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二上學期物權法線下課程思維導圖
民法典是“社會生活的百科全書”
民法典與每個人的生活息息相關
期末復習+法學筆記=奧利給
物權法|物權變動
▲圖片畫質實在不佳,有需要歡迎私我
補充說明
??本章的順序大體是按照新編21世紀法學系列《物權法》第七版教材為主
??其中內容部分以老師上課講的內容和書上的內容為主,將二者結合而成,改正了一些錯別字和不太通順的語句,因個人觀點可能會有出入,因人而異
??其中內容中標有★的部分是老師上課強調或自己認為的重點和難點內容,可以根據(jù)自己的能力判斷是否需要,因人而異
??友情提醒:本章內容所涉及到的案例分析僅僅適用于理論上的理解,屬于特例,在司法實踐當中很少有這樣極端的案例出現(xiàn),理解為主,因人而異
補充內容
★物權變動模式
我國立法采取了混合主義模式,以公示要件主義為原則,以登記對抗主義為補充
⒈債權意思主義
公式表達
⑴優(yōu)點
便利簡潔
⑵缺點
物權行為僅因債權行為的意思表示即生效力,不能從外部認識物權是否變動以及變動的時期,很容易對第三人造成傷害
【注】:不登記不對抗 & 不登記不生效
①不登記不對抗:物權發(fā)生變動之前
②不登記不生效:物權發(fā)生變動之后
⒉登記對抗主義
公式表達
⑴優(yōu)點
⑵缺點
由于公示與不公示的問題,使得物權關系產(chǎn)生了很大的變化,讓當事人之間的內部關系與第三人之間的外部關系存在不一致的情況,使得本該簡單明了的物權法律關系變得更為復雜
⒊公示要件主義(債權形式主義)
公式表達
⑴優(yōu)點
統(tǒng)一了物權當事人之間的內部關系與當事人以外第三人之間的外部關系
⑵缺點
⒋物權形式主義
⑴債權合意 ? →承認物權行為的無因性:物權行為的有效
⑵無效行為?物權合意?公示?物權變動
【注】:債權合意 & 物權合意
①債權合意→請求權
②物權合意→支配權
公式表達
★無效 & 效力待定 & 不生效
⒈無效
缺乏法律行為的有效要件,自始無效
⒉效力待定→既不是有效,也不是無效
⑴已發(fā)生民事法律行為,但其效力不能確定
⑵取決于行為人意思表示之外其他事實的發(fā)生
⒊不生效
生效的前置階段、騰空狀態(tài)(缺乏生效要件→沒有滿足生效條件→不產(chǎn)生物權變動效力)
【注】:行為成立的三種情況→有效、無效、效力待定
★動產(chǎn)交付
⒈現(xiàn)實交付
指對動產(chǎn)事實管領力的移轉,依據(jù)社會一般觀念和交易習慣,使受讓人取得標的物的直接占有
??外:市場經(jīng)濟中動產(chǎn)交付3種特殊情形→動產(chǎn)交付時常假借他人之手進行
⑴經(jīng)由占有輔助人為交付
??甲出售一輛汽車給乙,由甲的司機丙將該車交付給乙的司機丁
⑵經(jīng)由占有媒介關系為交付
??甲將一匹馬寄存在乙處,出售給丙,甲丙雙方約定,由甲將該馬交給馴馬人丁,代為訓練。乙依甲的指示將該馬交付給丁
【注】:在丁與丙之間成立占有媒介關系,丁為直接占有人,丙為間接占有人
⑶經(jīng)由被指令人為交付
??甲出售一幅畫給乙,乙轉售給丙,乙請甲徑直將該畫交付于丙,甲同意并照辦
【注】:不能認為丙直接從甲處取得該畫的所有權,因為丙可能不知道甲與乙之間的合同關系的性質和類型,即使為買賣合同,甲也有可能保留該畫的所有權。衡量當事人之間的利益狀態(tài),應當認為在甲與乙、乙與丙之間分別成立移轉所有權的讓與合意。所以甲將該畫交付給丙,在法律的瞬間時點同時完成甲對乙的交付和乙對丙的交付(乙取得該畫的所有權,再移轉于丙)
⒉簡易交付
指交付標的物已經(jīng)為受讓人占有,轉讓人無需進行現(xiàn)實交付的無形交付方式
??乙想要買西瓜,將西瓜放入購物車,向甲付款
【注】:西瓜已經(jīng)為乙占有,甲無需進行現(xiàn)實交付
⒊指示交付(返還請求權讓與)
指在交易標的物被第三人占有的場合,出讓人與受讓人約定,出讓人將其對占有人的返還請求權移轉給受讓人,由受讓人向第三人行使,以代替現(xiàn)實交付的交付方式
??甲將鉛筆借給乙用1個月,半個月后,丙找到甲想要買下鉛筆,甲同意并將鉛筆出售給丙
【注】:該鉛筆在乙的占有下,甲將其對乙的返還請求權移轉給丙,由丙向乙行使對該鉛筆的返還請求權
⒋占有改定
指在動產(chǎn)交易中出讓人與受讓人約定,由出讓人繼續(xù)直接占有該動產(chǎn),使受讓人取得對動產(chǎn)的間接占有,并取得動產(chǎn)的所有權
??甲因為要調往外地工作,乙想要甲把彩電賣給他。因工作臨時變動,甲的外地工作任務取消,甲向乙借用電視機1個月,乙同意借用給甲
【注】:甲與乙約定,由甲繼續(xù)直接占有該電視機,使乙取得對該電視機的間接占有,并取得該電視機的所有權
▼開通了留言區(qū),歡迎大家交流學習,多提意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