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叔祖類————
在位時間:
生
亞圉卒,子公叔祖類立。公叔祖類卒,子古公亶父立。
家庭關(guān)系:
父
子
※※※※※※※※※※※※※※※※※※※※※※※※※※※※※※※※※※※※※※※※※※※
————亶(dǎn)父————
在位時間:
生
亶(dǎn)父,一名古公或古公亶父,古代周族首領(lǐng),傳為后稷第十二代孫,公劉第八世孫,是周文王的祖父,是使周族興盛的一位重要人物,史書上稱其為大王。
戎狄的勢力范圍逐漸擴大,到了古公亶父時期周族又陷入了與戎狄間的大規(guī)模的摩擦沖突中,考慮到整個部族的發(fā)展需要,亶父委曲求全向狄人進獻物品以期在退讓中求得發(fā)展和生存,但狄人不守信,仍對周部族進行襲擾。周族部落首領(lǐng)亶父無奈親自指揮遷徙,率領(lǐng)族人離開豳地向東南進發(fā),翻越梁山后沿著沮(jù)水(今陜西韋河)西進,然后渡過漆水(今陜西橫水河)來到岐山之下的周原。
周原包括今陜西省岐山、扶風(fēng)兩縣的一部分,土地肥沃,亶父決定在此定居。周族在此繁衍生息,漸漸形成了一套發(fā)于宗族卻又涵蓋社會上達國家的祭祀系統(tǒng),最終把活動的中心由涇水流域遷到這里,終西周之世岐山都是極為重要的政治中心。
公亶父改變了游牧民族的風(fēng)俗,建筑城邑房屋,設(shè)立官吏,改革戎狄風(fēng)俗,開墾荒地,發(fā)展農(nóng)業(yè)生產(chǎn),把民眾分成邑落定居下來,建立諸侯國,得到了商王朝認(rèn)可?!埃ㄉ掏酰┪湟伊?,邠遷岐周。命周公亶父,賜以岐邑”《竹書紀(jì)年》。因地處周原,故姬姓從此稱周人,“定國號為周,粗皆國家雛形。”
公亶父使周族逐漸強盛起來,奠定了周人滅商的基礎(chǔ)。古公卒,少子季歷繼位,是為公季,后周人追稱王季。王季的兒子昌,即周文王。
遷周族于岐山之陽的周原和開始翦商的事業(yè),是公亶父兩項最大的功績。
家庭關(guān)系:
父
·妃
太王的夫人太姜,是有邰(tái)氏的女兒,她的容貌非常地端莊美麗,性情貞靜柔順。太姜生了太伯、仲雍和季歷三個好兒子,她能夠以身作則教導(dǎo)兒子,使他們從小到大,在品德行為上都沒有過失。太王鐘愛季歷的兒子姬昌,太伯和仲雍為了讓位給弟弟季歷,就逃到荊蠻之地,這成為了歷史上兄弟禮讓友愛的千秋佳話。這一切無不歸功于母親太姜,對兒子的良好的教育。
太姜是丈夫賢明的輔佐,太王所辦的大事,包括遷徙岐下,都和夫人太姜商量。太姜以「貞順」的女德,成為丈夫最得力的左膀右臂,是周朝創(chuàng)業(yè)垂統(tǒng)之時的一名賢德的婦人。
在中國的歷史上,周朝三位開國先君的夫人,都以母儀天下的德范,輔佐和教化了開萬世太平的數(shù)位君王。她們是夫君的良佐,是胎教的良范,他們是以女德化育千秋百代的周初「三太」:太姜、太任(季歷的夫人)和太姒三位賢妃。
太姜長子
太姜次子
太姜少子
季歷妃
※※※※※※※※※※※※※※※※※※※※※※※※※※※※※※※※※※※※※※※※※※※
參考資料:
中國歷史系列《圖說天下》
部分摘自:
百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