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心六月综合激情婷婷|欧美精品成人动漫二区|国产中文字幕综合色|亚洲人在线成视频

    1. 
      
        <b id="zqfy3"><legend id="zqfy3"><fieldset id="zqfy3"></fieldset></legend></b>
          <ul id="zqfy3"></ul>
          <blockquote id="zqfy3"><strong id="zqfy3"><dfn id="zqfy3"></dfn></strong></blockquote>
          <blockquote id="zqfy3"><legend id="zqfy3"></legend></blockquote>
          打開APP
          userphoto
          未登錄

          開通VIP,暢享免費電子書等14項超值服

          開通VIP
          稻盛和夫:越難的事,越要堅持做(深度好文)

          △ 是新朋友嗎?記得先點盛和利他關注我們~



          本文金句:

          在環(huán)境變動頻繁又劇烈的今天,經營者如果缺乏“無論如何也要達到目標、履行承諾”的堅強意志,經營將難以為繼。

          一、即使目標難以實現(xiàn)時,也不能“向下調整”

          我認為,所謂經營就是經營者意志的表達。目標一旦確定,無論發(fā)生什么情況,非實現(xiàn)不可,這種堅強意志在經營中必不可少。

          但是,不少經營者眼看目標達不成,或尋找借口,或修正目標,甚至將目標、計劃全盤取消。

          經營者這種輕率的態(tài)度,不僅使實現(xiàn)目標變得根本不可能,而且會對員工產生極大的消極影響。

          我對此事的深刻體驗,是在京瓷上市之后。企業(yè)一旦上市,就必須公開發(fā)表公司下一期業(yè)績預報,對股東做出承諾。

          但許多日本經營者往往以經濟環(huán)境變化為理由,毫無顧忌地將預報數(shù)字向下調整。但是在同樣的經濟環(huán)境下,有的經營者卻能出色地完成目標。

          我想,在環(huán)境變動頻繁又劇烈的今天,經營者如果缺乏“無論如何也要達到目標、履行承諾”的堅強意志,經營將難以為繼。

          一味地將經營去“湊合”狀況變化,結果往往不妙。因為向下調整過的目標,遭遇新的環(huán)境變動,不得不再次向下調整。

          一遇困難就打退堂鼓,必將完全辜負投資者和企業(yè)員工的信賴。既已決定“要這么做”,就必須以堅強的意志貫徹到底。

          還有一個要點,雖說目標就是經營者的意志,但是必須獲得員工的共鳴。

          起初是經營者個人的意志,但隨后必須讓全體員工發(fā)出“那么,讓我們一起干吧!”的呼聲才好。

          換言之,體現(xiàn)經營者意志的經營目標必須成為全體員工的共同意志。員工一般不肯率先提出讓自己吃苦的高目標,決斷得由經營者下。但自上而下的高目標,需要自下而上的響應。

          這就是“要把經營者的意志變?yōu)閱T工的意志”。

          做到這點不難,比如事前先講一番激勵的話:“咱們公司前景光明,雖然現(xiàn)在規(guī)模還小,但將來的巨大發(fā)展,大家可以期待?!?/span>

          然后開宴會,一起干杯后就開口:“今年我想把營業(yè)額翻一番?!鄙砼宰k事差勁卻善于揣摩上司心理的家伙,讓他們接話:“社長,說得對!干吧!”

          于是那些腦子好使、辦事利索但冷靜過度的人就難以啟齒。

          不然,一聽高目標,他們就會潑冷水:“社長,那可不行,因為……”

          講一大套行不通的理由。但這時的氣氛使消極者不好反對,而且不知不覺中甚至隨聲附和。高目標往往就在全員贊同之下得以通過。

          經營也是心理學。即使是低目標,若讓“冷水派”先發(fā)言,他們也會說:“難,不可能完成。”氣氛消沉,經營者期望的高目標就可能落空。

          我認為,一定要設定高目標,然后向高目標發(fā)起挑戰(zhàn)。當然目標過高,一年,兩年,甚至連續(xù)三年完不成的話,高目標就成水中月,鏡中花。其副作用是:今后誰也不會認真理會經營者制定的經營目標了。

