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讀《給教師的建議》61-65
第13封信
尊敬的老師們:
大家好!
上周,我開了七個會議,上了六節(jié)語文課,開了一次家長讀書會,跑到了湖州德清參加了工作室活動,又到了青島參加了南方閱讀論壇,這算一種充實吧!
在工作室活動時,幾位老師談論到有一些教師,教了二十年了連一級都沒有評上,更不用說是高級了。當然,這里面有一些人是自己不愿意參加這種晉升的;也有一些人的確是自己沒有積累各方面的成績。
一位正在評正高級的老師說:“我經(jīng)歷了許多學校,許多老師在辦公室都是聊天中度過的;備課寫教案是與聊天一起進行的,改作業(yè)是一邊聊天一邊批改中進行的。我看到他們大部分時間就是被聊天聊掉的,還怎么可能有進步的空間呢?”
這段話的確是給了我們很大的警醒。我們經(jīng)常收同一個老、同一個班級,為什么不同學生就出來不同的成績呢?這句話,我們是否也可以問自己:“同一個學校、同一個校長,為什么不同的老師,就會有不同的成長姿態(tài)呢?”
真的,一切成功都沒有什么秘密可言,一切都是時間的結(jié)果。閑談,是最花時間的。酒桌上、辦公室是閑談的最重要的場所。一聊就可以聊到上課鈴聲響起來,還舍不得走的境界;一聊就可以聊到夜深,仍然酒杯不停。可是,我們會發(fā)現(xiàn)每一次聊天的內(nèi)容,幾乎都是一樣的。
時間哪里去了?就是在這樣的閑談中流逝了。我還記得學過的課文《陳毅市長》中,在陳毅市長辦公室有這樣一幅字:“閑談不超過三分鐘?!?/span>上次鐘杰老師來學校講座時,跟我們分享她約上老師們一起,一定是聊教育教學的事情,絕對不能談論八卦。
我想一個人的成長,關(guān)鍵就是學會管理好自己的嘴,管理好自己的時間。
第六十一條建議
一年級數(shù)學教學中的思維訓練
在這本書中,我發(fā)現(xiàn)談到最多的是閱讀和思維訓練。學校最重要的任務是培養(yǎng)具有好鉆研的、創(chuàng)造性的、探索性的思維的人。我們在小學階段如何培養(yǎng)這樣的人呢?
解答訓練兒童聰穎機敏的應用題,是激發(fā)大腦的內(nèi)在能量和刺激智力使之活躍起來的練習。書中例舉的是他們民間創(chuàng)作的“謎語應用題”,而我想到的是類似于“雞兔同籠”的中國應用題,以及我們許多數(shù)學家編輯的數(shù)學故事。甚至,我們也可以利用手頭上的習題資料,進行整理和匯編出屬于自己的一套應用題。而這條建議所指的是一年級的思維訓練,那么現(xiàn)在對于一年級開發(fā)的數(shù)學繪本真是越來越多,這些繪本都是非常好的思維訓練的練習。
我覺得能夠激發(fā)學生大腦能量和刺激智力的應用題,我們可以有更多。唯獨就是要考慮如何給到學生?大家有沒有注意到,書中是怎么給到學生進行這樣的訓練的。
他們是在課間休息時,給學生提供這些應用題的。蘇霍姆林斯基說,解答這些應用題就像下棋一樣,要想到未來的好幾步棋子。這就是思維的訓練。更讓我看重的是,這樣的思維訓練不是一種課后作業(yè),更不是一種考試,而是每天的生活方式。這就意味著學生不需要完成任務,也不需要考試般的進展,就在一個自由的環(huán)境中,去思考和解答,然后與同學和老師互動。
這幾天,我聽到了一句話:學校就是一個互相影響的地方。我想,我們的數(shù)學老師是不是可以創(chuàng)造這樣的互相影響的思考環(huán)境呢?
第六十二條
讓學生生活在思考的世界里
怎樣才能使學生生活在思考的世界里呢?
每一個學生都是渴望求知的,但是需要一個愛思考的老師,去點燃他們求知的火焰。只有當教師給學生帶來思考,在思考中表現(xiàn)自己,用思考來指揮學生,用思考來使學生折服和欽佩的時候,他才能成為年輕的心靈的征服者、教育者和指導者。
我們的是思考能點燃學生學習的愿望,我的思考能激發(fā)學生對書籍的不可遏制的向往。所以,首先是教師自己要學會思考。
其次是在課堂上,我們要有所作為:第一,要教給學生的一定范圍的知識,而不是全部;第二,要使學生變得越來越聰明。
課后,只有開展與課堂上沒有直接關(guān)系的豐富思維活動,才能夠為學生提供學習打好基礎(chǔ)。我的理解是,當學習成為學生都不知道在學習的時候,學習的效果可能更好?;蛘?,這樣的活動就是可以理解成生活方式。
在校園里,要始終營造這種思考的方式。在他們學校里,就有這樣的教學園地,學生可以在里面看見、觀察和動手,他們會帶著“十萬個為什么”去看周邊的事物,這就是“在觀察中思考,在思考中觀察”的校園生活。
那么,我們在自己的學校和教室里可以做些什么呢?
