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幾年的中國電影市場,曾經(jīng)是楊冪可以靠四部《小時代》系列刷下18億票房,曾經(jīng)是鄧超導演兩部大爛片《分手大師》《惡棍天使》也能拿下12億票房,曾經(jīng)是黃曉明、范冰冰、、楊冪甚至是岳云鵬們,都能部部爛片,部部票房過億還能盈利,也讓所有人都以為這里是“人傻錢多速來”,什么牛鬼蛇神都搖身一變,成了導演、編劇、制片人。
因此也導致了眾多唱唱跳跳的小鮮肉們,還根本就沒學會怎么演戲,竟也紛紛殺入電影圈擔綱主演,甚至單憑狂熱粉絲們的刷票和鎖場,居然也能讓許多粗制濫造的爛片,取得相當不錯的票房,給投資者以充分回報。
這是因為流量明星的那些粉絲們,根本不會計較影片本身是好是壞,他們的偶像出場時間是長是短,只要是三番以內(nèi)最好一番的主演排位,票房能讓他們用來在“粉絲圈”內(nèi)攀比吹牛,更重要是能因此給自己偶像帶來更多更好的電影資源,便舍得出大力氣在網(wǎng)上充當不要錢的水軍四處安利,同時努力掏錢去包場鎖場,五刷十刷二十刷。
所以這些流量明星主演的再怎么爛的片子,哪怕被影評人和廣大觀眾們罵成一團渣,也保底能有一億兩億的票房。
而類似《爵跡》《長城》《建軍大業(yè)》這種片子的票房慘敗,其實并不能說明“粉絲經(jīng)濟”對電影業(yè)的荼毒已經(jīng)過去了,恰恰相反,這只是因為片方急功近利,邀請參演的流量明星太多,結(jié)果反而“三個和尚沒水吃”,無論哪家流量明星的粉絲團隊,也不會傻到花自己的錢去給不相干的外人、甚至同年齡段的競爭對手,增加所謂的“票房實績”。
中國電影市場,一直是視票房如生命,哪怕那些冷門文藝影片,為了爭取更多一點票房也是出盡奇招。因此,直接利益驅(qū)使下,甚至讓那些大導名導的商業(yè)大制作,也紛紛青睞于那些粉絲眾多的流星明星,從宣傳、排位次序(俗稱番位)到戲份,都盡量向他們傾斜,甚至反而讓眾多演技精湛的實力派影帝影后和老戲骨,來給這些一副從頭到尾都全程面癱臉的鮮肉“臉員”們?nèi)ヅ鋺颉?/p>
流星明星們當然還壓不了徐崢、黃渤、鄧超、陳坤這樣本身票房業(yè)績和號召力巨大的真一線大咖,但是那些沒有足夠票房實績和個人號召力的實力派演員,有許多已經(jīng)不得不為五斗米折腰,而和流量明星們搭檔,給他們主演的影片增加一點口碑,并在相關(guān)訪談中,各種言不由衷的恭維和夸贊了。
為什么廖凡王千源王景春這些影帝,要給李易峰鹿晗楊冪們配戲,自以為“運氣好能拿下大滿貫”的楊穎女士,在影片《尋龍訣》中,番位也能超過真“大滿貫”(威尼斯、金馬、金雞)三料影帝夏雨。——不就是因為演員的票房價值差異么?