          然而,還是要有比上一年高出一截的經營目標。否則不足以激發(fā)員工士氣,公司會失去活力。

          下面的辦法多用不好,但在京瓷還小的時候,我采用過。“瞄準月銷售10億日元。達成,全員去中國香港旅游;達不成,全員去寺廟修行。”——在目標完成還是完不成的微妙時刻,我這樣宣布。

          結果大家一陣猛干,出色地完成了任務。因此,我們租了包機,全員赴港三日游,借此又與員工增強了一體感。

          不是簡單地下命令完成目標,而是要出各種主意鼓勵員工,使經營目標與員工共有,從而實現(xiàn)它。當然重要的不是手腕,而是無論如何必須達成目標,為此,經營者要想盡辦法,借用一切機會,直率地將自己的意見傳遞給員工。

          有一年年終,我感冒發(fā)高燒,但仍連續(xù)參加所有部門的辭舊迎新“忘年會”五十多次,在會上不遺余力地闡述對明年事業(yè)的展望與構想,以求獲得全體員工的理解和協(xié)助。

          這樣竭盡全力,把自己的構想全盤告訴員工,要說的話說盡,我已感覺渾身虛脫,似乎絞盡了自己的全部能量,將其原封不動地轉移給了員工。

          “能量轉移”這個詞用在這里,恰到好處。我就是這樣盡最大努力,使經營目標與員工共有。

          調動員工的熱情,朝著體現(xiàn)經營者意志的經營目標奮進,企業(yè)的成長發(fā)展將不可阻擋。

          二、以“活在當下”的態(tài)度,制定經營戰(zhàn)略


          商業(yè)評論家和企業(yè)經管顧問往往會持有這樣的觀點——“這種'只顧當天’的做法無法讓企業(yè)發(fā)展壯大,企業(yè)需要長期的經營戰(zhàn)略。至少要制訂未來一整年的計劃,并讓計劃具體到每天或每周”。

          偶爾聽到這類說法,我也會覺得有點道理,但這其實并不符合現(xiàn)實情況。有的企業(yè)家每天從早忙到晚,在結束了一天的工作時,不禁感嘆:“??!今天的工作總算是完成了。

          在這種狀態(tài)下,根本沒有條件去思考長期計劃。有的經營顧問會說:“只知道完成當下的工作,這樣的企業(yè)無法做大做強。

          對此,我持有不同觀點。

          我從不建立長期計劃,因為即使建立長期計劃,要達成幾乎不可能。


          建立長期經營計劃,其間必有超出預想的市場變動,甚至不測事態(tài)發(fā)生,計劃本身也就失去了意義,或向下修正,或不得不放棄,這類事司空見慣。不嚴肅的、無把握兌現(xiàn)的所謂計劃,還是不建為好。

          員工見多了這樣的計劃,會產生“反正完不成也沒關系”的想法,甚至漠視計劃。一旦經營者再次設立經營目標,員工反倒失去向高目標挑戰(zhàn)的熱情。

          更糟的是,銷售目標沒達成,費用和人員倒按計劃增加了,即銷售減費用增,經營吃緊,日子變得更難過。

          我從京瓷創(chuàng)立起,一向只搞年度經營計劃。三五年后的事,誰都無法正確預測,一年的話,還能基本看清楚。然后將年度計劃細分,變?yōu)槊恳惶斓哪繕?,千方百計,不達不休。

          “認真努力地過好今天,明天自然能胸有成竹;認真努力地過好明天,這周自然能胸有成竹;認真努力地過好這周,這個月自然能胸有成竹;認真努力地過好這個月,這一年自然能胸有成竹;認真努力地過好這一年,明年自然能胸有成竹。哪怕不去特意制訂計劃,也能做到胸有成竹。因此,應該活在當下,時刻做到全神貫注。這才是關鍵所在。

          這話聽起來或許像無可奈何的狡辯,但我仍堅持自己的觀點。

          雖然以經營顧問為代表的專家們異口同聲地強調:“戰(zhàn)略是公司發(fā)展的必要條件”“公司需要長期規(guī)劃”“企業(yè)家應該制定具體的目標和計劃”,但我還是認為,只要通過每天一步一個腳印的努力,就勢必能開創(chuàng)未來。

