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代是文學(xué)全面發(fā)展繁榮的時代,整個文壇呈現(xiàn)出前所未有的百花齊放、萬紫千紅的局面,由于在詩壇中涌現(xiàn)了“神·仙·圣·佛·魔·鬼·豪·囚”八位怪杰,于是在各種文學(xué)樣式中,唐詩就成為了中國古典詩歌發(fā)展的高峰。對于“神·仙·圣·佛·魔·鬼·豪·囚”八位怪杰,恐怕知道的人還不是很多,現(xiàn)介紹如下:
“詩神”——蘇軾
簡介:蘇軾(1037年1月8日—1101年8月24日),字子瞻,又字和仲,號東坡居士,世稱蘇東坡、蘇仙。漢族,北宋眉州眉山(今屬四川省眉山市)人,祖籍河北欒城,北宋著名文學(xué)家、書法家、畫家。
點評:蘇軾在詩、詞、散文、書、畫等方面都有很高的成就,而其詩更是題材廣闊,清新豪健,善用夸張比喻,獨具風(fēng)格,與黃庭堅并稱“蘇黃”,因詩揮灑自如,清新剛健,一幟獨樹,故人稱“詩神”。
詩仙——李白
李白(701年—762年),字太白,號青蓮居士。李白是唐朝著名詩人,也是中國最著名的詩人之一,是我國文學(xué)史上繼屈原之后又一偉大的浪漫主義詩人。祖籍隴西成紀(今甘肅靜寧西南),幼時隨父遷居綿州昌隆縣(今四川江油)青蓮鄉(xiāng),二十五歲起 “辭親遠游”,仗劍出蜀。天寶初供奉翰林,因遭權(quán)貴讒毀,僅一年余即離開長安。安史之亂中,曾為永王璘幕僚,因璘敗系潯陽獄,遠謫夜郎,中途遇赦東還。晚年投奔其族叔當(dāng)涂令李陽冰,后卒于當(dāng)涂,葬龍山。有《李太白文集》三十卷行世。李白的詩歌今存990多首。有大量的政治抒情詩,充分表現(xiàn)了詩人非凡的抱負,奔放的激情,豪俠的氣概,也集中代表了盛唐詩歌昂陽奮發(fā)的典型音調(diào)。
李白的詩歌在藝術(shù)手法方面的顯著特點是:想象神奇,變化無端,結(jié)構(gòu)縱橫跳躍,句式長短錯落,形成了雄奇飄逸的風(fēng)格。而且李白大大發(fā)展了莊子寓言,屈原初次的浪漫精神和表現(xiàn)手法,也融匯了道教的神仙意象,具有令人驚嘆不已的藝術(shù)魅力,贏得了一代“詩仙”的贊譽,也被認為是中華詩壇第一人。
詩圣——杜甫
杜甫(712—770),字子美,自號少陵野老,盛唐大詩人,原籍湖北襄陽,生于河南鞏縣。初唐詩人杜審言之孫。唐肅宗時,官左拾遺。后入蜀,友人嚴武推薦他做劍南節(jié)度府參謀,加檢校工部員外郎。故后世又稱他杜拾遺、杜工部。
他的思想核心是儒家的仁政思想。他有“致君堯舜上,再使風(fēng)俗淳”的宏偉抱負。他熱愛生活,熱愛人民,熱愛祖國的大好河山。他嫉惡如仇,對朝廷的腐敗、社會生活中的黑暗現(xiàn)象都給予批評和揭露。他同情人民,甚至幻想著為解救人民的苦難甘愿做自我犧牲。
他的詩具有豐富的社會內(nèi)容、強烈的時代色彩和鮮明的政治傾向,真實深刻地反映了安史之亂前后一個歷史時代政治時事和廣闊的社會生活畫面,因而被稱為一代“詩史”。杜詩風(fēng)格,基本上是“沉郁頓挫”,語言和篇章結(jié)構(gòu)又富于變化,講求煉字煉句。同時,其詩兼?zhèn)浔婓w,除五古、七古、五律、七律外,還寫了不少排律,拗體。藝術(shù)手法也多種多樣,是唐詩思想藝術(shù)的集大成者。杜甫還繼承了漢魏樂府“感于哀樂,緣事而發(fā)”的精神,擺脫樂府古題的束傅,創(chuàng)作了不少“即事名篇,無復(fù)依傍”的新題樂府,如著名的“三吏”、“三別”等。因而被譽為“詩圣”。1962年,杜甫誕生1250周年時,世界和平理事會把杜甫列為世界文化名人之一。
