量與馬錢子堿的含量比例是縮窄的;而 《中藥炮制學》 的研究結(jié)果是二者比例加大的。
商榷:
1、《中國藥典》 借鑒 《中藥炮制學》 的研究成果,將制馬錢子的含量指標降低,特別是馬錢子堿的含量指標。
2、馬錢子粉中,士的寧和馬錢子堿的比例上,需根據(jù)生馬錢子到制馬錢子中二者含量的變化情況,以科學實際的比例制定。也就是提高士的寧的含量比例,或降低馬錢子堿含量的比例。
3、馬錢子粉中士的寧上下限的范圍應(yīng)是的加寬一點。因為原藥材要求是1.20% ~ 2.20%,區(qū)間差1%,而馬錢子粉則為0.78%~0.82%, 區(qū)間差僅0.04%,是否可調(diào)整為0.75 %~0.85% 。
4、既然馬錢子經(jīng)過炮制,其2含量下降,是否也應(yīng)該對制馬錢子的含量進行下調(dià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