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摘:傳統(tǒng)的語文課堂上,枯燥的講解、乏味的字詞訓練很容易使學生產生厭學情緒,把語文當作一種機械的文字訓練。引用多媒體技術后,可以使語文教學中字、詞、句、篇的學習獲得許多新的方法和途徑。使原本難以說清的重、難點變得好學、好懂。教師也可以把語文教學課堂變成充滿歡笑、充滿智趣的學習樂園,學生學得輕松,教師教得輕松。
關鍵詞:多媒體、教學、語文、課堂、
隨著人類社會的進步,現(xiàn)代科學技術不斷發(fā)展并滲入各個領域,以計算機為中心的多媒體技術的崛起,不但給現(xiàn)代教育帶來極度大沖擊,也給現(xiàn)代教育注入新的生命力,使其產生了一次重大飛躍。中小學開展計算機輔助教學,在教學中外入多媒體技術已是發(fā)展的趨勢之一,不僅傳統(tǒng)的教學思想、教學模式隨之發(fā)生變化,而且隨著近幾年來學校計算機高檔次的配置及繁多的教學軟件研制開發(fā),使課堂教學出現(xiàn)了令人欣喜的新局面。尤其在語文教學中,它利用自己圖文并茂、聲像結合等諸多特點,優(yōu)化語文課堂教學,為語文教學帶來了新鮮血液。
傳統(tǒng)的語文課堂,教師單憑一支粉筆一張嘴,很難達到很好的教學效果,更談不上把教學變成藝術,成為一種美的享受??菰锏闹v解、乏味的字詞訓練很容易使學生產生厭學情緒,把語文當作一種機械的文字訓練。引用多媒體技術后,可以使語文教學中字、詞、句、篇的學習獲得許多新的方法和途徑。使原本難以說清的重、難點變得好學、好懂。教師也可以把語文教學課堂變成充滿歡笑、充滿智趣的學習樂園,學生學得輕松,教師教得輕松。
一 變難為易 活學字詞
字、詞教學可以說是小學語文教學最基本的任務。傳統(tǒng)的讀音、寫形、背義這種機械的訓練學生早已厭倦,教學效果也不盡人意。特別是小學一二年級學生以形象直觀思維為主,在短時間里學習大量生字,就難免錯字連篇,運用多媒體教學技術,可以為字詞教學開辟新天地。例如在學習生字時,教師利用多媒體交互功能,將生字的偏旁部首用紅色區(qū)別開。以“清”字為例,學生首先看到的是一個黑色完整的“清”字,點擊鼠標后,三點水旁則變成紅色,在視覺上讓學生留下深刻的印象,同時伴以讀音,使聽覺、視覺結合記憶。在一年級的生字教學中,還可利用動畫的制作加強字詞教學。如教學生字“休”字,可以利用Authorware制作一個簡單的動畫:一個人走過去靠在樹上休息。由形象轉向抽象符號—“休”,會給學生留下深刻印象。又如競賽的“競”字,學生總愛多寫一橫,寫成錯別字“竟”,而竟然的“竟”字又會寫成“競”。在教學時利用Authorware制作動畫,將“競”字中間的“口”字變成一張張開的大魚的嘴,這張嘴對學生說:“競賽就是要打敗對方,它是殘酷的,就好象小魚會被大魚吃掉一樣。”并一口將一只小魚吃掉,這樣一來,學生就會牢牢地記住“競”字。而將“竟”字中間的“日”做成張開嘴并吃驚地伸出舌頭的畫面,讓學生把“竟”與沒想到、吃驚這一含義聯(lián)系起來,這樣就使生字教學事半功倍,既活躍了課堂氣氛,又使學生記住了那些難記、易錯的字。
詞語的理解和積累也可以利用多媒體達到很好的效果。傳統(tǒng)的詞語教學總是讓學生讀詞語解釋,然后死記硬背,這樣學生對詞語理解一知半解,不能靈活運用。在教學中,可利用多媒體將詞語的含義與畫面相結合,活學活用。如《盲童的畫》一課,用夜晚各色焰火在空中競相盛開來輔助對“五光十色”的理解,學生會記憶深刻。用密密麻麻的爬山虎隨風輕輕有節(jié)奏地搖擺的畫面來輔助“搖曳”一詞的詞義理解,就十分形象了。這樣“搖曳”一詞,學生不僅記住了詞義,還留下了深刻的美感記憶,在以后類似語境中就會靈活運用。多媒體的圖文并茂確實為字詞教學提供了一條由難變易的捷徑。
二 變假為真 情感閱讀
傳統(tǒng)閱讀教學模式一致,段落大意、中心思想,教學僵化、機械,忽視了閱讀教學中的情感因素。語文的工具性和思想性是一張紙不可分割的正反兩面,而在平時教學中,我們經常把語文當作純工具性的東西,對語言做靜態(tài)的分割,做技術上的分析,不注意用語言中所包含的豐富的情感去感染學生。古人說:“綴文者情動而辭發(fā)”,許多作品傳誦不衰,常讀常新就是因為作家飽含著自己的思想感情,甚至凝聚著心血和生命?!坝^文者披文以入情”,讀者的學習是“在他所創(chuàng)設的世界中直觀自己”。贊可夫說:“教學法一旦觸及學生的情緒和意志領域,觸及學生的精神需要,就能發(fā)揮高度有效的作用?!惫膭詈鸵龑W生發(fā)掘語文字中的情感,“帶著一種高漲的,激動的情緒從事學習和思考,對面前展示的真理感到驚奇甚至震驚?!保ㄌK霍姆林斯基語),可以看出情感的調動在語文閱讀教學中的重要作用。情感調動的捷徑是創(chuàng)設教學情境。運用多媒體創(chuàng)設情景可以使語文課堂教學化大為小、化遠為近、化隱晦為直觀。而實際上,運用計算機多媒體技術輔助教學,區(qū)別與傳統(tǒng)教學的最大特點在于它能創(chuàng)設一種“虛擬現(xiàn)實”的境界,這種情境能使學生從情感上參與到教學中來。閱讀教學中,一旦學生進入了作者描寫的那個情景,作者用來表達這一情感的語言文字,則可以從整體上,從內在的相互聯(lián)系去理解,形成“作者運用語言文字表達胸中之境,小讀者進入作品之境理解語言文字的閱讀程序?!边\用多媒體技術在以下兩種創(chuàng)設情境,激發(fā)情感中占絕對優(yōu)勢:
首先,多媒體教學可以讓學生貼近生活,把課文中的描寫真實地再現(xiàn),帶著他們進入自然的懷抱,接觸真實的生活,讓生活和自然美景陶冶他們的情操,感受作者的情感,從而進一步深入理解表現(xiàn)情感的語言文字。如《桂林山水》一課,用Authorware制作精美的課件向學生展現(xiàn)桂林那如詩如畫的美景,讓學生感受蕩舟漓江的愜意,為他們營造出水美、山美、人美的情境,激發(fā)他們內心對美的追求?!恫菰芬徽n,當學生看內蒙那一望無際的大草原,成群的牛羊象是無邊綠毯上的朵朵白花,滿目翠綠,神情氣爽,自然會產生對草原深深的喜愛之情,這種教學效果與教師讓學生硬背文章的中心思想是不能比的。運用多媒體可以讓學生“身臨其境,心同其情”地學習語文。
其次,在虛擬課文情境上有獨特作用,語文教師為了說明或闡述一件事物,往往千方百計地根據(jù)課文內容用口頭語言結合身體語言進行描繪,頂多制作圖形或簡易的模型來駕輔助,但有時因為種種原因效果反而會適得其反。如《長城》一課,在長城全景圖上,用Authorware制作動畫,讓蜿蜒曲折的長城與龍的圖像重合,給學生留下深刻的印象:長城宛如一條長龍,蜿蜒在崇山峻嶺之間。
三變虛為實 創(chuàng)新作文
在科技突飛猛進、生活日新月異的今天,學生談“文”色變的畏難情緒始終沒有得到遏制。他們的生活天地似乎越來越窄,高樓別墅妨礙了同學之間的正常交往,彩電空調組阻隔了人與自然的密切聯(lián)系。小學生作文最感到苦惱的是“無米之飲”,究其原因,并非生活中真無“米”,主要由于小學生觀察力較差,不善于通過觀察獲取和積累作文素材。對這種現(xiàn)象,我們利用照相機、攝象機攝下豐富多彩的場面,以備有“米”之炊??梢詳z下文藝演出的精彩節(jié)目;可以攝下婦女節(jié)母子情深的動人片段;可以攝下同學們放風箏的歡樂場面;可以攝下大自然中的花草樹木、飛禽走獸;可以攝下同學之間點點趣事……這樣使學生克服畏難情緒。尤其是低年級學生,在觀察事物時往往東看西望,抓不住事物特點。運用多媒體可以將小學生周圍熟悉的人和事,他們參與活動拍攝下來,編輯后輸入多媒體儲存,在作文課上利用這樣材料進行教學,可以避免教師空洞地指導,言之無物,變虛為實。而且可以對學生不易觀察到的,忽視的地方延長觀察時間,具體指導觀察方法。例如寫《我們的校園》,先讓學生自己說說校園是什么樣子的,再用多媒體有順序地指導學生觀察學校里各種設備,這樣有利于學生的作文訓練。
小學生認識事物的特點是由直觀到抽象,由感性到理性。小學生看圖作文直觀性雖強一些,但由于課文所提供的單一的或是多幅的靜止畫面,對學生的視覺沖擊力不是很大,影響學生感覺。在初寫看圖作文時期,可以利用多媒體軟件克服這個缺點,化靜為動,優(yōu)化教學。例如第六冊基礎訓練一的看圖作文《植樹》,書中提供的僅是一幅同學們在植樹的畫面,教師可根據(jù)這幅畫面制作出植樹整個過程的多媒體教學軟件,使作文教學活起來。
另外,在修改作文方面,多媒體更是發(fā)揮了其獨特作用?!叭治恼缕叻指摹?,利用多媒體幫助學生修改作文,是提高學生習作水平的重要途徑。學生了解學習結果可以促進學習的進步。過去作文的修改始終是一對一,學生只了解自己的作文,不了解別的同學上怎么寫的,比自己好在哪差在哪,教師如果將學生的作文輸入多媒體,師生一起進行修改,評議,與自己的作文相比較,看看相同的部分,別人是怎么寫的,自己又是怎么寫的,取長補短,共同進步。達到作文教學的最優(yōu)化。
總而言之,多媒體教學使語文教學變得靈活多樣,豐富了課堂教學方式,對提高教學質量起到了極大的推動作用。它不僅可以模擬文章環(huán)境,使學生在聽到聲音的同時,看到相關的真實畫面,實現(xiàn)語畫同步,聲情并茂,使教材的思想性和藝術性充分結合,邏輯性與直觀性并重,創(chuàng)造出豐富生動的學習環(huán)境,啟發(fā)學生的形象思維,使學生富于聯(lián)想,樂于表現(xiàn),提高分析與解決問題的能力。在運用時,教師要抓住教學的最佳時刻,適時適當?shù)厥褂枚嗝襟w,切不可只顧形式不顧質量,濫用亂用。要根據(jù)學生特點制作出適合的多媒體教學軟件,優(yōu)化語文課堂教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