詩佛——王維
王維(701-761),字摩詰,唐代詩人、畫家。祖籍太原祁,官任尚書右丞,世稱“王右丞”。他的名和字均取自于《維摩詰經(jīng)》中的維摩詰居士,維摩詰是佛門弟子。王維多才多藝,工詩善畫,兼通音樂,書法也有很深的造詣。蘇軾評論他的詩畫說:“味摩詰之詩,詩中有畫;觀摩詰之畫,畫中有詩?!彼?21 歲中進士,得到張九齡提拔,官至監(jiān)察御史。張九齡罷相,他便過著半官半隱的生活。
王維以詩才聞名于唐開元天寶年間,當(dāng)時有“天下文宗”之稱。他寫了一些富有積極意義的詩,許多詩的藝術(shù)成就很高,其山水田園詩更是令人大開眼界,與孟浩然等被人們稱為“山水田園派”詩人。王維早年即信奉佛教,隨著政治上遭受挫折,思想趨于消極,晚年更是奉佛長齋,衣不文采,居藍田別墅,與道友裴迪往來,“彈琴賦詩,傲嘯終日”,正如他自己寫的:“一生幾許傷心事,不向空門何處消。”“晚年惟好靜,萬事不關(guān)心?!币蚨笃诘牟簧僭娮鲗ΜF(xiàn)實幾乎無任何積極反映,佛老消極思想濃厚,有的甚至充滿了佛空無寂滅的唯心哲理,后世也就有人把他稱為“詩佛”。
詩魔——白居易
白居易,字樂天,號香山居士。是中唐時期一位偉大的現(xiàn)實主義詩人。他的詩富有情味,雅俗共賞,連普通老太太也能聽懂,流傳很廣。有書記載,白居易初到長安,拿著自己的詩作去拜見在朝作官的名詩人顧況。顧況看到白居易的姓名,熟視半天才半開玩笑地說:“長安百物皆貴,居大不易!”但當(dāng)他讀到“離離原上草,一歲一枯榮。野火燒不盡,春風(fēng)吹又生”的句子時,連連贊嘆說:“有句如此,居天下亦不難,老夫前言戲之耳!”白居易遂名聲大振。
白居易的詩流傳下來的有三千首之多,由于他酷愛吟詩,“晝課賦,夜課書,間又課詩,不遑寢息”,“以至于口舌生瘡,手肘成胝”,加之他又有“惟有詩魔降不得,每逢風(fēng)月一閑吟”的詩句,后人就以“詩魔”稱白居易。
詩鬼——李賀
李賀(790~816)中國唐代詩人。字長吉。祖籍隴西,生于福昌(今河南宜陽)昌谷,后世稱李昌谷。唐宗室鄭王李亮后裔,但家已沒落。青少年時,才華出眾,名動京師。父名晉肅,因避父諱(晉、進同音),終不得登第。一生愁苦抑郁,體弱多病,只做過3年奉禮郎,卒時僅27歲。李賀一生以詩為業(yè),其詩可分為4類。①諷刺黑暗政治和不良社會現(xiàn)象。此類詩有的直陳時事,有的借古諷今。名作有《雁門太守行》、《老夫采玉歌》等。這類詩中,五古、七古較少,多為樂府詩?;蚪枧f題,或創(chuàng)新題,大都凝練絢麗 。也有的含義隱晦,如《金銅仙人辭漢歌》。②個人發(fā)憤抒情。這類詩有個人失意困頓、疾病纏身的消沉和時光易逝、人生短暫的悲嘆,也有“天荒地老無人識”的不平和“世上英雄本無主”,“收取關(guān)山五十州”的豪情壯志。③神仙鬼魅題材。這類詩曲折表現(xiàn)他對現(xiàn)實的厭惡和否定。后人因此稱他為鬼才。④詠物等其他題材。這類詩總的表現(xiàn)了李賀詩題材的廣度和思想的深度。
