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即便無人看管,回家也會主動先做完作業(yè),然后再去玩耍。
——作業(yè)沒有完成時,有朋友相邀玩耍,雖然心向往之,但仍會拒絕。
——學習時很少無故走神,即便一時分心也能很快恢復。
——除了不會做的題目外,會做的部分完成度好、正確率高,返工率低。
——看電視或打游戲遵守時間規(guī)定,時間到時雖依依不舍,但會果斷停下。
——吃飯不需三催四請,喊一聲便會立刻放下手頭的事情過來。
——成績保持穩(wěn)定,偶有失誤,但不會因此喪失信心。
缺【自控力】的孩子又長什么樣?
——看起電視沒完沒了,過了約定時間也不停,強行停止就耍賴撒潑哭鬧。
——回家絕不主動做作業(yè),能賴就賴,能拖就拖,經(jīng)常拖到晚上九、十點鐘。
——做作業(yè)時需要人盯著,不然就長時間發(fā)呆、走神或擺弄小玩意兒。
——作業(yè)完成度和正確率很差,總是需要返工或訂正,還總要訂正好幾遍才能做對。
——整天想著玩手機,一玩起來就是幾個小時,飯也可以不吃,覺也可以不睡。
——成績時好時壞,家長盯得牢了,稍微好一點;家長稍稍放松,成績便直線下降。
你家的屬于哪一種?
這兩種孩子只差了一種能力——自我調(diào)控能力。美國芝加哥大學兒童心理學教授達娜·薩斯金德(Dana suskind)博士對這項能力進行了總結(jié):
——控制脾氣的爆發(fā)和不適當?shù)谋l(fā)。
——控制對誘惑的反應。
——抑制怒吼或攻擊他人等劇烈反應。
——遇到消極情緒或面臨嚴重問題時壓抑住自己的“自然”反應。
要培養(yǎng)這種能力,靠說教是行不通的!因為【自控】屬于大腦的一種高級功能,就像肌肉一樣,必須靠鍛煉才能提高。
那么如何鍛煉才能有效呢?
美國著名臨床心理學家、國家兒童醫(yī)療中心成員威廉·斯蒂克斯魯?shù)虏┦浚╓illiam Stixrud,PhD)指出:兒童只有在擁有充分空間自己做決定時,他的大腦才能習慣并善于做出艱難的選擇,并練就無比的自我調(diào)控能力。
換句話說,要讓孩子掌握【自我調(diào)控】,多給他空間讓他做選擇才是最佳方法。
家長可以在任何場合,任何環(huán)境,把【命令式】的話語,改成【建議提示型】的溝通,給孩子自己選擇的機會。比如“今天你想穿哪件衣服?”、“晚上你想吃什么菜?”、“你喜歡故事里的哪個角色?”、“你想看哪一本繪本?“等等。選擇的次數(shù)越多,他的【自我調(diào)控能力】就會越強。
如果你家的孩子還小,那么一定要抓緊時間訓練;如果你家的孩子已經(jīng)長大,那么現(xiàn)在開始也為時不晚。想要將來做省心的爸媽,改一改你的教育習慣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