梅花盆景以樹干蒼老古樸,枝條稀疏,植株清秀為美,因此在造型時要做到樹干傾斜而彎曲,枝條也不要太密,還可在枝干上以錘擊、敲打、斧砍的方法做些疤痕,以增加古趣。下面花草樂為大家介紹梅花盆景修剪方法及梅花盆景養(yǎng)護技巧。
放置場所:梅花宜放置于陽光充足,空氣流通的場所。梅花雖較耐寒,能傲霜凌雪開花,但仍性喜溫暖,適生于南方氣候,如在北方寒冷地區(qū)培養(yǎng),冬季宜置于室內越冬。
澆水:平時要保持盆土濕潤,注意不干不澆,防止盆中積水。從5月中、下旬起至6月上、中旬,即花芽萌發(fā)至形成期間,須進行'扣水'處理,即讓盆土干到老葉微卷,新梢萎縮時再澆水,如此反復數(shù)次,將新枝生長點破壞,使新梢停止伸長,以增加花芽的發(fā)生,而后再逐漸恢復正常澆水。
施肥:應注意施肥季節(jié),一般在翻盆時可在盆底放置骨粉、豆餅等作基肥,5月中、下旬花芽形成前施1~2次餅肥水作追肥,8月上旬再施1~2次,入秋再施一次追肥即可。
修剪:要使梅花盆景既古樸蒼勁,又長勢健壯,開花繁多,修剪極為重要。因為梅的花芽是在當年生新枝上形成的,故每年開花后應隨即將老的花枝截短,僅留2~3個芽,并注意使芽向外側生長,才能使翌年花繁色艷,梅花的修剪可分為下列幾種:
1.疏枝:即將各種影響樹形美觀的交叉枝、平行枝、重疊枝、對生枝、徒長枝以及過密、瘦弱的枝條疏剪去。做到'老枝不動,留強去弱'的疏枝原則。
2.短截:即在疏枝的基礎上,將花后一年生枝條截掉上部。截短的程度要根據(jù)造型需要及生長勢來定,長勢好的可少截一些,長勢差的則可多截一些。根據(jù)造型的需要,有時可適當留下少數(shù)長枝。短截時還要依據(jù)枝條的方向、角度,選擇芽口的方向,以達到疏密有致。
3.摘芽:即在4月前后當年生葉芽長到3厘米左右時,根據(jù)芽的部位、疏密及樹木造型的需要,摘去一部分不需要的芽。對于老干上的芽則隨發(fā)隨摘。
4.摘心:即在6月下旬新梢長到一定長度時,將頂芽摘去,以控制枝條的生長,一般長度宜在15~30厘米。對于萌發(fā)力較差的梅花,可提前進行摘心,促其重新發(fā)芽。梅花的樹齡過大時,往往樹勢變弱。為使衰退的梅樹'返老還童',可采取下列措施:
①逐年分批地剪去主干上的側枝,或者將側枝逐年進行短截,直至從基部去除,以達到更新的目的。
②更新粗枝,須注意傷口的保護,以防止病蟲害的侵入。
③將梅盆下地培養(yǎng),最好選擇通風透光、土壤肥沃疏松之地,并同時對枝條進行疏剪。翻盆:梅花盆景宜隔1~2年翻一次盆,時間以3月開花后為好,冬季11~12月亦可。翻盆時去掉舊土1B3~1B2,剪去枯根,修短過長的老根,換以富含腐殖質的腐葉土或凍松的塘泥土,摻拌礱糠灰及沙土。
病蟲害防治:梅花的病害主要有炭疽病、白粉病、縮葉病、煙煤病等。蟲害主要有梅毛蟲、蚜蟲、天牛、軍配蟲、刺蛾等。病害可用0.5%波爾多液噴灑防治;蟲害可用80%敵敵畏1500倍液噴灑防治。梅干如發(fā)現(xiàn)天牛幼蟲蛀入樹干,可用敵敵畏1份加輕柴油0.5份,以棉團蘸塞蟲孔,再以濕泥封口。用藥物防治蟲害時,應避免使用樂果,否則會造成落葉,甚至導致死亡。
(二)觀賞
梅花樹姿秀雅,虬干偃蓋,疏枝斜橫,蒼勁古樸,最為美觀。觀賞時期以開花期最佳,一般在2~3月份。如需在春節(jié)時開花,可在春節(jié)前40天左右將梅花盆景放進10℃左右的溫室,要有充足的陽光,并需經(jīng)常噴水。梅樁盆景具有色彩美、形態(tài)美和風韻美,色、香、味均佳。南宋詩人楊萬里有詠梅詩云:'初來也覺香破鼻,傾之無香亦無味,虛凝黃昏花欲睡,不知被花熏得醉。'這是對梅花幽香的描寫。
梅花對土壤要求不嚴
一般的中性土壤都能生長,但盆栽梅花因盆土有限,要選用疏松肥沃的營養(yǎng)土。營養(yǎng)土配制以食用渣4份,堆積雜肥土4份,煤灰土2份混合均勻做到培養(yǎng)基,在花后每年換土一次,待換盆后先放在陰涼處一星期,然后轉入正常養(yǎng)護。
梅花對水分敏感
如果盆土長期過濕,容易引起爛根,因此,要控制澆水,當新枝長到20厘米時,要注意控制澆水,控制新梢過分伸長,促進花芽分化。但在夏季每天要澆一次水,秋季視土澆水保持土壤濕潤,冬季要少澆水,使土壤偏干。
梅花不喜大肥
