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聲明:本文故事純屬虛構,若有雷同,純屬巧合,請勿對號入座。
子曰,“有朋自遠方來,不亦樂乎”,其實,有朋友聚,不分遐邇,其樂無窮。
偶爾閑暇,我曾經習慣了約上幾個兄弟聚聚,總覺不枉此生。去“鴻運達”茶敘,去“好美滿”共進晚餐,或去“新高老莊”喝冰宵夜,皆人生一大樂事,“酒逢知己千杯少”,兄弟情深,對酒當歌。
慢慢地,“四海之內皆兄弟”,情同手足,不夸贊你是某公安局某隊長,也不捧唱你是某行局局長,我也不自卑就是一位普普通通的老師。這次你請客,下次我買單,大家心中有數(shù),開心就好。
一次熟,二次情深,三次卻開始猶豫。工薪階層,用海豐話說,“捉鴨數(shù)蛋”,不能這樣過日子的,在殘酷的現(xiàn)實面前,感情顯得特別地脆弱,每一個月的工資都是入不敷出的。
大家都要養(yǎng)家糊口,上有老下有小,還要提防著“刮風下雨”。
就這樣,最后,我只能選擇情記于心。“君子之交淡如水”,“兩情若是久長時”,又豈在“酒肉穿腸”。
于是,聚會少了,即使邀約,我也是借故失約,一切回歸正常。但面對“鮮血淋漓”的現(xiàn)實,我還是要省吃儉用,然后就是掰著手指頭數(shù)日子,等的就是“發(fā)工資”的那一天。
但是,生活就好像從此進入了一條死胡同。人情社會,獨來獨往的結局就是:生財無道,經濟情況捉襟見肘,四處碰壁,孩子進不了中心小學,自己又評不上高級職稱……
曾經,我把這些失敗歸咎于沒有社交活動。當然,偶爾,我也自命清高地把這些人生“榮耀”都看成是過眼浮云。
但是,有時我也想,如果萬一有那么一個“天災人禍”的時候,我可能就會感受到了“屋漏更遭連夜雨”。
傻瓜都知道,朋友滿天下,當你有急難時,又何曾見到一人呢?
有時候,我也困惑不解:同樣的工資收入,為什么就他可以花錢如流水,毫不心疼?是社交給他的回報嗎?
選不選擇社交,我,就這樣曾經左右矛盾,躊躇不前。
曾經,信念堅定的小船顛簸搖擺,空中烏云密布,小船的桅桿承受不起一陣風吹,便掉落大?!?/span>
這就是生活,在這喧囂、浮躁、急功近利的社會,我義無反顧地選擇了平淡,但有時候我又忍耐不住寂寞,最終,我也曾經會怨天尤人,一蹶不振。
現(xiàn)在,經歷了這么多的風風雨雨之后,對人生,對朋友,我都有了一個全新的認識和感悟。
其實,愛生活,交朋友,簡單一點,平淡一點,順其自然,就好。高山流水,陽春白雪,都是一種自然,并不刻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