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濤作畫圖 紙本立軸 石濤作畫圖(448萬元,2009年11月中國嘉德)
鐘馗搔背圖鏡框 設色紙本1936年作 劉海戲蟾 1942年作(313.6萬元,2009年11月中國嘉德)
劉海戲金蟾 立軸 設色紙本
“劉海戲金蟾”出現(xiàn)在大量的民間年畫和剪紙中,歷代畫家也有不少這一題材的佳作傳世。齊白石筆下的劉海為喜笑顏開的頑童形象,其頭發(fā)蓬松,額前垂發(fā),懷抱一只三足大蟾。充滿了喜慶、吉祥的財氣。金蟾被看作是一種靈物,古人認為得之可以致富。據(jù)說,劉海用計收服了修行多年的金蟾,得道成仙?!皠⒑蚪痼福痼竿陆疱X”。他走到哪里,就把錢撒到哪里,救濟了不少窮人。此圖中蟾蜍造型準確,生動有神,人物線條蒼勁渾厚,時見飛白,設色清淡柔和。構(gòu)圖簡潔嚴謹,虛實結(jié)合。粗與細,濃與淡,色與墨處理得恰到好處,寥寥數(shù)筆,將劉海天真浪漫、樸實無華之神態(tài)畢現(xiàn)于紙上。白石老人的繪畫具有漫畫的成分,極富浪漫主義色彩,而這種浪漫只有在人物畫中才有最直接、最豐富、最夸張的體現(xiàn)。
百 壽 立軸 設色紙本
款識:百壽。借山吟館主者齊白石書于京華,用少年時本。鈐?。喊资?、悔烏堂 收藏章:湖帆鑒賞
本品為齊白石成熟時期創(chuàng)作作品,并以兩大篆字“百壽”入畫,更可知為齊白石精心繪制作品。本幅作于白石中晚期的作品是以其早年稿本為底稿?!鞍賶邸鳖}材白石有多幅,大抵為古裝母子圖。本幅選取的角度為母親的背影和懷抱的幼童。母親大襟以極富篆隸筆意的墨線大筆勾勒,未設色,裙褲薄施淡紅,幼童正面觀眾,衣服施以朱紅,淡染赭色與花青,突出了幼童的圓潤肌膚和青春稚嫩,幼童眉眼清澈,而運筆粗重,以粗襯細的手法頗具新意。幼童手握的松枝與母親的環(huán)佩則暗示了長壽的含義。
柏壽圖 立軸 設色紙本1946年作 柏壽圖 立軸 設色紙本 1950年作
款識:柏壽。我乖乖拜壽去吧。白石老人八十六歲。
這幅《柏壽圖》是將“民間氣息”和“真實情感”巧妙融合的精品之作,既以民間常見的拜壽為題材,又借此展現(xiàn)了感人至深的母子親情。此畫面布局使觀畫者與畫面本身的距離拉得很近,仿佛我們就站在母子身后,孩子正好一轉(zhuǎn)身沖著觀者微笑。此畫的精妙之處也就在于此。整幅作品具有很強的現(xiàn)場感,生活氣息濃烈,情真意切,畫面與觀者之間是坦誠相見的,沒有任何的隔閡。
偷桃圖 紙本立軸 東方朔獻壽圖(302.4萬元,2009年11月北京保利)
呼雷 鏡心 設色紙本
款識:△呼雷。不見故事。萍翁。△余曾為上寶山畫八大幅,后又為畫王母等仙佛,今又為畫此八幅,不可謂不多矣。請看老萍曾為幾人作此等畫耶?一笑,萍又記。鈐?。侯l生(朱文)、齊璜(朱文)
《呼雷》這幅作品在齊白石的所有人物畫中是極為特殊的,是白石老人一生中此題材的惟一作品。極有想象力,具有“漫畫”般的意趣,又有豐富的浪漫主義情懷。首先是他的“擬人化”,天上的雷公是只公鷂的形象,手拿利斧,試想天下有何等畫家有此想象。故白石老人也自題云:“不見故事”也。二是他的對比呼應,白石老人通過畫面人物與景象的上下呼應,使“我自巋然不動”的人物形象極有感染力。三是題跋。此畫的跋尤其是末跋分明是一篇小散文,將此畫創(chuàng)作過程與內(nèi)心感受一一寫入跋中,風神意趣,不在“畫下”。四是題字書法,白石老人的書法在近現(xiàn)代眾多畫家中是最出名的。他學二王、入李北海,而能在遵古中出新。他的楷書學金農(nóng),題跋字法極自然貼切,深知中國畫形式與內(nèi)容的協(xié)調(diào)關(guān)系被書法點化的“竅門”。
人物(八幅) 鏡心 設色紙本 1941年作 (682萬元,2005年5月中國嘉德)
本站僅提供存儲服務,所有內(nèi)容均由用戶發(fā)布,如發(fā)現(xiàn)有害或侵權(quán)內(nèi)容,請
點擊舉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