梅花在萌發(fā)枝葉時肥水要足,每月施1至2次有機液肥。當新梢長到5厘米時,要施一次薄肥,以促進枝條生長。在夏末秋初時要施一次腐熟餅肥水,并加重磷、鉀肥、促進花芽形成,待花芽分化后,噴施1至2次磷酸二氫鉀,這樣分層次的科學施肥,對梅花生長有利。
梅花修剪整形
梅花的修剪整形是一個技術活兒。修剪要從幼苗開始,當幼苗長到20至25厘米長時,截去頂端,待萌芽后留3至5枝條作為主枝,當主枝長到10至15厘米時進行摘心,以促進枝條粗壯和花芽形成。花后的修剪,當花凋謝之后從基部留2至3個芽短截,當新枝長到5至6片葉時又進行摘心,只留3至4片葉,促進生長更多花枝。以后每年反復修剪,使枝條充實,花蕾增多。
梅花病蟲害防治
一定要保持通氣透光。梅花病害主要來自炭疽病和斑枯病,一般發(fā)病在4月下旬至5月上旬,采用50%的多菌靈或70%的托布津溶解800至1000倍交換噴施進行防治。每年蚜蟲危害較多,采用500倍溶液的洗衣粉噴殺,效果明顯。但梅花對樂果,敵敵畏等農(nóng)藥敏感,不要使用。
梅花春節(jié)開放
凡是種梅花的人都想讓她春節(jié)期間開放,這就需要掌握好催花枝術。
首先要計算好催花日期。在春節(jié)前20天左右,將盆栽梅花移入溫室內,并要放在陽光充足的地方養(yǎng)護,室內溫度要控制在10至15度為宜。同時,每天要向花枝和周圍噴灑清水,保持澆不過多,不利梅花生長,容易引起爛根落蕾,如澆水不足,又會使花蕾干癟。
其次要把握好溫度與開花時間。在春節(jié)前一周,若花蕾還小,則將花盆移到15至25度中溫的環(huán)境中管理。如果春節(jié)未到就提前開花,就把盆花周圍的溫度下降10度左右,而且少見陽光,控制水分。
還有,要適度施肥。為了使梅花開放得鮮艷,香味更濃,就應適度施肥。一般是每7至10天施一次稀薄的有機液肥,同時,每7天向花蕾噴一次磷酸二氫鉀和植物催長素。
如何防治蚜蟲
蚜蟲,又稱膩蟲、蜜蟲,是花卉栽培中最常見的敵人,兩千多種蚜蟲,已被列為世界性害蟲,其繁殖力很強,一頭成蚜一代可產(chǎn)70頭小蚜蟲,一年可繁殖十幾代,甚至幾十代。
常見的蚜蟲有棉蚜、桃蚜、桃粉蚜、薔薇蚜、槐蚜、松蚜、柳蚜、菊姬長管蚜等。
被害的花卉有木槿、扶桑、石榴、紫荊、菊花、蜀葵、蘭花、梅花、枇杷、碧桃、夜來香、珊瑚豆、月季、三色堇、郁金香、百日草、金魚草、大麗花、瓜葉菊、香石竹、牽?;?、秋海棠、夾竹桃、櫻花、榆葉梅、貼梗海棠、仙客來、風信子、令箭荷花等。
為害性強,一頭無翅桃蚜成蟲,在24小時內所吸食的鮮物重量,為其體重的79倍;其所分泌的排泄物蜜露,透明稠粘,對花卉的生理活動起到阻滯作用,又是病菌的良好培養(yǎng)基,易誘發(fā)煤煙病等;同時蚜蟲也是重要的病毒傳播媒體;群集傷害嫩葉、嫩稍、花蕾等部位,吸吮汁液,以致花卉畸形發(fā)展,葉片背面不規(guī)則的皺縮、卷曲、脫落、花蕾變形、花朵減少或變小,甚至全株枯萎、以致死亡。
在蚜蟲的防治上,應利用各種手段,停止其危害活動,主要有以下各點:
一、消滅蚜蟲,要從花卉越冬期開始,可收事半功倍之效,如單純依靠在蚜害最嚴重的春、秋季進行,防治效果并不顯著。
二、對新引進的花種、花苗,應嚴格檢查,防止外地新害蟲的侵入,對土壤及舊花盆進行消毒,以殺死殘留的蟲卵。
三、結合修剪,將蚜蟲棲居或蟲卵潛伏過的殘花、病枯枝葉,徹底清除,集中燒毀。
四、花卉的品種不同,其抗蟲性也有所不同,應選用抗病蟲品種,既減輕蚜蟲危害又可節(jié)省藥物費用。
五、發(fā)現(xiàn)少量蚜蟲時,可用毛筆蘸水刷凈,或將盆花傾斜放于自來水下旋轉沖洗,既滅了蚜,又洗凈葉片,提高了觀賞價值和促進葉面呼吸作用;有條件的還可利用瓢蟲、草蛉等天敵進行防治。
六、發(fā)現(xiàn)大量蚜蟲時,應及時隔離,并立即選用藥物或土法消滅蟲害,其具體措施如下:
1、用1:15的比例配制煙葉水,泡制4小時后噴灑。
2、用1:4:400的比例,配制洗衣粉、尿素、水的溶液噴灑。
3、用10%氧化樂果乳劑1000倍液或馬拉硫磺乳劑1000至1500倍液或敵敵畏乳油1000倍液噴灑。
4、對桃粉蚜一類本身披有蠟粉的蚜蟲,施用任何藥劑時,均應加1‰中性肥皂水或洗衣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