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經提起網文,你是否潛意思里會把他們歸為不入流的快餐文學?
然而最近小印注意到一個數(shù)據,如今中國網絡文學行業(yè)市場規(guī)模已達二百余億元,在海外的市場規(guī)模也超過了四億元。
隨著商業(yè)模式的逐步成熟和中國網絡文學IP衍生業(yè)務的發(fā)展,中國網絡文學出海市場規(guī)模也會進一步增長。
國內一端,網絡小說的魅力,已成為中國故事的最新素材庫。從電視劇到網絡劇,從古裝大女主到現(xiàn)代霸道總裁,網改劇令人眼花繚亂。
網絡小說已圈地稱王?
提起網絡小說,二十年前尚且不顯山不漏水。
那時候,金庸、古龍、瓊瑤、郭敬明等武俠和言情才是主流小說市場的寵兒。
隨著互聯(lián)網的發(fā)展、影視改編持續(xù)火爆,如今,依托網絡基礎平臺,由網絡作家發(fā)表創(chuàng)作,進而持續(xù)連載的網絡小說逐漸深入人心。
你走進一家小超市,擠到早高峰的地鐵,一個個屏幕上都能看到網絡小說的身影。
這是一個嚴肅文學曲高和寡,下沉市場流量稱王,網絡小說滄海橫流的時代。
為什么網絡小說有這樣的魅力,自下而上,逐漸進入主流市場,令無數(shù)人成為它的擁躉呢?
在對其流行模式進行分析前,我們必須了解網絡小說的發(fā)展和特性。網絡小說是隨著網絡的快速發(fā)展而出現(xiàn)的一種新興小說類型。
從語言形式來看,發(fā)表閱讀方式都較為簡單,語法更接近口語并充斥網絡流行語,具有很強的的時代性與娛樂性、廣泛性、包容性。
小印作為一個老年人,為融入年輕人的群體,對網絡流行語保持著孜孜不倦的學習精神。
今天給大家分享:除了B站的彈幕,網絡小說絕對是流行語的科普陣地。
同時,網絡小說的題材也是天馬行空、多種多樣。
提起玄幻,《武動乾坤》《斗破蒼穹》《斗羅大陸》從小說、漫畫、動畫、游戲、影視全線開花。
說起言情,《甄嬛傳》《如懿傳》《知否知否應是綠肥紅瘦》《花千骨》《雙世寵妃》《奈何BOSS要娶我》等,從電視劇到網絡劇,從古裝大女主到現(xiàn)代霸道總裁,令人眼花繚亂。
從以上作品也可以看出,網絡小說有著鮮明的性別差異,一類是男生看的小說,玄幻、架空類,泛稱為男頻;另一類是女生看的小說,耽美、言情類,泛稱為女頻。
網絡小說平臺也逐漸形成了以起點中文網的男頻、晉江文學城的女頻兩分天下的格局,分別掌控了不同視角的網絡小說的流行陣地。
因此,沿著兩巨頭的發(fā)展軌跡,基本就可以看出中國網絡文學的發(fā)展歷程。
網絡文學的生意經
在起點、晉江打下江山之前,網絡小說最初只是論壇發(fā)帖的網絡愛情式青春小說,散兵游勇,多是游戲之作,所以當時的網文小說群體比較小。
2002年起點中文網建立,前身也是論壇性質的門戶,2004年被盛大網絡集團收購后,盛大又接連收購了晉江原創(chuàng)網與紅袖添香網兩家文學網站。
2008年7月,盛大以這三家公司為基礎成立了盛大文學有限公司。
從一團散沙成為正規(guī)軍,如今起點已成為國內最大文學閱讀與寫作平臺之一,是國內領先的原創(chuàng)文學門戶網站,隸屬于國內最大的數(shù)字內容綜合平臺——閱文集團旗下。
大家可以參考下面這個分支表,可見網絡文學起初是盛大爸爸的培育下,后來是騰訊爸爸的養(yǎng)育下茁壯成長的。
小說網站成立之初依靠免費吸引了大量讀者,打響名氣,然后面對的就是“收費找死,不收費等死”,資本也要求小說網站尋找成熟的盈利的模式。
2003年7月,起點將市場化引入網站,推行VIP收費,順應讀者需要,推動作家創(chuàng)作。
經歷了免費階段、收費階段、代理版權階段、版權運營階段,打下了如今這座江山。
敲黑板,劃重點。
接下來,小印帶inker們一起揭秘小說網站盈利模式,以及網絡小說作者怎么掙小錢錢。
網站的盈利模式有三種模式,目前最普遍也是最基礎的就是VIP會員閱讀制,網站與作者分成收益。
新時代的Inker們一定以為網文小說作者的賺錢很多吧。
大部分網文作者的小錢錢都在這個板塊,畢竟網站要是不賺錢,打工的肯定沒錢。
所以,網站付費,被讀者罵的是網站,但造福的所有作者。
所以,閱文今年合同改版,說明有權將作品免費發(fā)放,被所有作者筆誅口伐,鬧出了斷更節(jié)的慘劇。
那么,作者能從付費閱讀中賺到錢么?