甚至是手握四尊金像影帝一尊金馬影帝,舉世公認演技已入化境,代表了華語影壇top水準的“千面影帝”梁家輝,在電影投資商的眼里,也遠遠不及當紅流量明星更有投資價值了。所以,他得去參演號稱10億投資的《阿修羅》,給新生代小鮮肉吳磊做配角。
就因為大梁不是成龍,不是甄子丹,不是劉德華,也不如梁朝偉,哪怕巔峰時期也沒有自己的“票房基本盤”,網(wǎng)絡(luò)影評家們只會在網(wǎng)上感嘆他的演技如何出神入化,卻斷無可能如小鮮肉的瘋狂粉絲那般,去單單為他主演的電影瘋刷票房。
2016年底時,曾有資深業(yè)內(nèi)人士指點江山,言之鑿鑿各路明星票房號召力,公開宣布tyboys只是網(wǎng)絡(luò)虛紅,他們的粉絲也扛不起票房,根本沒人敢給他們開主演電影,然而到了2017年底,一部“凱皇”王俊凱一番、迪麗熱巴二番的《解憂雜貨店》,制作+宣發(fā)總成本不過2000萬,就輕松掃下2.2億票房,這打臉真是酸爽。而同檔期的大導陳凱歌,耗資2.5億成本+(10億建唐城費用)的《妖貓傳》,最后也才5.3億票房。
所以,徐克和周星馳“雙王搭檔”的《西游伏妖記》,在2017年春節(jié)檔曾是公認必破30億票房的頭號種子,第一主演之所以竟會選定,
只因他此前三部主演的爛片,《有一個地方》《夏有喬木》《致青春2》,在狂熱粉絲的支持下,竟能部部票房超過1.5億,累積拿下8億票房,而誰都知道,這種片子的本身質(zhì)量,如果不是做主演,票房至少要減少一半以上,甚至直接減個零,都絕對不算夸張。
所以,《動物世界》可以重金邀約邁克爾·道格拉斯這樣依舊活躍好萊塢一線,主演漫威超英大片的老牌影帝,但第一主演卻依然是李易峰。
只因李易峰主演的上一部影片,已經(jīng)是柏林影帝廖凡作配,豆瓣評分只有5分、質(zhì)量極其一般的《心理罪》,又是在《戰(zhàn)狼2》的熱映檔期,仍然能靠著其狂熱粉絲的踴躍支持,拿下3億票房,讓《心理罪》片方獲利頗豐。
因此,在廣大投資方的普遍共識,本應(yīng)是電影界中至高無上榮耀、代表著對一個演員演技最高肯定的“奧斯卡影帝”頭銜,在此刻的華語電影市場,也遠不敵本土流量明星能帶來的票房價值。
而從《西游伏妖記》大熱倒灶,只拿下17億票房,甚至丟了勢在必得的2017年春節(jié)檔冠軍為開端,經(jīng)過一年的口碑好片和流量明星腦殘電影的拉鋸戰(zhàn),以《戰(zhàn)狼2》驚天核爆,將劉亦菲楊洋這對“神仙姊弟”主演的《三生三世十里桃花》徹底碾壓為標志,到2018年的電影市場,此前的種種亂象,終于得到了終結(jié)。
2018年春節(jié)檔,趙麗穎主演的《西游記女兒國》,在郭富城和馮紹峰兩大影帝為助力,同時又是西游ip系列第三部作品的情況下,最后一路跳水,勉強拿了7.2億票房,甚至比不上2014年和2016年都破了10億票房的前兩部作品,和為了擠占春節(jié)檔,爭取高排片量,花費的5.5億的制作和宣發(fā)成本相比,凈虧損3億以上。
此后,陳偉霆《戰(zhàn)神記》(3800萬),吳磊《阿修羅》(5000萬),+唐嫣《歐洲攻略》(1.5億),迪麗熱巴《21克拉》(1億),楊冪《寶貝兒》(2400萬)……
整個2018年,那些當紅流量明星主演的電影,相比于其他各種大獲成功的高品質(zhì)電影,如《紅海行動》(36.2億)《唐人街探案2》(33.7億)《我不是藥神》(31億),票房表現(xiàn)堪稱慘淡。
李易峰那部《動物世界》,影片本身質(zhì)量算是這些流量影片中最過硬的,他本人的演技同樣大有提升,達到了一個青年演員的合格標準,然而在廣大觀眾“流量明星小鮮肉主演,必為爛片”的潛意識下,還是只拿到5.1億票房,和超過2億的投資成本相比,即使算上各種周邊額外收益,最多也就是勉強沒有賠本的地步……
回顧2018年的華語電影市場,足以證明一個愈發(fā)成熟的電影市場,歸根結(jié)底還是得靠我們這些有“真金白銀投票權(quán)”的每一個普通觀眾去推動。
當我們選擇了更多有責任心、對觀眾負責的電影人,便能讓那些演技優(yōu)秀、口碑良好的演員,獲得越來越好的資源,讓那些演技平平甚至拙劣的流量明星,成為瞬間破滅的市場泡沫,讓那些殺雞取卵的圈錢爛片,統(tǒng)統(tǒng)再無容身之所!
寫文不易,若您喜歡,請輕輕一點下方欄,支持原創(chuàng)作者。