李賀詩想象豐富奇特,幽深奇譎,句鍛字煉,色彩瑰麗,富有浪漫氣息。但也有少數(shù)明白易懂的詩 ,他擅長短篇,《天上謠》、《夢天》、《帝子歌》、《湘妃》等是其代表作,被稱為長吉體。他多寫古詩與樂府,近體很少,無七律。他的詩借鑒了齊梁宮體詩的詞采,也沾染了一些不健康的東西。由于太注意雕琢,有的詩往往詞意晦澀,堆砌詞藻。李賀曾自編其集。有《李賀詩歌集注》。生平見李商隱《李賀小傳》,新、舊《唐書》本傳,《宣室志》,《幽閑鼓吹》,《摭言》。
詩豪——劉禹錫
劉禹錫,字夢得,河南洛陽人。 21 歲中進士,官至監(jiān)察御史。后來,他參加了反對宦官和藩鎮(zhèn)割據(jù)勢力的革新活動,失敗后被貶往邊遠地區(qū),劉禹錫是個非常有骨氣的人,在被貶十年后應(yīng)召回京時,因不滿長安新貴們的所作所為,寫了一首《元和十年自朗州召至京戲贈看花諸君子》,諷刺當(dāng)朝新貴。詩云:“紫陌紅塵拂面來,無人不道看花回。玄都觀里桃千樹,盡是劉郎去后栽?!碑?dāng)權(quán)者知道后極為不滿,他因此再度被貶??蓵r隔十四年后他再次奉召入京時,又在《再游玄都觀絕句》一詩中寫下了“種桃道士歸何處?前度劉郎今又來?!?/p>
晚年,劉禹錫變得性格乖戾,很少和人往來,以專門從事創(chuàng)作來消閑度日,自得其樂。他常和白居易往來,酬和頗多。劉“善詩精絕”,白居易贊揚他的詩說:“劉君詩在處,有神物護持?!蓖苿⒂礤a為“詩豪”,意即詩人中的豪杰、出眾者的意思,后人也就據(jù)此而稱之。
詩囚——孟郊
孟郊(751-814),字東野,湖州武康(今浙江德清)人,早年隱居河南嵩山,四十多歲才中進士,只做過縣尉一類的小官。一生困頓,性情耿介,詩多描寫民間疾苦和炎涼世態(tài)。語言力戒平庸,追求瘦硬奇僻的風(fēng)格。與賈島齊名,人稱“郊寒島瘦”。(751-814)唐代詩人。字東野。湖州武康(今浙江德清)人。早年貧困,曾游兩湖、廣西,無所遇合,屢試不第。46歲始中進士,50歲為溧陽尉。元和初,任河南水陸轉(zhuǎn)運從事,試協(xié)律郎,定居洛陽。元和九年,在閿鄉(xiāng)(今河南靈寶)暴病去世。
張籍私謚為貞曜先生。孟郊專寫古詩,現(xiàn)存詩500多首,以短篇五古最多。其中有的詩反映現(xiàn)實,揭露藩鎮(zhèn)罪惡,如《征婦怨》、《感懷》、《殺氣不在邊》、《傷春》等;有的關(guān)心人民疾苦,憤慨貧富不均,如《織婦辭》、《寒地百姓吟》等;有的表現(xiàn)骨肉深情,如《游子吟》、《結(jié)愛》、《杏殤》等;有的刻畫山水風(fēng)景,如《汝州南潭陪陸中丞公宴》、《與王二十一員外涯游枋口柳溪》、《石淙》、《寒溪》、《送超上人歸天臺》、《峽哀》、《游終南山》等;有的寫仕途失意,抨擊澆薄世風(fēng),如《落第》、《溧陽秋霽》、《傷時》、《擇友》等,還有的自訴窮愁,嘆老嗟病,如《秋懷》、《嘆命》、《老恨》等;而“出門即有礙,誰謂天地寬”(《贈崔純亮》)一類詩,雖反映了世途艱險,但也表現(xiàn)了作者偏激的心情。
孟郊的詩在思想內(nèi)容、藝術(shù)風(fēng)格上都有獨特的造詣,有著感人的生活氣息。有些詩以樸素的語句表達了深切的情思,如著名的《游子吟》就是描寫一種真誠而執(zhí)著的情感,在人民中間廣為傳誦。
