退休3年,越來越感受到“歲月不饒人”的真實含義。最初的“渾身疼”到如今的更年期癥狀,睡不好,吃不下,內(nèi)心的慌亂,不是別人說“放平心態(tài)”就能夠立馬做到的。
我們太極拳隊伍里,有好幾位70多歲的大姐姐,有時看著姐姐們打拳,就想,如果自己20多年后,也能如姐姐們這般“自由自在”的打拳,閑聊,活得敞亮,就是自己最好的晚年了。
誰知,78歲的曹姐跟我說,健康很重要,但還有兩件東西對于我們老人來說,也是非常重要的,不到生命的最后,千萬不要被子女們的“哭窮”或者“孝心”都交出去了。
人到了一定年紀(jì)后,身上或多或少都會有些基礎(chǔ)病,隨著身體機(jī)能的下降,身子不爽是正常的,內(nèi)心焦慮或者多想,也是在所難免的。但,若想我們的晚年過得好些,就要守護(hù)好這3件東西,千萬不要輕易交出去。
手里的積蓄,是晚年的底氣
錢,是檢驗人心的最好的標(biāo)準(zhǔn)!王爾德曾說:“在我年輕的時候,曾以為金錢是世界上最重要的東西。現(xiàn)在我老了,才知道的確如此。”
深以為然。雖說金錢不是萬能的,但晚年沒錢卻是萬萬不能的。塵世間,多少親情都敗給了金錢。人到晚年的時候,子女能夠給父母錦上添花容易,但雪中送炭的子女實在不多。
病一場就發(fā)現(xiàn)了,有錢的老人在意的是,自己的身體何時能夠康復(fù);而沒錢的老人在意的卻是,自己這病需要多少錢?人性和人心在病床前演繹得淋漓盡致。
正如楊絳先生曾說:“惟有身處卑微之時,最有機(jī)緣看到世態(tài)人情的真相?!比死狭?,病一次就知道了,子女對我們的孝心有多少?
雖說我們這代父母只有一個孩子,自己手里的積蓄早晚都是子女,早晚都給他們,何不趁著自己活著,早些給了子女,彼此都開心。
但我要勸說一下,雖然我們只有一個孩子,但上了年歲,還是要學(xué)會“自私”點,給自己留些養(yǎng)老錢,把自己的退休金拿住了,自己想買些什么,用起來方便。
尤其是對我們的興趣愛好上,買些自己喜歡的東西,不僅有利于我們的生活,更會讓我們的精神豐盈。而把自己的全部積蓄都交給子女,想買啥都讓子女幫忙,時間久了,彼此會有分歧和矛盾。
生活里,有很多這樣的例子,父母把自己一輩子的積蓄,交給了子女,卻在自己需要用錢續(xù)命的時候,而子女卻拿不出錢來,不是被他們用了,就是被他們拿去“發(fā)財”了,就是沒有錢給我們。
可憐天下父母心。若把全部的養(yǎng)老錢都給了子女,自己有些小要求,都不好意思跟子女張口,時間長了,我們的內(nèi)心會郁悶,甚至把自己的小病拖成大病。
選擇如何養(yǎng)老的話語權(quán),是晚年的尊嚴(yán)
人老了,就會不由自主地思考養(yǎng)老問題。我們這代獨生子女的父母,能夠主動去養(yǎng)老院,但也有父母覺得應(yīng)該是“養(yǎng)兒防老”,主動提出跟隨子女居住,讓子女給老人養(yǎng)老。
看到一個年輕人說自己的父母才50多歲,就選擇跟隨自己一起居住養(yǎng)老。年輕人說自己的壓力很大,既要養(yǎng)房養(yǎng)車,還要養(yǎng)小兒,自己的父母跟隨自己,實在是沒有條件養(yǎng)父母。這樣矛盾就出現(xiàn)了,兒媳不愿意,兒子遭埋怨,老人卻覺得自己沒錯,這樣的家怎么過呢?
現(xiàn)在大多數(shù)父母都不會去跟子女一起居住的,因為居住在一起,自己就沒有話語權(quán),子女給什么生活,自己就過什么日子,不如自己單獨居住的好。
人老了,我們自己選擇養(yǎng)老的方式最好自己說了算,我們既不要對子女的生活指手畫腳,也不要讓自己的生活被子女把控,過自己的晚年生活,自己的日子自己作主,才是我們晚年的尊嚴(yán)。
面對有些子女的啃老,我們也要心里有數(shù),既不要過度寵溺子女,也不要活成“吝嗇老人”。在某些事情上,我們能幫子女的就伸把手,幫不了的,也要學(xué)會少說話。
把我們晚年的生活話語權(quán)留在自己的手里,既是對子女的放手,又是我們老人獨立的尊嚴(yán)。
居住的老房子,是晚年的避風(fēng)港
“金窩銀窩不如自己的老窩”,我們老人幫扶子女帶娃后,得體地退出子女的生活,千萬不要被有些“自私”的子女說:您就我這么一個孩子,早晚都要跟著我們一起居住養(yǎng)老,不如把老家的房子賣了,幫我們換套大一點的房子,或者是子女的投資。
其實,人老了,還是愿意在自己熟悉的環(huán)境下生活,即使遠(yuǎn)方再好,也不如自己的家好。所以,不論子女如何說,我們都要給自己留著老房子,等到我們百年后再隨孩子自己處理。
生活里,跟隨子女一起居住的老人,要不是為了照顧孫輩人,要不就是因為幫扶子女賣了自己的老房子,沒有辦法,只能跟隨子女居住了。
這些年,跟子女居住在一起的老人,有很多沒有享受到“三世同堂”的美好,反而徒增了很多的煩惱和矛盾。
為了我們自己的晚年舒暢舒心,我們最好留著自己的老房子,在無可奈何的時候,老房子是我們晚年的避風(fēng)港。
雖然人到晚年的時候,我們干不了什么活,但與相伴幾十年的枕邊人,相伴著在自己的家里生活,養(yǎng)點花,做自己愛吃的飯菜,喝喝茶,聊聊天,想怎么待著都舒心。
人老了,這三件東西放在自己手里,內(nèi)心會安寧,生活才會過得舒心,隨心而行,過自己的晚年生活,而不是一切都依靠子女,那樣我們的晚年就看良心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