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s://www.bilibili.com/video/BV1uW411n7zo?p=259楷書
楷書
楷書
行書
行書
草書
田蘊(yùn)章書法講座《每日一題每日一字》【259-窗-書論亦能誤人(二)】
https://www.bilibili.com/video/BV1uW411n7zo?p=259
每日一題
康有為在書論中抒發(fā)政論,未免觀點(diǎn)偏頗。 白居易《放言》:贈(zèng)君一法決狐疑,不用鉆龜與祝蓍。 試玉要燒三日滿,辨材須待七年期。(章樹與豫樹順7年才能辨出)周公恐懼流言日,王莽謙恭未篡時(shí)。向使(連詞:假使)當(dāng)初身便死,一生真?zhèn)螐?fù)誰知?
所以要知道事物的真?zhèn)蝺?yōu)劣只有讓時(shí)間去考驗(yàn)。經(jīng)過一定時(shí)間的觀察比較,事物的本來面目終會(huì)呈現(xiàn)出來。
“書貴瘦硬始通神”。但瘦金書是過猶不及。歐、柳恰到好處。某一個(gè)人的觀點(diǎn)不能以偏概全。
每日一字
學(xué)寫“窗”字,把幾個(gè)異體字掌握好。
囪,在牆曰牖,在屋曰囪。象形。凡囪之屬皆從囪。窗,或從穴。
,古文。 ——《說文》
囪,在墻壁上的叫“牗”,在屋頂?shù)慕小皣琛?。字形像窗口之形。窗,這是“囪”的異體字,采用“穴”作邊旁。
,這是古文寫法的“囪”字。 ——《象形字典》
窗,象形。從穴,囪( cōng)聲?!按啊北咀鳌皣琛?cōng),小篆字象天窗形,即在屋上留個(gè)洞,可以透光,也可以出煙(后來灶突也叫“囪”)。后加“穴”字頭構(gòu)成形聲字。本義:天窗?!稘h典》
【構(gòu)造】象形字。古文像古代簡易窗欞形。篆文訛近“由”形?!坝伞笔枪糯衲揪幙椀膱A形器具,與古代用竹木交叉做成的簡易窗戶相近。隸變后楷書分化為囪和匆二字。
【本義】《說文·囪部》:“囪,在墻曰牖,在屋曰囪。窗,或從穴?!北玖x指開在屋頂上的天窗。是“窗”的初文。
【演變】囪,讀chuāng,本義指①屋頂上的天窗。引申也指②墻上的窗戶:端正當(dāng)~戶。由天窗再引申,讀cōng,就成了③灶突,即今之煙囪。由于“囪”后來專用以表示煙囪,墻上的窗戶之義便另造了“牖”字來表示。天窗的意思則另加義符“穴”寫作“窗”來表示。
○牖,從片從戶會(huì)意,甫聲。讀yǒu,本義指在墻上穿洞用木條交叉做的窗戶:于以奠之,宗室~下|伯牛有疾,子問之,自~執(zhí)其手|戶~。
○窗,從穴從囪會(huì)意,囪也兼表聲。異體作窓、窻、牎。讀chuāng,本義指開在屋頂通光透氣的天窗:鑿~啟牖,以助戶明也。如今“窗”成了一切窗戶的通稱。
【組字】囪(匆),如今既可單用,也可作偏旁。是《說文》部首。現(xiàn)今囪歸入囗部,匆歸入勹部。凡從囪(匆)取義的字皆與窗戶透明等義有關(guān)。
以囪(匆)作聲兼義符的字有:恖(忽)。
資料主要來源:
①謝光輝主編《漢語字源字典(圖解本)》(北京大學(xué)出版社,2000年)
②谷衍奎《漢字源流字典》(華夏出版社,2003年)
chuānɡ形聲,從穴,囪(chuānɡ)聲,本義為天窗,開在房頂上的通光透氣的洞口,引申為開在墻壁上的窗戶。
【辨析】窗/向 這兩個(gè)字都有窗戶義,區(qū)別在于本義不同:“窗”指天窗,“向”指朝北的窗戶。
資料主要來源:
①魏勵(lì)《常用漢字源流字典》(上海辭書出版社,2010年)
這是“皎月臨窗”的“窗”字,本為象形字。①是《說文》中古文的形體,像窗戶的形狀。②是小篆的形體,也像窗戶的形狀,中間有木格窗櫺(欞)。③也是小篆的形體,上從“穴”、下從“悤”,變得相當(dāng)復(fù)雜。④為《汗簡》中的寫法,省去了下部的“心”。⑤是楷書形體??梢姟皣琛痹瓰椤按啊钡谋咀帧?div style="height:15px;">
《說文》:“囪(窗),在墻曰牖,在屋曰囪(窗),象形?!薄按啊弊直玖x就是“天窗”,后引申為“窗戶”,沈括《夢溪筆談·故事》:“自窗格引燭人照之?!彼^“窗格”即窗櫺(欞)子。一般說古代的窗有兩種,一種叫天窗,如王充《論衡·別通》:“鑿窗啟牖,以助戶明也。”另一種叫旁窗,如《古詩十九首·之二》:“盈盈樓上女,皎皎當(dāng)窗牖。”