          周而復始,貫通始終,就這樣事業(yè)歲歲年年增長,發(fā)展不停。京瓷就如同尺蠖一般,一步一步成長到了1萬億日元的企業(yè)。 

          無論企業(yè)處于何種經營環(huán)境,都要設立高目標,制訂具體的經營計劃,并且?guī)ьI組織向著目標踏實邁進,只有這樣的經營者才是在混沌時代開辟活路的真正的經營者。

          三、凡事都有兩面性,不要怕自己是門外漢


          所謂“事業(yè)”,顧名思義,就是把看似人人都能做的“事情”當作一個嚴肅的“行業(yè)”來耕耘。

          許多中小企業(yè)家之所以無法盈利,問題出在方式方法上。

          在剛創(chuàng)立京瓷時,京瓷只有一種產品。

          大家一開始都是門外漢,同時也都是拼命努力的實干家。但由于缺乏技術和經驗,因此只會做一種產品,即所謂的“單品類生產”。

          既是“菜鳥”,又“只會一招”,的確十分不利。

          一般來說,在這樣的條件下,創(chuàng)業(yè)是非常困難的,但其實并非如此。

          俗話說“羅馬并非一日建成”,看似希望渺茫的創(chuàng)業(yè)條件,卻往往是千里之行的起點。

          有的人說,“沒有技術的新興企業(yè)只有死路一條”,我對此不敢茍同。

          “一窮二白”“一無所有”恰恰是創(chuàng)業(yè)的前提。假如因為缺乏技術或者產品單一而灰心喪氣,那就注定一事無成。

          凡事皆有兩面性,正因為是門外漢,才能做到“無知者無畏”,即不被所謂的“常識”束縛,敢于打破陳規(guī)、突破既定慣例,進而充分發(fā)揮自身的想象力。

          但剛才也說了,缺乏技術和產品單一可以理解,但隨著企業(yè)的不斷發(fā)展,這樣的現(xiàn)狀畢竟會讓企業(yè)家漸漸感到不安,

          從而擔心“公司將來路在何方”以及“產品滯銷導致公司倒閉”等,即所謂的危機感。

          一旦充滿“危機感”,不滿足于現(xiàn)狀的“饑餓感”也會油然而生,但這些企業(yè)家并沒有向現(xiàn)實低頭。

          他們不但充滿叛逆精神,而且永不服輸,于是化危機感和饑餓感為動力,努力奮起,硬是闖出一片天地。

          雖然沒有技術,也非業(yè)內專家,但俗話說“窮則思變”,為了沖破發(fā)展瓶頸,于是開始不斷創(chuàng)新。

          總而言之,在危機感和饑餓感的驅動之下,企業(yè)家會使出渾身解數(shù),從而使自己的創(chuàng)意開花結果。


          四、人們認為“根本不可能的事”,我一直在做

          人就是這樣,哪怕勉強,但只要領先別人,狀態(tài)就會出來,甚至能夠發(fā)揮出120%、150%的力量。搞過體育的人懂這個道理,因狀態(tài)良好而獲勝,這時就會渾身充滿力量。

          但是,在落敗時,就是馬拉松跑在后面時,真的會感到腿腳沉重、使不出力。

          所以,我認為:“要緊跟先頭團隊!”

          為什么我能這么說呢?我在創(chuàng)立京瓷時,只有28個人。

          但從企業(yè)十分弱小的時候起,我就不斷向員工們訴說:“首先我們要成為西之京原町第一!成為西之京原町第一之后,就要成為中京區(qū)第一!成為中京區(qū)第一之后,還要成為京都市第一!成為京都市第一之后,再成為日本國第一!成為日本國第一之后,最終要成為全世界第一!”

