俗語“生不睡柳,死不睡楊”所說的習俗,應該是我國北方缺少木材的地區(qū),在木材豐富的南方和東北地區(qū),這兩種木材都是很低級的木材,一般沒有人用。
在木材豐富的地區(qū)柳樹僅僅是風景樹,在用材方面是賤材,隨便做什么東西,都不會用上,用作柴燒還嫌它不接火。野生楊樹,又稱白楊樹,一般還可做家具,主要是輕,但易開裂和腐爛,喜歡的人不多。
(公園內的柳樹)
生不睡柳
生不睡柳的意思,是平常民間的生活之中,不能用柳樹木材做睡覺的床。這種民俗,在古代社會有一個長期的演變過程。據(jù)有關史料記載,柳樹在生產力低下的時代,是人們普遍使用的木材,沒有什么忌諱。
古人工具簡陋,伐取大樹比較困難,伐取柳樹的枝條容易和方便,因此古人使用的木材主要是柳枝。而柳樹有一個特點,砍掉樹枝后,又會長出新的柳枝來,新長的柳枝筆直,更好使用。新枝只要幾年時間又可利用。這樣一來,只要保留柳樹的樹干,就可以持續(xù)地利用。
因此,柳樹在古代又稱為“留樹”。由此可見,古代有一段時期,柳樹是民間的主要木料,可做任何家具之用,包括人們睡的床。
(老式普通床)
也因為柳樹有“留樹”之稱,從漢代開始,人們送別時,折柳枝相送,以表達依依不舍之情。唐朝時這種風俗更盛,在唐詩中屢見不鮮,如唐代楊巨源在《和練秀才楊柳》一詩中有詩句:“水邊楊柳曲塵絲,立馬煩君折一枝?!本褪且驗橛兴蛣e這一點,再加上采伐柳枝方便,北方地區(qū)普遍用柳枝做孝棒、舉招魂幡和在墳頭上做插紙棍。均表達了民間對已故先人的不舍之情。
我國民俗禁忌中,有一種叫聯(lián)想式的禁忌,也就是因對一事物的禁忌,從而引起對與之有關事物的禁忌。我國辦喪事之中的許多語言和行為,在民間的日常生活中,成為禁忌。柳枝因被長期用于喪事和祭掃之中,民間也就因聯(lián)想作用,人們忌諱將柳樹做床、房屋的材料及其他家具。并附會出相關的說法來,如柳樹屬五大陰樹、四大鬼樹等。
但作為缺少木材的地方,柳樹還是離不開人們的日常生活,如柳條用來編筐、柳枝用來做農具的把子杈子、柳樹干用來做廚房中的砧板等等。
(砍掉柳枝的柳樹,長出新的柳枝)
死不睡楊
死不睡楊的意思是,死人不能用楊樹做棺材。這種說法,主要是對過去那些有家財?shù)娜思叶缘?,至少也是生活能過得去的普通人家。事實上,古代貧窮之家,能有一副棺材入土就不錯了,還管什么材質做的棺材。
古代窮苦人家,形容自己是“生無插針之地,死無葬身之地”,一些人家用木片釘個長方形木盒子,做成“薄木棺材”就不錯了,有的人家因實在沒錢,就用席子卷著埋了。
我國民間經(jīng)典愛情故事《天仙配》中的男主角董永,就是因為父親死后,沒有棺材收殮,所以才賣身葬父,也就是將自己變賣為奴三年,用賣身錢換一副棺材和辦喪事的開銷,讓父親入土為安。
楊樹是速生樹種,也是木質最差的樹種,也是北方地區(qū)常見的樹種。在古代有些家財?shù)娜思铱磥恚?strong style="box-sizing: border-box;border-width: 0px;border-style: solid;border-color: rgba(229,231,235,var(--tw-border-opacity));">楊樹做的棺材無異于民間所說的“薄木棺材”。民間做棺材有南杉北松之說,也就是南方產的杉木和北方產的松木用得最普遍了,當然也還可用地方其它樹木。
(楊樹林)
有人要問,不是說楠木、椿木、香檀等不是好木嗎?過去,用這些木材做棺材的人,除非是皇家、大官或大財主之類的人物,有權有勢有錢,有寬闊私家墳地。一般的老百姓普全是忌用的,不是自己忌諱,是人家不讓用,特別是大家族之人。
按民間的說法,楠木、椿木等木材做的棺材,葬入墳地后,很能吸地氣,方圓幾里之地的地氣都讓吸了過來,這樣就損害了別人祖墳,別人當然不讓用,哪怕在里面夾一小塊也不準。不過這是一種迷信說法,現(xiàn)在沒有講究這些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