請(qǐng)注意:在古代“窗”亦可代“囪”字用。如《廣雅·釋宮》:“其窗謂之堗(突)。”這里的“窗”應(yīng)讀作cōng,實(shí)為“煙囪”的“囪”字?,F(xiàn)在“囪”與“窗”有了明確分工,不能相互代用。
——(左民安《細(xì)說漢字》)
朝北的窗戶及其他——“向”、“窗”、“牖”三字趣釋
今天我們所熟悉的“方向”的“向”,原來就是古代房屋墻壁上的通風(fēng)洞,也就是我們今天所說的窗戶的原形。甲骨文的“向”是“
”,金文形體與甲骨文相同,其中“
”像房屋的一堵墻,而“口”則是開的一個(gè)洞,就是今之窗,是象形字。
《說文解字·宀部》:“向,北出牖也。從宀,從口。”許慎所說的“北出牖”就是向北的墻上的窗。許慎的說法是承毛亨而來的?!对姟め亠L(fēng)·七月》:“穹窒熏鼠,塞向謹(jǐn)戶。”毛亨傳:“向,北出牖也?!睆摹对娊?jīng)》所反映的上古人的生活現(xiàn)實(shí)來看,辛勤勞動(dòng)的農(nóng)民們到了冬天才從田野間回到家里,先是堵塞墻洞,熏老鼠,把老鼠從家中趕走,另外還要把朝北的窗戶堵塞起來,再在用樹枝編扎的門上涂上泥巴,以此抵御寒風(fēng)的襲擊。古文字的“向”逼真地反映了那個(gè)時(shí)代勞動(dòng)人民住宿的簡陋。這“向”正是學(xué)者們所說的我們今天意義上的既防風(fēng)雨而且又透光的窗戶。先民為了夏天房子里通風(fēng),在墻上打的一個(gè)不大的洞,當(dāng)冬天來臨之前他們就堵上了,北面墻上就再?zèng)]有窗戶了。
因?yàn)椤跋颉笔浅钡拇皯?,由此引申出“?duì)著”、“向著”的意思。如《莊子·秋水》:“于是焉河伯始旋其面目,望洋向若而嘆?!逼湟馑际牵河谑屈S河之神便轉(zhuǎn)過頭來,望著北海若神只是長嘆。由“對(duì)著”、“向著”引申為“方向”的意思?!跋颉弊詮闹赋钡拇皯粢院螅?zèng)]有向指“所有的窗戶”的意思方向發(fā)展,而是向著“方向”、“朝向”的意思引申,此后,“向”連“朝北的窗戶”也不指了,于是古人又創(chuàng)造了一個(gè)“窗”字,取代了“向”的本義。
《說文解字·囪部》:“囪,在墻曰牖,在屋曰囪。象形?!痹诖藯l中許慎還收錄“囪”的異體字“窗”,并解釋道:“窗,或從穴?!边€收錄了“囪”的古文“
”。從“窗”的古文來看,較之“囪”更為形象。古人穴居之時(shí),無所謂墻壁,要使室內(nèi)通風(fēng)透氣只能在穴頂開窗,這就是“窗”的最初義,即指天窗。后來人們?cè)谄降亟ㄆ鸱课?,同樣在屋頂開窗,這就是真正意義上的天窗了。這種在屋頂開天窗的建筑風(fēng)格一直流傳至今,甚至傳入歐洲。
“窗”后來由“天窗”引申為泛指所有建筑物及車、船上的通風(fēng)透光口。唐杜甫的《絕句四首》之三:“窗含西嶺千秋雪,門泊東吳萬里船?!?div style="height:15px;">
許慎說“在墻曰牖”。他又在《說文解字·片部》中說:“牖,穿壁以木為交窗也?!倍斡癫米髯r(shí)說:“交窗者,以木橫直為之,即今之窗也?!边@就是我們今天所說的開在墻上的能通風(fēng)透光的窗。唐王維《老將行》:“茫茫古木連窮巷,寥落寒山對(duì)虛牖。”
“牖”由于有導(dǎo)光、導(dǎo)風(fēng)的作用,即能將屋外明媚誘人的陽光和新鮮的空氣導(dǎo)入房子內(nèi),因此引申出“引導(dǎo)”、“誘導(dǎo)”等意義。如《詩·大雅·板》:“天之牖民,如壎如篪?!逼湟馑际抢咸炀拖衲怯脡逗腕葑嗟那{(diào)一樣吸引誘導(dǎo)著老百姓。有的人認(rèn)為“牖”的“引導(dǎo)”、“誘導(dǎo)”這一意思是它通用為“誘”后產(chǎn)生的,這種說法是不很妥當(dāng)?shù)摹?div style="height:15p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