          因為當時說過這種遠離常識的話,與此相應,從公司創(chuàng)立的那一刻起,我們就夜以繼日拼命工作。這同馬拉松一樣,就是持續(xù)超速奔跑。

          對此,員工就有牢騷:“稻盛先生,照這樣拼命,身體能吃得消嗎?”坐早晨最早的班車來上班,晚上末班電車回家,連睡眠的時間也擠掉了,努力程度超越了人的極限。

          “這么高速奔跑,長時期的經營能堅持下去嗎?”大家都抱有這種疑問。

          我對員工們這么說:“打個比方,日本的經營競賽就是企業(yè)馬拉松比賽,京瓷是后來加入的。比賽從1945年8月15日戰(zhàn)爭結束時開始,大家一齊起跑。京瓷創(chuàng)建于1959年,就是晚了14年。把14年假設成距離的話,就是先頭部隊已跑出了14公里,這時京瓷才開始起跑。馬拉松要跑完42.195公里,現(xiàn)在已經拉開了14公里的差距。何況我們又不是一流的專業(yè)選手,如果按普通速度去跑,根本不可能取勝。那樣經營企業(yè)沒有意義,既然如此,不如一上場就全力疾馳,這樣才能縮短差距。” 

          從創(chuàng)業(yè)時講這番話開始,不過十余年,京瓷就在大阪證券交易所二部成功上市。二部上市意味著京瓷以迅猛之勢追上了跑在前面14公里的第二團隊,將它納入視野并跑進了這個團隊。當時的情景歷歷在目。

          那夜,在滋賀縣京瓷工廠的廣場上,全員集合,用松樹圓木扎成高臺,燃起篝火。當時員工的規(guī)模已有數(shù)百人。不管一股也好,兩股也好,我讓全體員工都持股。我以篝火作為背景,就二部上市意味著什么,對大家講了下面一段話。

          “感謝大家這10多年來的辛苦勞動。從公司創(chuàng)立開始,大家就拼命工作。從旁人看來,'像那樣發(fā)狂般地奔跑,不可能持久!’但我們卻一直以全速在跑馬拉松。或許正如大家所說,'這么拼命過分了,這樣工作過頭了!’確實,我們的工作是過了頭。證據(jù)就是我們已經追上了先跑了14公里的第二團隊,這肯定是辛苦過頭了。但是,跑到今天這一步,我們已經習慣了,已經適應了,我們一點也不感覺疲勞。下一個目標,就是馬拉松的第一團隊,就是東京證券一部上市公司,讓我們追上那個先頭團隊吧!” 

          我這樣激勵大家,接著繼續(xù)全速奔跑。在二部上市后沒幾年,京瓷就跑上了“東證一部”。登上一部后沒過幾年,京瓷股票超越索尼,雄踞日本股價第一。而不久以后,京瓷又在紐約證券交易所成功上市。

          也就是說,人們認為“根本不可能的事”,我卻從創(chuàng)業(yè)開始一直干到現(xiàn)在。

          剛才談到,在我創(chuàng)建第二電電時,周圍的人都異口同聲:“不可能!”“既沒有經驗,又沒有專業(yè)知識,那家伙不可能成功!”然而,我做成了,所以京瓷才能發(fā)展成世界上屈指可數(shù)的優(yōu)秀企業(yè)。

          美國有一個團體名叫華盛頓卡耐基協(xié)會。這是鋼鐵大王、聞名世界的卡耐基創(chuàng)立的研究機構,在天文物理、地球物理和生物研究等方面擁有許多世界水平的研究所。

          我有幸被邀,成為該協(xié)會最早的外國理事。在該協(xié)會1991年年度報告書的首頁,某位理事長的評論引用了我的一句話。這位理事長名叫瑪基辛·辛格,是一位女性。

          她本人是世界有名的優(yōu)秀生物學家。她的評論開頭引用我如下一句話:“我們接著要做的事,是人們認為絕不可能做成的事。

          (What we like to do next is what people tell us we can never do.) 其實,有名的普利策獎得主、記者兼作家戴維特·巴爾巴斯坦姆,在其于1991年所著的《下一世紀》一書中引用了我這句話。

          作者自己說:“我活著,就是為了寫這本書?!边@本書在美國發(fā)行后非常暢銷,在日本也已經翻譯出版。在這本書中,他特地寫了“京瓷·稻盛和夫”一章,在闡述下個世紀將如何演變時把我作為例子。

          他在10多年前曾與我見過面,給他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去年,他來京都住了幾天,采訪了我。采訪的內容歸納在這本書里?!拔覀兘又龅氖?,是人們認為絕不可能做成的事。”他把我講的這句話寫進了書里。

          瑪基辛·辛格理事長讀了這本書,引起了共鳴,所以又引用了我這句話。我要表達什么意思呢?