孟詩藝術(shù)風(fēng)格,或長于白描,不用詞藻典故,語言明白淡素而又力避平庸淺易;或精思苦煉,雕刻奇險。這兩種風(fēng)格的詩,都有許多思深意遠、造語新奇的佳作。但也有些詩過于艱澀枯槁,缺乏自然之趣。孟郊的創(chuàng)作態(tài)度嚴肅認真,但由于求險追奇,不免常有敗筆。常因為醉心于詞句的琢磨,而忽視了全詩完整藝術(shù)境界的創(chuàng)造。他的詩雖不乏佳句,但佳篇甚少。他和賈島齊名,皆以苦吟著稱,又“喜為窮苦之詞”,唐人張為稱他的詩“清奇僻苦主”,而蘇軾則稱“郊寒島瘦”。金人元好問稱“郊島兩詩囚”,此言雖未免過于苛刻,倒也頗能道出二人寫詩的態(tài)度和風(fēng)格。后來論者把孟、賈二人并稱為苦吟詩人的代表。今傳本《孟東野詩集》10卷。人民文學(xué)出版社刊印有華忱之校訂《孟東野詩集》。夏敬觀、華忱之均著有其年譜。
“詩奴”——賈島
賈島(779~843),字浪(閬)仙,人稱詩奴,又名瘦島,唐代詩人。漢族,唐朝河北道幽州范陽縣(今河北涿州市)人。早年出家為僧,號無本。自號“碣石山人”。據(jù)說在長安(今陜西西安)的時候因當(dāng)時有命令禁止和尚午后外出,賈島做詩發(fā)牢騷,被韓愈發(fā)現(xiàn)才華,并成為“苦吟詩人”。元和五年(810)冬,至長安,見張籍。次年春,至洛陽,始謁韓愈,以詩深得賞識。后還俗,屢舉進士不第。文宗時,因誹謗,貶長江(今四川蓬溪)主簿。曾作《病蟬》詩“以刺公卿”(《唐詩紀事》)。開成五年(840),遷普州司倉參軍。武宗會昌三年(843),在普州去世。賈島詩在晚唐形成流派,影響頗大。唐代張為《詩人主客圖》列為“清奇雅正”升堂七人之一。清代李懷民《中晚唐詩人主客圖》則稱之為“清奇僻苦主”,并列其“室”、“及門”弟子多人。晚唐李洞、五代孫晟等人十分尊崇賈島,甚至對他的畫像及詩集焚香禮拜,事之如神(《唐才子傳》、《郡齋讀書志》)。賈島著有《長江集》10卷,通行有《四部叢刊》影印明翻宋本。李嘉言《長江集新?!?,用《全唐詩》所收賈詩為底本,參校別本及有關(guān)總集、選集,附錄所撰《賈島年譜》、《賈島交友考》以及所輯賈島詩評等,較為完備。
賈島一生不喜與常人往來,《唐才子傳》稱他“所交悉塵外之士”。他惟喜作詩苦吟,在字句上狠下工夫,著名的“推敲”故事就出在他身上。他曾在“獨行潭底影,數(shù)息樹邊身”這兩句并非絕好的句子旁注有一小詩:“二句三年得,一吟雙淚流。知音如不賞,歸臥故冊秋。”可見他在錘煉詞句上下的工夫之深。
點評:一生以作詩為命,好刻意苦吟,人稱其為“詩奴”。
“詩骨”——陳子昂
簡介:陳子昂(約公元659~700)初唐著名詩人,文學(xué)家。字伯玉,梓州射洪(今四川省射洪縣)人。他論詩標榜漢魏風(fēng)骨,反對齊梁綺靡文風(fēng),詩風(fēng)質(zhì)樸渾厚,受到杜甫、韓愈、元好問等后代詩人的高度評價。
點評:其詩詞意激昂,風(fēng)格高峻,風(fēng)骨崢嶸,寓意深遠,蒼勁有力,大有“漢魏風(fēng)骨”,被譽為“詩骨”。
“詩杰”——王勃
簡介:王勃(約650年-約676年),字子安,漢族,唐代詩人。古絳州龍門(今山西河津)人,出身儒學(xué)世家,與楊炯、盧照鄰、駱賓王并稱為“初唐四杰”,王勃為四杰之首。上元三年(676年)八月,自交趾探望父親返回時,不幸渡海溺水,驚悸而死,英年早逝。
點評:王勃在詩歌體裁上擅長五律和五絕,其詩流利婉暢,宏放渾厚,獨具一格,人稱“詩杰”。
“詩狂”——賀知章
簡介:賀知章(約659年~ 約744年),字季真,晚年自號四明狂客,漢族,唐代著名詩人、書法家,越州永興(今浙江蕭山)人。少時就以詩文知名,為人曠達不羈,有"清談風(fēng)流"之譽,晚年尤縱。
