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一黃金周”期間,反映抗美援朝戰(zhàn)爭的巨制影片《志愿軍:存亡之戰(zhàn)》在各地熱映,強勢領跑國慶檔。影片中志愿軍戰(zhàn)士們懷揣著對家、對祖國的深情,鐵血軍魂,視死如歸,堅守在自己的陣地上,激戰(zhàn)12晝夜,構筑了一道沖不破的“鐵長城”,場面震撼、火爆、感人,再一次觸動了無數(shù)觀眾的淚點!
《志愿軍:存亡之戰(zhàn)》聚焦抗美援朝戰(zhàn)爭第五次戰(zhàn)役中的鐵原阻擊戰(zhàn)。那么,這鐵原阻擊戰(zhàn)為什么這么慘烈?為什么被稱為志愿軍的存亡之戰(zhàn)?
抗美援朝戰(zhàn)爭第五次戰(zhàn)役之初,志愿軍攻勢如潮,出其不意地渡過臨津江和北漢江,直逼南朝鮮首都漢城。然而隨著戰(zhàn)役的深入,我軍后勤補給不足的劣勢愈發(fā)明顯。就在志愿軍糧草彈藥幾乎耗盡的時候,1951年5月21日,志愿軍司令員彭德懷果斷命令投入五次戰(zhàn)役的志愿軍各部全線后撤,轉移至“三八線”南北地區(qū)休整。正當彭德懷下令撤軍的同時,美軍第八集團軍司令官范弗里特向“聯(lián)合國軍”總司令李奇微報告:“敵人已經不再有進攻的勢頭了,第八集團軍第一步將抵達托皮卡線,隨后將攻擊鐵原、金化、平康的中心地區(qū)?!贝藭r,雙方最高統(tǒng)帥的目光都聚焦在了同一個地方:鐵原。
鐵原位置圖
鐵原位于位于朝鮮半島的最中央,南通漢城,北達平壤,公路、鐵路密集交縱,是轉運物資、屯集兵力的最佳地點。此時,從前線撤退的志愿軍各部隊都在向鐵原靠攏。他們需要在此獲得補給,然后在其后方建立新的戰(zhàn)略防線。
但是,退到鐵原的志愿軍面臨一個嚴重問題:鐵原以北是朝鮮少見的平原地帶,正適合美軍機械化部隊行動。已開始實施全線反撲的“聯(lián)合國軍”,于5月27日進占汶山、永平、華川、富坪里、麟蹄一線后,繼續(xù)向鐵原、金化、楊口方向進攻,并將漣川、鐵原作為主要進攻方向。如果右路美軍迅速占領鐵原,鐵原以南的志愿軍主力3個兵團和朝鮮人民軍1個軍團就會被截斷退路,有被圍殲的危險。這樣,整個朝鮮戰(zhàn)爭的形勢就將逆轉!
情況萬分緊急。5月28日17時,彭德懷電令剛剛進至鐵原附近準備休整的志愿軍第63軍,并指揮第65軍194師,迅速在漣川、鐵原之間組織防御,要求不惜一切代價,死守鐵原10至15天,阻止敵人進攻,掩護兵團主力和傷員轉移。
鐵原阻擊戰(zhàn)態(tài)勢圖
第63軍是原華北軍區(qū)部隊,入朝后隸屬志愿軍第19兵團,軍長傅崇碧,政治委員龍道權。下轄:第187師,代師長徐信,政治委員張邁君;第188師,師長張英輝,政治委員李真;第189師,師長許誠,政治委員蔡長元。配屬的第65軍194師師長趙文進。
63軍已在朝鮮作戰(zhàn)兩個多月,部隊減員程度較大,加上配屬的兵力一共才2.4萬余人,重武器只有火炮240多門。而面對的美軍有騎1師、第25師等4個整師、4.7萬兵力,各種火炮1300余門,坦克400多輛,還有空軍的強大支持。兵力、火力上都明顯處于劣勢的63軍要堅守住寬25公里、縱深20公里的防線談何容易。
在戰(zhàn)斗開始之前,63軍黨委向全體戰(zhàn)士發(fā)出了號召:“在戰(zhàn)場上,要不怕流血犧牲,勇于同敵人打惡戰(zhàn)。全體戰(zhàn)士們要像釘子一樣,死死地釘在前沿陣地上,活在陣地上,戰(zhàn)斗在陣地上,將敵人消滅在陣地之前。”
5月30日,第63軍各師進入陣地,迅速完成各項戰(zhàn)斗準備。當面之敵于當日開始進攻,先以部分兵力多路向第63軍前沿陣地進行試探性進攻。
6月1日起,美軍第1軍以4個師兵力向第63軍陣地全面進攻。在第187師防御正面,美軍2個師輪番進攻。漣川山口的戰(zhàn)斗最為激烈,美軍進攻第一天即投入5個營的兵力。志愿軍第561團3營堅守漣川山口陣地4天3夜,抗擊美軍10余次進攻,與敵反復爭奪,斃傷美軍1300余人。3營7連指導員趙滿增不顧傷痛,一面指揮大家奮力抗敵,一面用機槍掃射敵群,打倒20多個敵人,最后拉響手榴彈與敵人同歸于盡。此戰(zhàn),第3營抗擊了數(shù)倍于己的敵人10余次進攻,堅守陣地4天3夜,斃傷敵1300余人。戰(zhàn)后,第3營被授予“守如泰山”錦旗。