          我想做如下說明:“人們認為絕不可能做成的事,我一如既往,一直做到今天。因為跟上了先頭團隊,才有了今天的京瓷,才有了第二電電。專家們批判我'那是莽撞無謀,那不可能成功’。如果按照他們的常識辦事,就沒有我們的今天?!?希望你們也務必記住這句話。

          人們從常識講的“絕不可能,這是不可能做成的事”,我們就要去做。要靠百折不撓的韌性和燃燒的斗魂,才能做成功。

          經營者絕對需要這樣的斗魂。自己不想成為京瓷那樣世界第一的企業(yè),在溫泉街上有一家小旅館就夠了,在札幌開家面店就行了。沒有必要把公司做那么大,所以也不需要那么拼命努力。

          如果這么想的話,就大錯特錯了。要成為拉面橫街第一的面店,一般的普通努力是不夠的。無論在什么小地方、小行業(yè)要成為第一,都必須付出不同尋常的努力。

          另外,如果說要成為拉面橫街第一,就要有第一的素質的話,那么成為札幌第一、日本第一也是一樣,經營的要訣都是一樣的。

          “微不足道、這么一點兒的小生意,再努力也有限?!比绻@么想的話,企業(yè)就無法發(fā)展。

          無論什么行業(yè),無論多么細小的工作,一定要付出不同常人的努力,那是跟自己做斗爭。

          只要持有激烈的斗魂,付出不亞于任何人的努力,公司一定能夠成長發(fā)展。


          五、越是不行的時候,越要堅持住

          成就事業(yè)的關鍵,比才能和能力更為重要的是當事人的熱情、激情和執(zhí)著。

          要如同甲魚一般,一旦咬住就決不松口。當你認為不行了的時候,正是工作的真正開始。 

          如果擁有強烈的熱情和激情,那么,不管是睡著還是醒著,從早到晚,整天都會冥思苦想。這樣一來,愿望就會滲透到潛意識,在不知不覺中朝著實現(xiàn)這個愿望的方向前進,使我們走向成功。 

          要想成就輝煌的事業(yè),必須有燃燒般的激情和熱情,堅韌不拔,奮斗到底,不成功決不罷休。 

          年輕時,我曾在某企業(yè)做過演講,主題是“推進研發(fā)工作的方式方法”。當時,臺下坐著那家企業(yè)的研究人員,大約有200人。該企業(yè)具有高水準的技術實力,不少人擁有博士學位。 

          演講結束時,有聽眾提問:“京瓷公司的研發(fā)成功率是多少?”我答道:“凡是京瓷公司所從事的研究項目,其進展都會很順利?!?nbsp;

          于是,立刻有人提出質疑:“這怎么可能?我們公司在業(yè)內的技術實力名列前茅,可研發(fā)成功率也只有40%~50%,您居然說京瓷公司的所有研發(fā)項目都能取得成功,這簡直是癡人說夢?!?nbsp;