點評:賀知章詩文以絕句見長,除祭神樂章、應(yīng)制詩外,其寫景、抒懷之作風(fēng)格獨特,清新瀟灑,秉性放達,自號“四明狂客”。因其詩豪放曠放,人稱“詩狂”。
“五言長城”——劉長卿
簡介:劉長卿(約726~約786),字文房,漢族,宣城(今屬安徽)人,唐代詩人。他的山水寫景詩風(fēng)格清淡,與王維、孟浩然頗為接近。
點評:擅長五言詩,他的五言詩作是全部詩作的十分之七八,人稱其為“五言長城”。
“詩家天子、七絕圣手”——王昌齡
簡介:王昌齡 (698~757),字少伯,漢族,河?xùn)|晉陽(今山西太原)人,又一說京兆長安人(今西安)人。盛唐著名邊塞詩人,其詩以七絕見長,尤以登第之前赴西北邊塞所作邊塞詩最著。他詩緒密而思清,與高適、王之渙齊名。
點評:其七絕寫的“深情幽怨,音旨微?!?,因而舉為“詩家天子”。
“詞中之龍”——辛棄疾
簡介:辛棄疾(1140年5月28日-1207年10月3日),字幼安,號稼軒,山東東路濟南府歷城縣(今濟南市歷城區(qū)遙墻鎮(zhèn)四鳳閘村)人,中國南宋豪放派詞人?,F(xiàn)存詞600多首,強烈的愛國主義思想和戰(zhàn)斗精神是他詞的基本思想內(nèi)容,藝術(shù)風(fēng)格多樣,而以豪放為主。熱情洋溢,慷慨悲壯,筆力雄厚。
點評:辛棄疾善詩文,但以詞明世。其《稼軒詞》還六百二十余首,無論數(shù)量之富,質(zhì)量之優(yōu),皆冠兩宋,乃人中之杰,故人稱“詞中之龍”。
“隱逸詩人之宗”——陶淵明
簡介:陶淵明(352或365年~427年),字元亮,又名潛,私謚“靖節(jié)”,世稱靖節(jié)先生。潯陽柴桑人。東晉末至南朝宋初期偉大的詩人、辭賦家。他是中國第一位田園詩人。
點評:陶淵明的田園詩數(shù)量最多,成就最高,也是田園詩的開創(chuàng)者。他的隱逸田園詩以純樸自然的語言、高遠拔俗的意境,為中國詩壇開辟了新天地,故稱為“古今隱逸詩人之宗 ”。
“凌云詩才”——李商隱
簡介:李商隱(約813年~約858年),晚唐著名詩人,字義山,號玉溪(谿)生,又號樊南生,原籍懷州河內(nèi)(今河南沁陽),祖輩遷滎陽(今河南滎陽市)。 其詩構(gòu)思新奇,風(fēng)格秾麗,尤其是一些愛情詩和無題詩寫得纏綿悱惻,優(yōu)美動人,廣為傳誦。
點評:李商隱享年只有46歲,卻是唐朝上千詩人中極富才華的一位,在當(dāng)時就享有很高的贊譽,故有“凌云詩才”之稱。
“中華詩祖”、“詩魂”——屈原
簡介:屈原(公元前340年~公元前278年),戰(zhàn)國時期楚國詩人、政治家。屈原是中國歷史上第一位偉大的愛國詩人,中國浪漫主義文學(xué)的奠基人。他是“楚辭”的創(chuàng)立者和代表作者,開辟了“香草美人”的傳統(tǒng)。
點評:屈原的出現(xiàn),標志著中國詩歌進入了一個由集體歌唱到個人獨創(chuàng)的新時代。他被后人稱為“詩魂"、“中華詩祖”、“辭賦之祖” 。
青蓮居士——李 白(唐代大詩人)
香山居士——白居易(唐代大詩人)
耐辱居士——司空圖(唐詩人)
烏傷居士——傅 翕(南北朝梁善慧尊者)
蓮峰居士——李 煜(南唐后主)
龍丘居士——陳慥(北宋詩人)
無盡居士——張商英(北宋名相)
姑溪居士——李之儀(北宋文學(xué)家)
山谷居士——黃庭堅(北宋文學(xué)家)
半山居士——王安石(北宋文學(xué)家)
范仲淹居士——范仲淹(北宋政治文學(xué)家)
