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4首[唐補(bǔ)113]
晚出左掖
杜甫
晝刻傳呼淺,春旗簇仗齊。
退朝花底散,歸院柳邊迷。
樓雪融城濕,宮云去殿低。
避人焚諫草,騎馬欲雞棲。
[寫作背景]
值夜班還忙于寫奏章,杜甫的工作熱情實在是高。
高投入未必有高回報,每封奏章都石沉大海,沒有消息。換名話說,杜甫的建議肅宗均不采納,全部槍斃。
是自己的能力有限,還是因為房琯之事肅宗對自己仍持偏見,能有結(jié)果。
這是一個人特別尷尬難受的時期。
品讀這首詩。
[本詩簡析]
解釋題目《晚出左掖》
左掖:門下省。
晚出左掖:下班晚走。
——晝刻傳呼淺,春旗簇仗齊。
晝刻:天剛亮,即群臣上朝前的時候。
傳呼:這里指宮人報時。
春旗:上朝前,文武大臣列隊在殿外等候,每隊的前面應(yīng)該有隊旗,而隊旗的顏色就象春天的花紅草綠。
大臣們列隊等待上朝的時候,閑著也是閑著,難免唧唧喳喳。
估計杜甫不閑聊,專心以待,否則,他怎么知道宮人“傳呼”得“淺”。
猜測詩人有心事。
雖然心事重重,但依然充滿希望,盎然的“春旗”,令詩人鼓鼓。
什么心事?
——退朝花底散,歸院柳邊迷。
上朝不是走過場,大臣上奏,皇帝拍板點評,布置任務(wù)。
皇帝說什么很重要,杜甫聚精會神地懷揣小兔兔,自己上書的建議,肅宗重視嗎?能提及嗎?
退朝,人們走出殿堂,在花樹下散去?;氐介T下省,站在柳樹邊,迷茫。
顯然,又被肅宗忽略。
——樓雪融城濕,宮云去殿低。
去:距。
再沒心沒肺,杜甫也應(yīng)該想想皇帝是不是還在嫌棄自己,還是因為房琯那事嗎?況且杜甫很有心很有肺。
殘雪已經(jīng)消融,春暖花開,你皇帝的糾結(jié)還沒消融嗎?
看著剛剛上朝的宮殿,云朵低垂,杜甫的壓抑還在繼續(xù)。
這2句,隱約道出對肅宗的不滿。
——避人焚諫草,騎馬欲雞棲。
諫草:奏章的草稿。
懷疑肅宗的同時,也在懷疑自己,懷疑自己審時度勢的能力,自己的奏章是不是不合時宜,不切中時弊?
尚且理智的杜甫,沒有一味怨天尤人,開始慎獨自省。
下班了,眾人走后,我們看到了令人驚詫的一幕。
避開他人,一個人偷偷地?zé)爸G草”。
燒的過程就是否定自己的過程,然而他有更好的足夠令肅宗重視的建議嗎?
如果有,他就不會避人偷偷地?zé)蛻?yīng)該理直氣壯地?zé)?br>
這也不是,那也不是,反復(fù)地否定,又反復(fù)地重新再來。讓人想起4個字:無所適從。
領(lǐng)導(dǎo)不欣賞,在辦公室就覺得低人一等,嚴(yán)重不自信,腰桿難挺。自尊心驅(qū)使,鬼使神差般地干事喜歡偷偷摸摸。
難受。
工作不得志,男女有著巨大的差別:
男人頂天立地,工作中的郁悶不愿帶到家里,不愿打擾妻子兒女,是禮貌,更是責(zé)任,家庭生活應(yīng)該快樂。
女性情感至上,丈夫是依賴,自己的郁悶就是他的郁悶,同甘共苦,風(fēng)雨同舟,不和你說,那我和誰說?
不愿帶回家里,只能自己解決。晚回家,回家的路上慢慢騰騰,亦或途中小憩,吸支煙喝口水看人下棋啥滴。
總之,回家晚,到家時,雞已上窩。
這首詩,最大的特點就是寫了詩人一整天的活動。有期盼有等待,有失落有迷茫,有懷疑有自省,最后不知所措。
尷尬難受的一天。
讀到最后2句,令人欲罷不能,古人的苦,現(xiàn)代人的苦,都是一樣的苦。
解析完畢。
================================
難受的杜甫。
晚出左掖
杜甫
晝刻傳呼淺,春旗簇仗齊。
退朝花底散,歸院柳邊迷。
樓雪融城濕,宮云去殿低。
避人焚諫草,騎馬欲雞棲。
謝謝閱覽。
本站僅提供存儲服務(wù),所有內(nèi)容均由用戶發(fā)布,如發(fā)現(xiàn)有害或侵權(quán)內(nèi)容,請
點擊舉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