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無論遺傳背景怎樣,身體活躍的女姓活的更久2022年8月,加州大學公共衛(wèi)生與人類長壽科學院及合作機構(gòu)研究人員在《Journal of Aging and Physical Activity 》雜志發(fā)表了一項全國性研究報告。(全文鏈接https://doi.org/10.1123/japa.2022-0067) 這項研究調(diào)查了7058名絕經(jīng)后女性(≥63歲)從2012到2020年的健康狀況和生活習慣,并檢測了她們的基因信息,對于其中符合研究條件的5446名女性的信息進行了深入分析。結(jié)果發(fā)現(xiàn):
食與心溫馨點評:目前專門關(guān)注女性的長壽研究并不太多,這篇最新研究提示,不管家族里有沒有長壽傾向,運動都有助于女性延年益壽。雖然這項美國研究的被試主要是白人、黑人和西班牙裔,對亞洲人群也具有參照意義。 2. 肌肉量減少會增加心臟病風險骨骼肌是決定人體運動能力的主要肌肉。成年之后人體的骨骼肌會隨著年齡增加運動量降低而逐漸流失,但脂肪卻會不斷堆積,保持身體活躍可預防或者減少這種變化。然而大部分人往往是吃得更多,運動更少,結(jié)果就是大家都很熟悉的中年發(fā)福現(xiàn)象。與女性相比,男性的肌肉流失更加顯著,30歲以后,男性的肌肉質(zhì)量每10年可減少3-5%。 西班牙和希臘科學家2019年在《Journal of Epidemiology and Community Health》發(fā)表了一項追蹤研究,研究者詳細記錄了2020名成年人(45歲以上,一半男性,一半女性)的生活方式(包括飲食、運動等各個方面)和身體狀況(如體重、血壓、血脂、炎性指標等),并對這些參與者進行了10年的追蹤。參與者在參加研究時均沒有心臟病,但10年期間,共發(fā)生了272起心血管事件,包括致命的和非致命的,中風和輕微中風。進一步分析后發(fā)現(xiàn):
食與心溫馨提示:無論哪種運動方式,都對人體有益,所以不要再糾結(jié)做什么運動了,關(guān)鍵是動起來,無論是走路、跳廣場舞、打太極、打乒乓球還是擼鐵,都對身體有益。當然,如果因為走了幾步路就獎勵自己一個冰激凌/點心的話,過量卡路里的損害會遠超運動的益處。 5. 運動延壽,什么時候開始都不晚中國人常說“亡羊補牢,未為遲也”,國外也有諺語“Better late than never (遲做總比不做好)”,這些諺語對于運動也非常合適。 英國劍橋大學科學家對于14599名成人(40-79歲)進行了十幾年追蹤研究(中位時間12.5年),對于參與者的身體狀況,生活方式、工作職業(yè)和健康情況進行了詳細研究,研究論文2019年發(fā)表在《BMJ》上,全文鏈接https://doi.org/10.1136/bmj.l2323。這項研究發(fā)現(xià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