堅守鐵原地區(qū)的志愿軍頑強阻擊來犯之敵
在第189師防御正面,美軍每天以3~4個團兵力發(fā)動進攻,6月3日又將美軍第25師投入戰(zhàn)斗。第189師頑強堅守陣地,擊退美軍一次次進攻。4日,第63軍以預備隊第188師接替第189師的防御。5日起,第63軍轉入二線陣地,依托有利地形繼續(xù)實施堅守防御。打退敵人一次又一次猛攻,戰(zhàn)況比電影中更加慘烈、悲壯。
堅守207高地的第188師563團1連2排,只剩下8名戰(zhàn)士。此時,他們彈藥將盡,與上級和友鄰部隊的聯(lián)系已經中斷,陷入四面包圍。子彈打光了,他們就用刺刀、槍托和石頭與敵人展開殊死搏斗,又一次打退了敵人的進攻。當敵人再次涌上陣地時,8名勇士視死如歸,縱身跳下了懸崖。
堅守255.1和200高地的563團8連,堅守陣地4晝夜,先后打退敵人1個加強團的13次沖鋒,以傷亡16人的代價,斃傷敵800余人,榮獲“特功第八連”稱號,連長郭恩志榮立特等功,獲“一級戰(zhàn)斗英雄”稱號……
在戰(zhàn)斗傷亡最大的時候,軍部組織機關干部和文工團向陣地運送彈藥,兵團楊得志、李志民首長從他們的警衛(wèi)部隊抽調了500多人給63軍,這對前線指戰(zhàn)員是極大地鼓舞。
6月10日,第188師564團5連在內外加小孤山陣地,利用戰(zhàn)壕和簡陋的武器與敵展開殊死搏殺。從早晨打到下午,敵“機甲部隊”始終未能前進半步。我方工事全部被毀,子彈、手榴彈也已用盡,官兵們用從敵人尸體上搜集來的彈藥又打退敵一次進攻。下午2時,趁敵攻擊間隙,5連連長向團長通話報告。這通電話成為5連官兵在內外加小孤山的最后聲音。此后,第5連與團指揮所徹底失聯(lián)……一支接不到任何命令的孤軍,在“死地”殊死奮戰(zhàn),讓原以為不到一小時就能直搗志愿軍后方的美機動部隊,在一個200多米高的小山包前被遲滯了整整一天。防守陣地的志愿軍官兵雖然全部犧牲,但以鮮血和生命完成了遲滯敵人進攻的作戰(zhàn)任務。
由于志愿軍第63軍的頑強阻擊,美軍始終沒有如期突破防線。6月11日,李奇微大失所望,命令部隊就地轉入防御。6月12日,志愿軍第63軍奉兵團命令轉向伊川地區(qū)休整。在歷時13天的防御作戰(zhàn)中,志愿軍第63軍頑強抗擊美軍4個師的輪番進攻,共斃傷美軍1.5萬余人,勝利完成阻擊任務,粉碎了美軍快速占領鐵原、摧毀志愿軍后方基地和交通線的企圖。63軍也獲得了“鐵軍”稱號。63軍全體官兵用他們實際行動向全世界證明了:即使占盡上風,想要和中國人戰(zhàn)斗,也要付出慘痛的代價。
傅崇碧將軍在回憶錄中寫道:“漣川、鐵原地區(qū)防御作戰(zhàn),是我軍繼取得第五次戰(zhàn)役前兩個階段殲敵6410名的勝利之后,執(zhí)行的又一事關全局的艱巨而共榮的任務,是63軍有史以來規(guī)模最大、時間最長、最激烈、最殘酷的一場戰(zhàn)斗,有很多連隊打到最后,只剩下十幾個人,但最終完成了任務?!?/p>
戰(zhàn)后,彭德懷專門到第63軍看望指戰(zhàn)員,他激動地說:“同志們!你們打得很好!你們63軍血戰(zhàn)鐵原13天,掩護了東線部隊的轉移,狠狠地打擊了敵人的氣焰,你們是一支真正的鐵軍,我要向毛主席匯報你們的英雄業(yè)績。全黨、全軍、全國人民為有你們這樣的英雄鐵軍而自豪……”聽了彭德懷的話,全體指戰(zhàn)員備受鼓舞,振臂高呼“祖國萬歲!”“一切為了祖國!”
鐵原阻擊戰(zhàn)的勝利,為志愿軍主力贏得了在“三八線”附近重建戰(zhàn)線的時間,粉碎了美國在朝鮮蜂腰處實施東西海岸登陸的企圖。從取得的勝利和達到的戰(zhàn)略意圖來看,鐵原阻擊戰(zhàn)是迫使美高層做出停戰(zhàn)談判的標志性戰(zhàn)役,也是決定志愿軍命運的關鍵一戰(zhàn)。
感謝影片將我們帶回70多年前的鐵原戰(zhàn)場,共同追憶這場存亡之戰(zhàn)中那群最可愛的人。他們那鋼鐵誓言“我們每一道防線,每一處陣地,都是用鮮血守護!”感動和激勵著每一個中國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