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13日晚,在壹課平臺,講了一場思維導圖微課。
學員大部分都是在校大學生,問了很多問題。
有好幾個人問到關鍵詞,這個問題比較難,先嘗試回答一下。
如何抓住關鍵詞,每次整理,感覺自己好啰嗦?
關鍵的字詞如何歸納整理呢?
這兩個問題,都涉及到關鍵詞。
關鍵詞可以說是思維導圖非常重要的一個點。思維導圖所以高效,一部分原因是因為使用了壓縮度極高的關鍵詞。
關鍵詞提煉技術(shù),也是思維導圖的一個難點和要點。
提煉關鍵詞,有幾點要注意:
1、一線一詞。
就是一個分支,一個關鍵詞,不要有多個關鍵詞。
2、關鍵詞有助于記憶和回想。
這個要求就比較高,比較難。
記憶性關鍵詞往往是一些形象鮮明的名詞或動感強烈的動詞。
舉個例子:老師們要當“四有”好老師,哪四有?有理想、有道德情操、學識扎實、有仁愛之心。
有個學員,將四有總結(jié)為“利刀扎人”四個字,很形象,很有畫面感,一下子就記住了。
利,諧音“理”,就是有理想;刀,諧音“道”,就記住了道德情操;扎,學時扎實;人,諧音“仁”,要有仁愛之心。
這是用諧音的方法來提煉關鍵詞,提升記憶效果。
比較費腦子,但是效果很好。
這一提煉的不足就是,用“利刀扎人”總結(jié)“四有”,不好聽,上不了大雅之堂。
3、關鍵詞精準,還原度好。
啥叫精準?精,是精煉,準是準確;這兩個有時候是相互矛盾的,精煉了,準確度必然下降;準確了,就不一定精煉;關鍵是把握一個度。
精準,很多時候,也是一個相對概念。對某些人而言,非常精準,對另一些人而言,云里霧里。
“導圖”,比“思維導圖”要精煉,在業(yè)內(nèi)人士看來,準確度也夠,可謂精準。但是在外行人看來,怎么有“思維導圖”,又有“導圖”,還有“腦圖”、“思維圖”,這些是不是同一個東西呀?云里霧里。
啥叫還原度好,就是你看到關鍵詞后,能夠回想起內(nèi)容,而且回想的比較準確。
常用的縮寫,就是很好的關鍵詞。如,"中國"就是“中華人民共和國”的一個精準、還原度好的關鍵詞?!暗轮求w美勞”、“swot分析”,這些常用的套路,都是很好的關鍵詞。
“兩個計劃”、“三項工程”、“四個方案”等等報告中常用的提法,概括性好,但是還原度不夠好,你根本不知道三項工程是啥。
4、主干之間關鍵詞的邏輯關系一致或者接近。
這個涉及到一批關鍵詞相互之間的邏輯關系,盡量一致或者接近,就是屬于同一個層級。
比如:紅橙黃綠青藍紫,就是同一個層級的,而且都是顏色;
比如:紅,綠,色彩,就不是同一個層級的,有包含關系;
比如:紅,綠,方形,邏輯關系就不一致。
一般都有一些約定俗成的。
比如,記敘文的六要素:時間、地點、人物、事件。其中事件又分為起因、經(jīng)過、結(jié)果。
比如,準備會議,可以從時間角度來劃分關鍵詞,就是:會前、會中、會后;從任務角度劃分關鍵詞,可以有:準備材料、準備信息、準備人等。
比如六頂思考帽,和田十二法、SMART原則,這些都是天然的關鍵詞。
5、關鍵詞分類清晰正確
跟上面那條類似。
分類有一個很重要的原則,就是"MECE"原則,簡單的講,就是“分清分盡”。
分清,是所分的類相互獨立,沒有交叉;比如,把人分為男人和女人兩類,就是分清了。。。。暫時不考慮人妖等特殊情況。
分盡,就是所分的類,把總類都窮盡了,沒有遺漏。比如,把人分為男人和女人,就是分盡了。
把人分為“男人”和“已婚女人”,分清了,因為沒有交叉;但是沒有分盡,把未婚女人遺漏了。
提升關鍵詞提煉技巧,一要多練習,會更有感覺;二要多學習,常用的分類規(guī)則,會更有了解。
感覺意猶未盡,今天先寫到這,還有很多問題,慢慢再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