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生民立命
為往圣繼絕學(xué)
故,多讀書,多思考魯迅先生一向?qū)Α妒酚洝范际欠浅8叩脑u價。那么他的作者自然也是一位非常有名的史學(xué)家,這個人的名字叫做司馬遷,司馬遷是一個具有廣大胸襟的人。
司馬遷,是西漢時期的文學(xué)家、散文家,任太史令。司馬遷小時候在父親司馬淡的指導(dǎo)下學(xué)習(xí),十歲的時候就表現(xiàn)出過人的天賦,那個時候就可以誦讀《左傳》、《國語》、《尚書》等國學(xué)經(jīng)典。
在司馬遷長大一點后,其父親司馬談就讓司馬遷出門游歷天下,搜集以前的一些有關(guān)歷史的故事,然后再去看看一些歷史舊址。
后來因為父親的緣故,司馬遷也得以上朝為官。在父親臨走前,留給司馬遷一項非常大的遺命,就是編纂國家的歷史。身為太史令,這就是本職工作,自然也就答應(yīng)了。
又因為當(dāng)時的漢朝處于盛世,長安匯聚了天下有才能的賢士,其中對司馬遷影響最大的莫過于董仲舒和孔安國。董仲舒是著名的儒學(xué)大師,孔安國是孔子的后人,家中有大量著作,對司馬遷寫史記提供了很大的幫助。
天漢二年的時候,漢武帝下旨剿滅匈奴右賢王,漢武帝召見李陵,想要讓他為大軍運送糧草。但是李陵可不愿意,李陵自恃自己的將士都是虎狼之師,認(rèn)為自己可以獨當(dāng)一面,不愿意為其他人運送糧草。
李陵決定向皇上請求,希望皇上可以給他5000步兵去與匈奴作戰(zhàn)。漢武帝認(rèn)為這樣也很好,便答應(yīng)了他的請求。
但是再厲害的軍隊也會因為中埋伏而發(fā)生潰敗,李陵在?;皆庥隽藛斡谥髁Σ筷牐捎谧约旱牟筷?,過于深入,援兵不能及時趕到戰(zhàn)場,匈奴的軍隊卻越打越多,彈盡糧絕之后,李陵最終選擇了投降于敵軍。
這件事之后,漢武帝非常的憤怒,朝廷里的大臣,都要求給李陵定罪。但是這個時候一個瘦弱的身軀站了出來,這個就是司馬遷。要知道當(dāng)時沒有一個人會愿意幫李陵這個投敵的犯人說話的。
司馬遷對皇上說:“李陵本性是一個好人,在軍隊里都有很好的信譽(yù),心中有一顆愛國之心。這一次,李陵只帶了5000步兵,卻吸引了匈奴的主力部隊,而且還殺了10000多匈奴,雖然戰(zhàn)敗投敵了,但是功過相抵”。
而且他還相信這次李陵并不是真心投降,而是想找機(jī)會為漢朝立功。最后禁不住小人的讒言,漢武帝殺了李陵全家,司馬遷也因為幫李陵說話被定為誣罔之罪。要知道這個罪在當(dāng)時按律要斬頭的。
司馬遷在獄中感慨良多,《漢書》寫到“人固有一死,死有重于泰山,或輕于鴻毛”。這一死可能可以保住名節(jié),但是史書未寫,又怎敢離開人世。
漢朝的刑法還算通融,被判死刑的人有兩種方法可以免死,第一種是用錢買命,司馬遷為官清廉怎么可能會有錢來為自己贖死,第二種就是受“腐刑”。
司馬遷選擇了第二種,在極大的屈辱中,司馬遷背負(fù)著父親的遺命,以及自己一生的理想,在堅韌與屈辱中,完成了這曠世著作《史記》。
遭受這個極刑之后,他的妻人又是怎樣看待他的呢?司馬遷的妻子也是一個美麗的女子,她的名字叫做:柳倩娘,這個人是飛將軍李廣的外孫女,柳倩娘的父親也是一個文人,在家庭環(huán)境的熏陶之下,柳倩娘也是有名的才女。最后在李陵的介紹下,與司馬遷相識結(jié)婚。
兩個人都是文人,有很多的共同話題,婚后生活自然是夫妻和睦,相敬如賓。柳倩娘知道司馬遷寫史記要不停的在外收集資料,她不怕勞累,陪著丈夫一起到處游歷,尋找素材。
司馬遷遭遇刑法的時候,兩人已經(jīng)有了孩子。但畢竟是個文人,有自己尊嚴(yán)。每一次司馬遷和柳倩娘同床共枕的時候,司馬遷都會百感交集,悲憤難當(dāng)。司馬遷曾經(jīng)在《報任安書》中說到過“詬莫大于宮刑”??梢娝抉R遷內(nèi)心是多么的難受。
司馬遷入獄后,柳倩娘為保藏《太史公書》,忍痛別夫,改名換姓,返回司馬遷的故鄉(xiāng)韓城,遁入空門。
最終柳倩娘也深知丈夫內(nèi)心的痛苦,選擇了離開司馬遷,每一個月都回去照顧他一次,讓司馬遷專心的投入到寫書中區(qū),即使在司馬遷死后,倩娘也還是選擇了一個人度過余生,要知道當(dāng)時的漢朝女性地位是很高的,改嫁在漢朝時常有的事情,但是倩娘身為司馬遷的妻子,她選擇犧牲了自己,知道倩娘死前還一直維護(hù)著丈夫的尊嚴(yá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