第六十三條
教師要把學生的腦力勞動放在注意力的中心
怎么樣才能把學生的腦力勞動放在注意力的中心呢?蘇霍姆林斯基在書中的一些觀點,我按照我的思路整理一下,提煉出來這么幾點目前可以讓我思考的。
第一,教師不需要采用任何復雜的機器和設備,而是通過找出一些讓學生獨立作業(yè)的形式,進行課堂教學。
第二,學生不應當單純地聽講和思考,還應當動手做一些事情。這樣做的目的,是讓學生的思考從“做事”的過程中反映出來,也可以杜絕學生在課堂上開小差的情況。這里給我們提供了一個小技巧,那就是請每一個學生準備一個草稿本?;蛟S有人認為草稿本就是數(shù)學課的專利,其實任何學科都可以有草稿本。課堂上應該要培養(yǎng)學生隨時記錄聽到和看到的知識的習慣,也要讓他們養(yǎng)成記錄自己思考的習慣。課堂應該經(jīng)常是靜靜悄悄的,而怎樣做才能安靜下來呢?那就是思考和書寫。
第三,教師應該擁有廣博的知識,教師的知識超出教科書的范圍越遠,他的含義就越深刻,學生從他的字里行間收獲的東西就越多。由此,學生才能夠保持腦力勞動。
第四,課堂上教師的講授時間應該控制在5-7分鐘。真正的鞏固知識,是讓學生對事實、事物、現(xiàn)象的實質(zhì)進行獨立思考。我的理解是,如果課堂上沒有給學生足夠的時間,就是沒有為學生提供腦力勞動的機會。但是,在我們的課堂上,往往是一張加一張的幻燈片,老師不斷地與個別學生對話??上攵?,在這個過程中,有很多學生是無法思考每一個步驟的。
第六十四條
在課堂上怎樣指導學生的腦力勞動
這一點建議,和前面兩條是相關(guān)的,在方法上和指導策略上,應該是差不多的。
第一,同樣提到教師需要廣博的知識面,要有多于學生10倍、20倍的知識;教師不僅是學科的教師,而且是思考力的培育者。
第二,前面講過教師要講授一定范圍的知識,而不是全部。這里講的是教師不能把知識給教淺了,教得越淺學生就越?jīng)]有興趣。
第三,教師對于那些思考緩慢的學生,必須特別耐心。不催促學生,不追求解題的數(shù)量。讓每一個學生都有可能專心致志地思考,深入鉆研自己的題目。從我們的成長經(jīng)歷看,有很多事情真的就是在等待中,就會迎刃而解。但是,他與我們現(xiàn)有的教學安排,是有沖突的。我們該如何在在緊張的教學安排中,等待那一部分學生慢慢領(lǐng)悟,真的是考驗每一個老師。
第四,課堂上要警惕學生長期處于興奮的狀態(tài),書中稱這個為“情緒區(qū)域”問題。情緒高漲的課堂,學生對學習的興趣就會消失,疲勞和漠不關(guān)心的態(tài)度就會來臨。過去,我們總是以為課堂氛圍越熱鬧越好。但是仔細想想,越是熱鬧的時候,很多孩子就已經(jīng)開始離開我們的課堂,他們的思維早就跑到外面去了。最好的課堂還是靜靜悄悄的,用不著使用那種專門演講的語調(diào)對他們說話,應該是平常的談話語調(diào)。
第五,課堂上所講的知識,一定要有未知的“份額”,不能讓學生重復機械的工作。
第六十五條
讓學生進行獨立的腦力勞動——研究性學習法
蘇霍姆林斯基所提倡的學習方式,就是要讓學生通過自己的獨立智慧努力,來獲取知識的方式。他說的研究性學習法和我們當今的研究性學習,當然還有一定的區(qū)別。
未來的課堂會更注重這種學習方式,而目前我們老師,尤其是鄉(xiāng)村的諸多老師,在這方面是偏弱的。因為諸多鄉(xiāng)村教師沒有外出學習的機會,學校沒有提供任務驅(qū)動和協(xié)助,老師們只能根據(jù)原有的經(jīng)驗進行教學。
我們現(xiàn)在做的百草課程,就是一個很適合大家?guī)ьI(lǐng)學生去做研究的課程。只要在這個方面上下功夫,不僅學生學得有意思,老師還以得到更多的收獲。當然在我們的平常的教學中,也是可以用到研究性學習的。比如選擇某一個作家的作品,進行研究性學習;某一類數(shù)學難點進行研究性學習。
如此說來,要做到會帶領(lǐng)學生進行研究性學習,關(guān)鍵是老師愿不愿意,老師有沒有思考能力?
這一次就分享到這,下一次共讀任務是六十六條至第七十條。
祝大家一周愉快!
與大家同行 周國平
二〇一九年十二月五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