雖然不同網站的付費標準、運營費用、分成比例不一致,但大抵不會有很大區(qū)別。
以晉江為例,按讀者訂閱付費,千字三分,網站與作者四六分成。
一般而言,每個章節(jié)大多數(shù)是3000字左右,對讀者而言,每章花1毛錢,作者得6分錢。
假設專職作家耗盡時間和心力,每天更新1萬,如果1000人訂閱,才能保證日薪180,如果只是個小透明,網站分成比例高,筆耕不輟,或許活的還不如小時工。
所以,準備將職業(yè)規(guī)劃放在網絡小說作者的年輕朋友們,入行需謹慎!
如果靠愛發(fā)電,不妨先開坑試試,或許你就是那萬分之一的天才。
另外一種盈利方式就沒什么新鮮了,投放廣告。畢竟,廣告是大多數(shù)商業(yè)模式的爸爸。
哪怕強如BAT、抖音、頭條,廣告永遠是他們的營收重點。
但在文學網站角度,廣告收入有著明顯的頹勢,隨著視頻廣告、信息流廣告形式的盛行,以及網文讀者的購買力等限制,大廣告商似乎已經將目光投向了電視臺、視頻網站和短視頻平臺。
與廣告收入的頹勢相比,下一項營收,對網絡小說而言,才能說我們都有美好的未來。
而拋開傳統(tǒng)的不理想的收營模式,網文小說未來的盈利點其實更加寬廣:版權運營,打造中國的漫威、迪士尼級IP。
版權運營、IP開發(fā)是近年的熱詞。
網絡小說改編游戲、動漫、影視的火爆,讓網絡小說似乎成為了爆款的通行證。
通過與圖書出版、影視發(fā)行和動漫制作機構的合作把網絡小說原創(chuàng)的內容進行衍生品的開發(fā),拓寬盈利模式,形成以網絡圖書為核心的包括影視制作、動漫開發(fā)、紙質出版、相關衍生品開發(fā)等方面的新興的文化產業(yè)鏈。
至此,網絡小說的作為IP進行全方位開發(fā)的土壤形成了,見風就長,《天官賜福》延續(xù)《陳情令》(魔道祖師之無羈)的開發(fā)路徑,引爆動畫市場。
當爆款成為可復制的商品,那么,就離金錢和成功不遠了。
這成為網站的增值業(yè)務板塊,同時也是大神級作家和粉紅級作家創(chuàng)收暴富的快樂源泉。
網文可以代表中國文化出海?
近年來,國家倡導文化自信。
無論是影視還是文藝,都借著一帶一路的政策積極出海。
網絡小說的主要輻射范圍以東南亞與歐美為主,主要有翻譯出海、直接出海與改編出海三種模式,雖然在翻譯和版權等方面仍有瑕疵,但在海外的反響十分喜人。
“Faster release!”
快點更新
“Story was awesome.
Please don‘t stop translating this story!”
故事太棒了,千萬不要停更啊
中國的文化傳播正是在這類文學、影視、藝術作品的共同探討中,逐漸加深彼此的理解,中國印象也不再只從各國官方媒體充滿政治立場的報道中探尋。
在中國網絡小說走出去的同時,國外文化輸出的范例都是我們借鑒的完美素材。
漫威、DC、迪士尼、哈利波特等IP的培育路徑清晰明了。
有民族特色的優(yōu)秀作品是通行證,同時也需要時間的沉淀,來深入人心,成為時代的記憶符號。
我們現(xiàn)在需要做的,一方面是走出去、開拓新的市場版圖,一方面是慢下來、精雕細琢我們的內容產品。
是好事么?是也不是。
當網絡小說在商業(yè)化的路上漸行漸遠,一味復制爆款的同時,就會帶來同質化的風險。
網絡小說本就是快餐文學,在付費閱讀的機制下,寫手為了賺錢,大多拉長篇幅,形成廢話連篇,不符合邏輯之處也俯拾皆是,玄幻小說幾千章不足為奇。
隨著網絡小說飛速的發(fā)展,讀者的審美迭代,以及對創(chuàng)新情節(jié)的訴求,對作者的要求也愈發(fā)苛刻。
一些流水賬、小白文正在漸漸淡出讀者的視線,取而代之的是更新穩(wěn)定、文筆優(yōu)良、感情真摯的作品。
正如中國版權法律的逐漸完善,公眾付費觀念的逐漸成熟,網絡小說中也不乏新生代和老字輩的新生人才涌入,共同完善這個新行業(yè),新秩序。
美國有好萊塢,日本有二次元動漫,韓國有韓流偶像……
網絡小說作為走出去的文化符號,希望有一天,我們可以自豪地宣稱:
舊王已死,新王當立。
中國的文化潮流能得到全球的追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