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大金剛(又稱 四大天王)鎮(zhèn)守釋迦佛世界的四大部洲,手執(zhí)寶物表示“地、火、水、風”四大劫,即表示四大皆空的含義。
南方增長天王——毗琉璃,護持南方國土,能使人善根增長,手執(zhí)寶劍【風】
增長天王身青色,穿甲胄,手仗寶劍,他住須彌山琉璃埠。“毗琉璃”梵文譯音,即意“增長”,據(jù)說他能率諸鳩般荼、薜荔等主守南方浮提洲。能傳令眾生,增長善根、護持佛法。
東方持國天王——多羅叱,護持東方國土,是樂神領袖,手持琵琶【調】
持國天王身白色,穿甲胄,手持琵琶。主守東方,據(jù)稱他能護扶國土,故稱東方持國天王。“多羅吒”,乃梵文譯音,“持國”意為慈悲為懷,保護眾生。他住須彌山黃金棰是主樂神,故手持琵琶,表明他要用音樂 來使眾生皈依佛教。
北方多聞天王——毗沙門,護持北方國土,其福德名聞四方,手持黃傘【雨】
多聞天王身綠色,穿甲胄,右手持寶傘(又稱寶幡)左手握神鼠——銀鼠。“毗沙門”梵文譯音,意即“多聞"。“多聞”比喻福、德 ,聞于四方。他住須彌山水昌盛,手持寶傘,用以制服魔眾,護持眾生財物。
西方廣目天王——毗留博文,護持西方國土,是龍群領袖,手繞一龍【順】
廣目天王身白色,穿甲胄,手中纏繞一龍。“毗留博叉”梵文譯音,意為 “廣目,'。能以凈天眼隨時觀察世界,護扶人民,他住須彌山白云量,為群龍領袖,故手纏一龍,也有稱赤索,看有人不信佛教,就 用赤索捉來,使其皈依佛教。
四大天王中,最得意者是北方多聞天王毗沙門。 四天王原本各護一方,并無高下之分。但從唐朝起,北方天王毗沙門從四大金剛中脫穎而出,不僅是護法神,還被視為軍旅保護神,以至于后來演變?yōu)閶D孺皆知的托塔李天王。
北方毗沙門天王聲威大振,同唐代的一段傳說相關——安西城被圍困,馳表請援兵。無奈千里路遙,唐明皇詔高僧不空設法解救。不空口誦密語,請北方天王援救。傳說,毗沙門天王金身在城北門樓上出現(xiàn),并有神鼠咬斷敵軍弓弩弦,圍城兵驚潰。毗沙門為北方天王,所以傳說故事敷衍出城北門的情節(jié)。清代錢泳《履園叢話》說,“今寺院門首必設四金剛,即佛家所謂四大天王也”。錢泳溯其所由,講到不空和尚誦密語,神兵見于殿庭;而前方云霧中見神兵鼓噪,有金色鼠皆咬斷敵軍弓弦,城坳忽放光明。
唐玄宗時期,北方天王已在四天王中獨領風騷。不空和尚曾翻譯《北方毗沙門天王隨軍護法真言》。唐代《興唐寺毗沙門天王記》則說,玄宗時軍旗上已畫北天王像,城防、營寨祀天王像。北方毗沙門天王信仰,至宋不衰。這一民俗信仰,無疑為北門主兵之說涂上一筆醒目的色彩
本站僅提供存儲服務,所有內容均由用戶發(fā)布,如發(fā)現(xiàn)有害或侵權內容,請
點擊舉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