斜川居士——蘇 過(北宋文學(xué)家)
翠微居士——薛紹彭(北宋書法家)
一佛居士——鄭 俠(北宋文學(xué)家)
鹿門居士——米 芾(北宋書法家)
草堂居士——魏 野(北宋詩人)
六一居士——歐陽修(北宋文學(xué)家)
東坡居士——蘇 軾(北宋文學(xué)家)
淮海居士——秦 觀(北宋詞人)
后山居士——陳師道(北宋女詩人)
斜川居士——蘇 過(北宋文學(xué)家)
清真居士——周邦彥(北宋著名詞人)
至游居士——曾 慥(北宋末、南宋初)
稼軒居士——辛棄疾(南宋詞人)
彝齋居士——趙孟堅(南宋畫家)
簡齋居士——陳與義(南宋詞人)
蘆川居士——張元干(南宋詞人)
石林居士——葉夢得(南宋詞人)
后村居士——劉克莊(南宋文學(xué)家)
深寧居士——王應(yīng)麟(南宋學(xué)者)
易安居士——李清照(南宋女詞人)
茶山居士——曾 畿(南宋詩人)
蘆川居士——張元干(南宋詞人)
灌園居士——計有功(南宋文學(xué)家)
石湖居士——范成大(南宋詩人)
遂初居士——尤 袤(南宋詩人)
于湖居士——張孝祥(南宋詞人)
幽棲居士——朱淑真(南宋女詞人)
后村居士——劉克莊(南宋文學(xué)家)
深寧居士——王應(yīng)麟(南宋學(xué)者)
張三影——宋代詞人張先善寫小令。一次,一位客人稱贊他:人們都叫你'張三中’哩!因為你的《行香子》寫出了'心中事,眼中景,意中人’的佳句?!睆埾炔灰詾槿坏卣f:“那倒不如叫我'張三影’吧!”客人不解其意,張解釋道:“'云破月來花弄影’、'嬌柔懶起,簾壓卷花影’、'柳徑無人,墮飛絮無影’,這三個'影’字是我平生最得意的呵!”于是,“張三影”便傳開了!
紅杏枝頭春意鬧尚書——宋代宋祁的《玉樓春》把早春景色寫活了,尤以“綠楊煙外曉寒輕,紅杏枝頭春意鬧”一句最為傳神,時人因此稱之為“紅杏枝頭春意鬧尚書”。
賀梅子——宋代賀方回有首《青玉案》詞,結(jié)句“梅子黃時雨”,人皆服其工,士大夫謂之“賀梅子”。
鄭鷓鴣——唐代詩人鄭谷以《鷓鴣詩》而聞名,故有鄭鷓鴣之稱。
崔鴛鴦——唐代詩人崔玨因賦《鴛鴦詩》別具一格,人稱崔鴛鴦。
詩家天子——唐代詩人王昌齡七絕寫得“深情幽怨音旨微花”,而被舉為“詩家天子”。
寒酸夫子——孟郊一生坎坷,際遇凄涼,被稱為“寒酸夫子”。
長爪郎——唐代名詩人李賀因手指奇而長,被時人稱為“長爪郎”。
杜紫薇——杜牧曾寫過《紫薇花》,詠物抒情,借花自譽,人稱其為“杜紫薇”。
溫八叉——溫庭筠才思敏捷,每次入試,八叉手即成八韻,人呼他為“溫八叉”。
五言長城——劉長卿擅長五言詩,他的五言詩作占全部詩作的十分之七八,人稱他為“五言長城”。
米顛——米芾性格孤傲,行蹤怪癡,有渾號“米顛”。
賀鬼頭——詩人賀鑄,體長七尺,面鐵色,眉目聳拔,人家叫他“賀鬼頭”。
梅河豚——宋代詩人梅堯臣以《河豚詩》而得名,人稱“梅河豚”。
鮑孤雁——宋代詩人鮑當(dāng)以《孤雁詩》而得此名。
張孤雁——宋代詩人張炎以《解連環(huán)?孤雁》詞揚名,人稱“張孤雁”。
謝蝴蝶——宋代謝學(xué)士吟詠《蝴蝶詩》三百首,時稱“謝蝴蝶”。
袁白燕——明代詩人袁凱以《白燕詩》出名,人稱他為“袁白燕”。
祁魚蝦——清代祁珊洲,因有“一夜東風(fēng)吹雨過,滿江新水長魚蝦”的詩句,被詩人王漁洋稱為“祁魚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