          對此,我回應道:“在京瓷公司,所有研發(fā)都是'不達目的不罷休’的。” 聽我這么一說,在場的人哄堂大笑。 

          如前文所述,在京瓷,員工們的思維方式是“認為不行的時候,正是工作的開始”,因此幾乎沒有“由于氣餒而放棄”的先例。

          一旦開始研究,就要做到成功為止。

          當然,項目的實際成功率不可能達到100%,也有兩三個在中途終止了。業(yè)務領域也是如此,在竭盡全力后,發(fā)現(xiàn)有的實在行不通,于是適時退出。

          但根本信條從未改變,不管是研發(fā)還是業(yè)務方面,我都要求全體員工不斷努力、堅持到底。

          經營企業(yè)時,“堅持到底”是成功的不二法門。越是忍不住要放棄時,越要堅持下去,直至取得成功。

          然而,現(xiàn)實中的大部分企業(yè)家都會半途而廢。這往往是因為他們缺乏能夠持續(xù)支撐的資金儲備,要想堅持到成功那一刻,必須具有充裕的資金。

          換言之,要想把“認為不行的時候,正是工作的開始”落實為公司的理念,就必須采取留有余裕的經營方式。

          京瓷哲學中有“在相撲臺的中央發(fā)力”一說。如果身在相撲臺中央,就說明離邊線還有一段距離上的富余。因此才有條件和對手持續(xù)角力。

          人們通常所說的“不行”往往是指真正無力回天的狀態(tài)。腳即將跨出相撲臺邊線,即便大喊“我還要努力”,也是徒勞。

          反之,京瓷公司一直把“留有余裕”作為經營方針,所以,當京瓷處于“不行”的狀況時,其實仍然還有希望。

          比如,一位企業(yè)家從事著兩項事業(yè),一項是從父母那里繼承的本業(yè),一項是自己開拓的新事業(yè)。可這項新事業(yè)出現(xiàn)了赤字,且連續(xù)幾年都不見起色,于是企業(yè)家就試圖放棄,但因為公司還能依靠本業(yè)盈利,所以可以把新事業(yè)堅持做下去。

          不過,不管是從零創(chuàng)業(yè),還是涉足新領域,“留有余?!钡牡览硪膊⒎强偸沁m用。

          就以我創(chuàng)業(yè)初期的經歷來說,如今回想起來,當時各方面都完全沒有富余。當時,我與7位合伙人創(chuàng)立京瓷的最初目的是“向世人展示稻盛和夫的技術實力”。

          在之前的公司里,有領導對我的研究持反對態(tài)度。學會等組織則存在學閥,由于我畢業(yè)于地方大學,又在瀕臨破產的公司工作,因此我的論文不受重視。無論我取得了多么出色的研究成果,都得不到應有的評價。

          于是,我的合伙人就把創(chuàng)業(yè)目的定為“向世人展示稻盛和夫的技術實力”。當時,合伙人還對我說:“假如公司發(fā)展不順,即便出去干體力活賺錢,咱們也要保障稻盛能夠繼續(xù)開展研究。

          這樣堅持幾年,咱們就能拿著他的研究成果,向同行和世人展示。” 換言之,在京瓷公司創(chuàng)立時,就提前做好了“不行”的最壞打算。

          不少企業(yè)家僅僅因為流失了一兩名員工,或由于資金周轉困難,事業(yè)發(fā)展不順,便開始嗟嘆“不行”。對于這種態(tài)度,我不敢茍同。

          有的人還說:“汽車也被高利貸公司收走了,剩下的只有債務和幾名員工,我只有放棄?!?/span>

          但在我看來,沒有汽車,好歹還有自行車。哪怕連買自行車的錢都沒了,城市里有的是別人扔掉不要的自行車,隨便撿一輛,騎著它去跑業(yè)務也行。

          歸根結底,抱怨“事與愿違”者,往往是自己主動設置障礙的人?!皼]有汽車就沒法跑業(yè)務”、“沒有上百萬日元的資金就無法運作”……像這樣給自己設置障礙、限制自己能力發(fā)揮的做法,當然會導致事業(yè)失敗。

          在我看來,只要肯努力,哪怕身無分文,照樣能成功。我剛才談到,必須要“留有余?!保绻F(xiàn)實環(huán)境非常嚴酷,即使沒有“余?!?,也要堅持努力,不惜拼盡所有。

          “不管背上了多少債務,好歹還有一條性命。自己至少還有手有腳,身體健全。”要抱有這樣的無畏精神,堅持到底。

          總之,“留有余?!笔俏宜岢睦硐霠顟B(tài),但即便一無所有,也要繼續(xù)努力。作為企業(yè)家,這種志氣和膽魄不可或缺。

          本站僅提供存儲服務,所有內容均由用戶發(fā)布,如發(fā)現(xiàn)有害或侵權內容,請點擊舉報。
          打開APP,閱讀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類似文章
          猜你喜歡
          類似文章
          稻盛和夫:經營實踐中悟到的經營十二條
          【特別策劃】稻盛和夫:經營十二條
          稻盛經營哲學的啟示(下)
          稻盛和夫:如何在蕭條中騰飛,我總結12條實戰(zhàn)經驗(薦讀)
          稻盛和夫:經營十二條&經營的要訣
          稻盛和夫——經營者不可寄希望于他人
          更多類似文章 >>
          生活服務
          分享 收藏 導長圖 關注 下載文章
          綁定賬號成功
          后續(xù)可登錄賬號暢享VIP特權!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點擊這里聯(lián)系客服!

          聯(lián)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