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理解“With China”?筆者認為 ,豐田汽車要把自己定位為中國汽車的“自己人”,要與其他中國車企和產業(yè)鏈上的合作伙伴在一起、要不分彼此。
2024北京國際車展即將開幕之際,豐田中國與媒體進行了一次交流,傳遞出一個極為重要的信息:豐田汽車在華戰(zhàn)略將從“For China”升級到“With China”的全新階段,全球最大車企面對中國汽車市場的急遽變化正在做出重大戰(zhàn)略調整。
幾年之前,跨國車企掛在嘴邊的還是“In China, For China”,沒想到幾年過去,“For China”已經不夠了,只有“With China”,跨國車企才有機會繼續(xù)留在中國汽車市場的牌桌上。這一戲劇性的變化背后,是中國本土汽車品牌借電動化浪潮的全面崛起,是中國年輕一代消費者對智能電動汽車的追捧,是社會輿論環(huán)境對外國商品與合資品牌的祛魅,是汽車領域的“東升西降”。
時代大潮滾滾向前,外國品牌汽車在中國市場呼風喚雨的日子已經一去不返,仍然留在中國市場的跨國車企必須要思考接下來如何調整自己的戰(zhàn)略。
如何理解“With China”?這是豐田汽車在調整自己相對于中國汽車產業(yè)、市場、消費者的位置,也是最關鍵的一點。它不再是最初進入中國時的外來者,也不再是后來與中國企業(yè)合資階段的參與者,而是成為中國汽車產業(yè)休戚與共的一份子。
簡單來說,以筆者理解,豐田汽車把自己定位為中國汽車的“自己人”,要與其他中國車企和產業(yè)鏈上的合作伙伴在一起、要不分彼此。豐田與比亞迪合資成立電動汽車研發(fā)公司、豐田與中國五礦成立車載動力電池綜合利用合資公司等等舉措都是在一起的具體體現。
身份和定位的變化將帶來其他一系列變化,比如投資運營管理體制、決策速度和效率、本地化比例、企業(yè)文化等等。只有這樣,才能更好地融入中國汽車產業(yè),成為其中一份子。當然,中國汽車行業(yè)和消費者是否會把豐田汽車當作“自己人”也取決于它的實際行動。
智能化:擁抱中國本土科技大廠
智能化是目前跨國車企最短的一塊短板,無論是智能座艙,還是智能輔助駕駛,跨國公司的產品與中國本土車型相比,均有非常大的差距。
跨國公司雖然也意識到了這一點并且也積極強化在智能化領域的研發(fā),但無奈一方面決策和實際行動的速度慢,另一方面它們自身的研發(fā)能力和資源也跟不上中國市場日新月異的變化。
廣汽豐田第九代凱美瑞
舉個簡單例子,廣汽豐田剛剛推出的第九代凱美瑞號稱全世界最好的凱美瑞,它的座艙系統(tǒng)采用了高通驍龍SA8195P芯片,也是國內市場的日系車率先搭載。但是中國品牌的智能電動車幾年前就在用這款芯片,這兩年則開始大范圍切換更高性能的驍龍SA8295P芯片。對于豐田汽車來說,這就是最明顯的“計劃趕不上變化”的例子。
那么,怎么辦呢?中國人有一句話說得特別好,叫“打不過,就加入”。所以,豐田汽車將在即將開幕的2024北京國際車展期間官宣與某個中國科技大廠在智能化領域的合作。
綜合近期的各種信息,這家大廠很大可能就是華為。坊間流傳的信息顯示,在中國國內市場,豐田將與華為、Momenta在智駕領域展開合作,其中,華為提供硬件(MDC計算平臺),Momenta提供軟件算法。在全球市場,硬件由高通和德賽西威提供(高通提供智駕芯片,德賽西威提供域控制器),軟件算法仍由Momenta負責。
實際上,豐田汽車已經擁抱了華為。第九代凱美瑞的車機語音操作系統(tǒng)就是與華為合作的,有華為賦能的成分。筆者此前體驗過這款車的語音操作功能。無論是響應速度,還是免喚醒狀態(tài)下的連續(xù)對話能力都還不錯,但是語音識別的準確程度、對自然語義的理解和響應能力,則還有很大提升空間。顯然,雙方在這款車上的合作深度還比較有限。而且合作領域也沒有拓展至整個車機系統(tǒng)。設想一下,如果第九代凱美瑞全面采用華為的智艙和智駕系統(tǒng),將會是怎樣的用戶體驗?
全方位電動化:不會All in純電動
豐田汽車是一個不折不扣的大廠,它是全球最大的汽車企業(yè),它的業(yè)務布局和車型遍布世界上一百多個多家和地區(qū),而且這些市場的發(fā)展水平極不平衡(有些地方甚至沒見過電動汽車),基于這些因素,正常人很容易得出結論,豐田汽車的電動化必然是全方位的電動化,包括混動、插電混動、純電動和氫燃料電池等等。但肯定不是純電動化,它也不可能All in純電動汽車,這是最簡單不過的道理。
所以,過去幾年中國國內輿論場中時不時出現的批判豐臺汽車及其掌門人豐田章男反對、不看好、抵制電動汽車的聲音實在是誤讀。
那么,在“With China”戰(zhàn)略下,豐田汽車在中國的全方位電動化將如何推進呢?
豐田bZ純電動汽車家族
首先,純電動汽車方面,繼推出純電的bZ4、bZ3之后,豐田今年將繼續(xù)推出兩款全新研發(fā)的純電動車型,一款與比亞迪合作研發(fā)(由一汽豐田生產、銷售),一款與廣汽集團合作研發(fā)(由廣汽豐田生產、銷售)。這兩款車今年都將上市銷售。
豐田第五代智能電混雙擎技術
其次,豐田汽車仍將繼續(xù)大力推廣它的混合動力車型。盡管混動車型不是中國政府認定的新能源汽車,而且,中國本土品牌已經全面放棄了混動車型。但豐田汽車卻仍然甘之若飴,而且認為混動車型仍是未來數年的主力。
具體到車型上,除了不久前上市的第九代凱美瑞混動版,還有全新普拉多(PRADO)的混動版本,而且,它們都將搭載豐田汽車最新的第五代智能電混雙擎技術。
總結:
2023年4月1日開始,豐田汽車正式推行佐藤恒治社長的新體制,繼續(xù)推動豐田汽車向“以研發(fā)純電動車為中心的移動出行公司”的進化。緊接著的2023上海國際車展上,豐田汽車開啟中國式“繼承與進化”之路。轉眼一年過去了,2024年北京國際車展即將開幕之際,豐田汽車的中國戰(zhàn)略又出現重大升級。
這一系列連續(xù)變化不難看出,豐田汽車面對全球和中國汽車市場向電動化和智能化轉型中所做出的積極轉變。尤其是“With China”戰(zhàn)略的提出標志著這家全球最大車企在中國市場的進一步本地化努力。當然,豐田汽車能否實現這個目標還要看它的實際行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